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0791发布日期:2019-06-11 22:1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肌劳损是一种腰部疾病,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近些年,腰肌劳损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腰肌劳损严重危害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现有技术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主要有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封闭治疗、推拿法等,各种疗法在治疗腰肌劳损时,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都存在不足,而且有些还会给患者造成副作用。因此,研制一种理气止痛,健脾补肾,通经走络、宁心安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具有理气止痛,健脾补肾,通经走络、宁心安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0-60份、半夏40-50份、乳香20-35份、姜黄15-30份、骨碎补22-33份、防风15-25份、鹿含草18-26份、川穹15-35份、川乌10-15份、红花15-18份、当归15-20份、独活3-7份、羌活2-5份、麻黄1-5份、杜仲3-5份、透骨草6-15份、全蝎14-26份、肉桂18-26份、雄黄15-28份、细辛15-18份、补骨脂5-15份、黄蜡14-28份、香油25-35份、薄荷冰30-45份、桐油350-550份。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5份、半夏45份、乳香28份、姜黄22份、骨碎补28份、防风19份、鹿含草23份、川穹23份、川乌12份、红花17份、当归18份、独活5份、羌活4份、麻黄3份、杜仲4份、透骨草10份、全蝎22份、肉桂22份、雄黄25份、细辛17份、补骨脂12份、黄蜡23份、香油31份、薄荷冰336份、桐油430份。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8份、半夏42份、乳香24份、姜黄17份、骨碎补28份、防风18份、鹿含草22份、川穹25份、川乌11份、红花17份、当归18份、独活6份、羌活4份、麻黄4份、杜仲5份、透骨草14份、全蝎25份、肉桂25份、雄黄26份、细辛16份、补骨脂14份、黄蜡27份、香油34份、薄荷冰44份、桐油500份。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重量份数秤取马钱子、半夏、乳香、姜黄、骨碎补、防风、鹿含草、川穹、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羌活、麻黄、杜仲、透骨草、全蝎、肉桂、雄黄、细辛、薄荷冰、补骨脂放入桐油中,在室温30℃-45℃,浸泡时间5-6天,再放入至油锅中油炸1.5-2.5h,油温为600℃-800℃,过滤取桐油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热容器中,加热温度200-220℃,加热时间20-30min,冷却1-2h,得药液混合物;再次加热盛装药液的加热容器,再加入黄蜡,加热至黄蜡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却,形成膏药,将搅拌好的膏药涂布在膏药布上并冷却包装即可。

马钱子性味苦、寒、有毒。归肝经、脾经。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入脾、胃经。具有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胃痛、跌打劳伤、外伤出血、乳痈、疮痈疖肿的效果。

乳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姜黄性味辛、苦,温。归脾、肝经。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骨碎补性味苦,温。归入肝、肾经。具有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的效果。

防风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

鹿含草性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健脾、安神、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的效果。

川穹浓香,味苦、辛。具有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的效果。

川乌性味辛、苦,性热。具有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效果。

红花性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效果。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效果。

