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430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肠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简称哮喘)等。这些过敏性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并存导致多系统过敏。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已成为非常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其中上升率最高的是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造成精神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时间长,有的成为难治之症,亦有导致死亡者。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麻黄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历代医家均作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物使用。其中生物碱类成分被认为是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该类成分具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麻黄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报道亦不断增多。有研究显示,麻黄中的非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凝血以及抑制免疫等药理作用。草麻黄中的非生物碱类成分草质素具有较强的激动gpr35受体的活性,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麻黄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麻黄20~30份、苍耳子10~15份、防风10~15份、紫苏叶8~15、白术10~15份、桂枝5~15份、白芍5~15份、甘草5~10份。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麻黄26份、苍耳子12份、防风12份、紫苏叶9份、白术12份、桂枝6份、白芍5份、甘草6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

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将麻黄、苍耳子、防风、紫苏叶、白术、桂枝、白芍、甘草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后进行干燥,得到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进一步地,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煎煮时第一次加入原料混合物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入原料混合物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入原料混合物8倍质量的水。

进一步地,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滤液浓缩时浓缩至比重为1.0~1.2或浓缩到滤液总质量的25~30%。

进一步地,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干燥是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为130~180℃,出口温度为85~105℃。

进一步地,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加辅料的量为提取物质量的1~2倍量;所加辅料是乳糖、可溶性淀粉与糊精按照质量比2:1:3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使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时需加入润滑剂十二烷基硫酸镁,所加入润滑剂的量为提取物与辅料总质量的1%~2%。

上述麻黄抗过敏中药组合物应用在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中。

本发明中,各中药原料药材的功效如下:

苍耳子: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痉痒等。

防风: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紫苏叶:辛、微温,无毒。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白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桂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之功效。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

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肺主皮毛,为人身之藩篱,表虚则易感外邪而发病。本发明麻黄辛温解表宣肺、紫苏叶发汗解表,外散风寒内疏脾肺气滞,苍耳子发散风寒善通鼻窍,防风祛风胜湿,桂枝解肌发表、助阳化气,四药共用散寒解表,宣通肺卫。白术健脾益气,白芍养血敛阴,二药调和气血,使气血旺而疾病去。甘草调和诸药使寒热调和,升降有序。本发明通过多种中药的合理配伍,有效的发挥了麻黄等的药用效果,制成麻黄抗过敏颗粒剂,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无毒副作用。

2.本发明制成颗粒剂形式,中药煎提充分,携带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20份、苍耳子10份、防风11份、紫苏叶8份、白术13份、桂枝5份、白芍9份、甘草7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20份、苍耳子10份、防风11份、紫苏叶8份、白术13份、桂枝5份、白芍9份、甘草7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0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30℃,出口温度为85℃,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20份、可溶性淀粉10份、糊精30份,混合均匀;取1份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实施例2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20份、苍耳子10份、防风11份、紫苏叶8份、白术11份、桂枝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20份、苍耳子10份、防风11份、紫苏叶8份、白术11份、桂枝5份、白芍10份、甘草5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0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30℃,出口温度为85℃,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22份、可溶性淀粉11份、糊精33份,混合均匀;取2份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26份、苍耳子12份、防风12份、紫苏叶9份、白术12份、桂枝6份、白芍5份、甘草6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26份、苍耳子12份、防风12份、紫苏叶9份、白术12份、桂枝6份、白芍5份、甘草6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0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30℃,出口温度为85℃,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24份、可溶性淀粉12份、糊精36份,混合均匀;取1份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实施例4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26份、苍耳子12份、防风12份、紫苏叶9份、白术13份、桂枝8份、白芍6份、甘草8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26份、苍耳子12份、防风12份、紫苏叶9份、白术13份、桂枝8份、白芍6份、甘草8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浓缩至比重为1.2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95℃,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32份、可溶性淀粉16份、糊精48份,混合均匀;加入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实施例5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30份、苍耳子15份、防风15份、紫苏叶12份、白术12份、桂枝6份、白芍5份、甘草6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30份、苍耳子15份、防风15份、紫苏叶12份、白术12份、桂枝6份、白芍5份、甘草6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滤液总质量的25%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95℃,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40份、可溶性淀粉20份、糊精60份,混合均匀,加入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实施例6

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麻黄30份、苍耳子15份、防风15份、紫苏叶12份、白术12份、桂枝8份、白芍6份、甘草8份。

上述一种麻黄抗过敏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计,取麻黄30份、苍耳子15份、防风15份、紫苏叶12份、白术12份、桂枝8份、白芍6份、甘草8份组合物漂洗后晾干,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质量的水,第二次加8倍质量的水,第三次加8倍质量的水,每次煎煮1.5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滤液减压浓缩至滤液总质量的30%的稠膏状,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100℃,得提取物;

(4)在提取物中加入乳糖46份、可溶性淀粉23份、糊精69份,混合均匀;加入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镁润滑,之后用摇摆式制粒机制粒,即得麻黄抗过敏颗粒剂。

动物毒性试验:

1.取实验小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150~190g,分别分为六组1~6,每组各15只,每组小鼠体征良好,体重等生理表现无异常,具有可比性。

2.给四组小鼠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麻黄抗过敏颗粒剂溶解后灌胃给药,每天三次,连续服用一个月,在实验期间观察并记录所有小鼠的体征情况。

3.实验过程中所有小鼠的体征表现无异常,实验结束后未出现小鼠死亡情况,对每组小鼠中随机抽取5只进行解剖检查,主要器官均未发现异常,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麻黄抗过敏颗粒剂无明显毒性,可安全服用。

下面是本发明药物对于过敏性鼻炎的调理改善临床观察统计资料:

1.病例选取:临床上选取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年龄20~65岁,男性40例,女性20例,分为四组实验组1~6,每组15例。

2.实验方法:给实验组1~6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6制备的颗粒剂,每日三次,每次10g,连续服药一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

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过敏性鼻炎症状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半年内未见复发;

有效: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相较服药之前各体征表现明显好转;

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或加重。

4.实验数据统计:

5.实验结果: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麻黄抗过敏颗粒剂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且90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因此说明,本发明的麻黄抗过敏颗粒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有效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