一种新型吸引器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9603发布日期:2019-04-20 05:4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引器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吸引器瓶,尤其是一种带过滤的吸引器瓶。



背景技术:

医疗临床中吸引器瓶在吸引内容物后需要将瓶内的标本组织倒在另外的小标本瓶中送病理检查。在将组织倒出来的过程中,因传统的吸引器瓶瓶口大,标本瓶瓶口小,加之有吸出的血液及盐水的冲击,标本组织不容易精准的倒在标本瓶内,组织容易遗漏,病情易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吸引器瓶,能够对病理组织进行过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组织遗漏,避免误诊。提高病情诊断率,提高医生及病人满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吸引器瓶,包括主瓶,主瓶内螺纹连接有副过滤瓶,所述副过滤瓶下部通过连接机构铰接有过滤网、底部扣接有活动底盖,活动底盖中心设有流动通孔。

所述副过滤瓶包括上部的圆柱形连接部和下部的圆锥形引流部。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销和套在卡销上的卡环,卡销通过卡球与副过滤瓶卡接,卡环通过螺纹孔与过滤网螺纹连接。

所述过滤网为凹型弧面。

所述活动底盖上设有卡槽,卡槽分多个周向分布在活动底盖内壁上且与副过滤瓶上的凸起配合连接。

所述卡槽包括径向定位槽和周向定位槽。

所述副过滤瓶上端设有把手。

所述流动通孔处安装有复位板。

本发明一种新型吸引器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主瓶中设置副过滤瓶,这样在完成吸液后可直接将病理组织标本取出,送去病理检查,无需另外收集,减少工作量。

2)、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旋转式凹型过滤网、并在下端设有可自动开闭的活动底盖,方便过滤和收集,同时方便后期取出检验及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活动底盖的示意图。

图中:主瓶1,副过滤瓶2,过滤网3,活动底盖4,流动通孔5,连接部6,引流部7,卡销8,卡环9,卡球10,螺纹孔11,卡槽12,径向定位槽13,周向定位槽14,把手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吸引器瓶,包括主瓶1,主瓶1内设有副过滤瓶2,所述副过滤瓶2包括上部的圆柱形连接部6和下部的圆锥形引流部7,圆柱形连接部6外壁上设有螺纹,通过外螺纹与主瓶1连接,所述副过滤瓶2上端设有把手15,通过把手可方便旋转取下。圆柱形连接部6上端设有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将吸引物引入到瓶内。所述圆锥形引流部7为上粗下细,这样可将液体快速引下。所述副过滤瓶2下部两端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销8和套在卡销8上的卡环9,卡环9可沿卡销8轴线周向自由旋转,且两端限位。所述卡销8通过卡球10与副过滤瓶2卡接,卡环9通过螺纹孔11与过滤网3螺纹连接。由于过滤网为凹型弧面,不仅方便引流和集中接收标本组织。而且当与连接机构连接时,在重力作用下,常规保持弧形接口朝上,这样可对较大病理组织进行过滤收集。当需要转移时,取出副过滤瓶2,这样即可便捷取出手术标本(病理组织)送病理检查,无需离开手术间即可完成此送检过程。在检验时,只需要将活动底盖4旋下,翻转过滤网,即可取出标本进行检测。另外,旋转过滤网也可方便后期的拆卸及清理。所述副过滤瓶2底部扣接有活动底盖4,安装时,首先副过滤瓶2上的凸起滑入周向定位槽14(即竖向槽),到达径向定位槽13后旋转一定角度后即可实现活动底盖的安装,简单快捷。由于活动底盖4中心设有流动通孔5,流动通孔5处安装有复位板16,复位板16是通过带复位弹簧的销轴与活动底盖铰接,当有液态物向下冲击时,在重力作用下复位板16处于张开状态,当吸引器瓶使用完后,向下的压力消失,复位板16自动闭合,这样减少外界环境污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吸引器瓶,包括主瓶,主瓶上有2个管口,所述管口有负压管口及吸引管口,主瓶内螺纹连接有副过滤瓶,所述副过滤瓶下部通过连接机构铰接有过滤网、底部扣接有活动底盖,活动底盖中心设有流动通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吸引器瓶,通过设置副过滤瓶,医务人员能够便捷地对病理组织进行过滤,方便组织取出后送病理检查,避免组织遗漏,提高送检准确性、提高病情诊断率,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雨;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0.10
技术公布日:2019.04.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