独活性味苦、辛、性微湿。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的效果。

羌活性味辛苦,温。归入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的效果。

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风水浮肿、蜜炙麻黄润肺止咳的效果。

杜仲性味甘微辛,温。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的效果。

透骨草性味甘、辛,温,入肺、肝二经。具有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的效果。

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的效果。

肉桂性味辛甘,性热。归肾经、脾经、心经、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效果。

雄黄性味辛苦,温,有毒。归入心、肝、胃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的效果。

细辛性味辛、温。归入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的效果。

补骨脂性味辛、苦、性温。归肾经、心包经、脾经、胃经、肺经。具有元阳衰损、肾虚腰痛、定心补肾、脾肾虚泻、跌坠腰痛、精气不固的效果。

黄蜡性味甘淡,平。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生肌,定痛。治急心痛,下痢脓血,久泻不止,胎动下血,疮痈内攻,久溃不敛,水火烫伤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具有理气止痛,健脾补肾,通经走络、宁心安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0-60份、半夏40-50份、乳香20-35份、姜黄15-30份、骨碎补22-33份、防风15-25份、鹿含草18-26份、川穹15-35份、川乌10-15份、红花15-18份、当归15-20份、独活3-7份、羌活2-5份、麻黄1-5份、杜仲3-5份、透骨草6-15份、全蝎14-26份、肉桂18-26份、雄黄15-28份、细辛15-18份、补骨脂5-15份、黄蜡14-28份、香油25-35份、薄荷冰30-45份、桐油350-550份。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重量份数秤取马钱子、半夏、乳香、姜黄、骨碎补、防风、鹿含草、川穹、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羌活、麻黄、杜仲、透骨草、全蝎、肉桂、雄黄、细辛、薄荷冰、补骨脂放入桐油中,在室温30℃-45℃,浸泡时间5-6天,再放入至油锅中油炸1.5-2.5h,油温为700℃,过滤取桐油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热容器中,加热温度200-220℃,加热时间20-30min,冷却1-2h,得药液混合物;再次加热盛装药液的加热容器,再加入黄蜡,加热至黄蜡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却,形成膏药,将搅拌好的膏药涂布在膏药布上并冷却包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8份、半夏42份、乳香24份、姜黄17份、骨碎补28份、防风18份、鹿含草22份、川穹25份、川乌11份、红花17份、当归18份、独活6份、羌活4份、麻黄4份、杜仲5份、透骨草14份、全蝎25份、肉桂25份、雄黄26份、细辛16份、补骨脂14份、黄蜡27份、香油34份、薄荷冰44份、桐油500份。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重量份数秤取马钱子、半夏、乳香、姜黄、骨碎补、防风、鹿含草、川穹、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羌活、麻黄、杜仲、透骨草、全蝎、肉桂、雄黄、细辛、薄荷冰、补骨脂放入桐油中,在室温30℃-45℃,浸泡时间5-6天,再放入至油锅中油炸1.5-2.5h,油温为700℃,过滤取桐油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热容器中,加热温度200-220℃,加热时间20-30min,冷却1-2h,得药液混合物;再次加热盛装药液的加热容器,再加入黄蜡,加热至黄蜡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却,形成膏药,将搅拌好的膏药涂布在膏药布上并冷却包装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马钱子58份、半夏42份、乳香25份、姜黄23份、骨碎补30份、防风20份、鹿含草22份、川穹33份、川乌12份、红花16份、当归18份、独活5份、羌活3份、麻黄3份、杜仲4份、透骨草13份、全蝎20份、肉桂23份、雄黄25份、细辛16份、补骨脂12份、黄蜡24份、香油30份、薄荷冰40份、桐油480份。

一种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按重量份数秤取马钱子、半夏、乳香、姜黄、骨碎补、防风、鹿含草、川穹、川乌、红花、当归、独活、羌活、麻黄、杜仲、透骨草、全蝎、肉桂、雄黄、细辛、薄荷冰、补骨脂放入桐油中,在室温30℃-45℃,浸泡时间5-6天,再放入至油锅中油炸1.5-2.5h,油温为700℃,过滤取桐油加入到盛有香油的加热容器中,加热温度200-220℃,加热时间20-30min,冷却1-2h,得药液混合物;再次加热盛装药液的加热容器,再加入黄蜡,加热至黄蜡完全融化,然后自然冷却,形成膏药,将搅拌好的膏药涂布在膏药布上并冷却包装即可。

主要病例

选用实施例1所制备的治疗肌肉酸痛的中药膏治疗患者。

病例1:武某,男,45岁。患者右侧腰骶部酸痛不适一年多,劳累后加重,喜按喜揉,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膏药贴于患处,贴服2个疗程之后,疼痛消失,未见复发贴于患处,症状消除,观察一年无复发。

病例2:李某,女,44岁。患者常感觉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弯腰困难,休息后缓解,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体位后疼痛可减轻,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膏药贴于患处,贴服1个疗程之后,弯腰疼痛消失,未见复发贴于患处,症状消除,观察一年无复发。

病例3:陈某,女,35岁。患者腰部受损后常伴有疼痛,而且伴有畏寒肢冷,少气乏力、属肾阳虚,尿频症状消失,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膏药贴于患处,贴服1个疗程之后,观察一年无复发。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