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并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2183发布日期:2019-06-13 17:1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机体功能失调,引发高血压,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血压呈现日渐升高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配方,其成本低、见效快、副作用小,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5-20克,凉粉草10-15克,臭椿皮8-15克,栀子10-25克,黄岑10-25克,生地黄8-20克,木通10-15克,泽泻6-12克,车前子5-10克,龙胆3-5克,甘草3-6克。

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5克,凉粉草12克,臭椿皮9克,栀子12克,黄岑15克,生地黄9克,木通12克,泽泻8克,车前子6克,龙胆3克,甘草3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性、药理及作用如下:

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清泻肝火,消炎止咳,辛散解肌,和解退热;镇静解痉,升阳举气

凉粉草:利尿降压,清肝泻火

臭椿皮:苦,涩;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便血崩漏

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保肝利胆

黄岑: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抗菌消炎,养阴,清热燥湿;抑菌,调节免疫力

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润燥,养阴生津;利尿抗炎,促进凝血,降血压

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降血脂降血压

泽泻:利水消肿,渗湿邪热

车前子: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抑制多种细菌

甘草:益气补脾,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解毒和药,化痰止咳,缓和药性

本发明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结合多年的临床试验,不断探索形成了一种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可达98%以上,治愈率达95%以上,见效快,清热燥湿,泻肝胆之火,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降压的功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5克,凉粉草12克,臭椿皮9克,栀子12克,黄岑15克,生地黄9克,木通12克,泽泻8克,车前子6克,龙胆3克,甘草3克。

上述中药为1副药的用药剂量,将上述中药放到砂锅中,加三碗水,大火烧开,中火煎熬,煎熬到剩余一碗水时,倒出药汁口服,每天三次,一副药可以喝2天。

根据临床观察疗效总结:

病例1,患者,男,41岁,患者症状: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口臭。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2,患者,男,52岁,患者症状:小便黄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一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病例3,患者,女,60岁,患者症状:尿蛋白强阳性,血压日渐升高,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治疗:口服上述中药制剂,一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疗程后病症痊愈,注意调节身体后没有复发。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方案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所述中药组成和重量为:柴胡15克,凉粉草12克,臭椿皮9克,栀子12克,黄岑15克,生地黄9克,木通12克,泽泻8克,车前子6克,龙胆3克,甘草3克。本发明的效果为:取材方便,见效快,清热燥湿,泻肝胆之火,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降压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尹贤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尹贤利
技术研发日:2017.12.05
技术公布日:2019.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