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唇组合物及其丰唇唇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85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丰唇组合物及其丰唇唇膏。
背景技术
:嘴唇是一个薄膜组织,比周围面部的皮肤光滑,颜色红润,敏感而显眼,但非常脆弱。嘴唇的皮肤与其它地方的皮肤有很大不同。它非常薄,实际上就是由黏液状的膜组成的,它没有用于出汗和分泌油脂的腺体。它的最外层(隔膜层)特别的薄,在有些人中甚至没有。汗腺能够增加皮肤的湿度,但是嘴唇的水分主要是来自口腔的唾液。由于隔膜层的角质化,使得嘴唇的水分被迅速的蒸发从而变得极易干燥。唇部若未得到保护,便非常容易恶劣环境中(例如:辐射、吸烟等)的影响而变得干燥。因此,需要对唇部进行充分的护理。而目前的一些唇膏滋润度不够,无法深层次地改善皮肤干燥、脱皮等现象。另外,随着人们需求与审美观念的改变,目前的唇膏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急需进行改善。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供一种在保证滋润度的同时,具有多种功效的唇部用品,而提供一种丰唇组合物及丰唇唇膏。一种丰唇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第一活性组分0.6份~2份第二活性组分1份~4份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包括:棕榈酸乙基己酯、三山嵛精、山梨坦异硬脂酸酯和棕榈酰三肽-1;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异十六烷、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丁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透明质酸钠、黄原胶、苯氧乙醇和三肽-1。上述丰唇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使该丰唇组合物在保证滋润度的同时,还具有丰唇以及去唇纹的效果。具体地,第一活性组分中含有棕榈酰三肽-1,其可以促进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合成,从而使得该成分具有抗衰老、去唇纹的功效。第二活性组分中含有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ha)的结构类似多聚糖的粘多糖,其是胶原纤维的主要填充物,形成一个聚合的网络从而形成一个胶状联结组织,透明质酸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极高的水分保持能力来保持组织的水合作用。与轴向平行的氢键作用使得ha分子保持稳定性,因此透明质酸多聚体的结构是僵硬的螺旋状结构,这使得它的分子在溶液中呈现盘绕的扩张状态。这种盘绕结构是一种高度水合的球体,它能够结合自身体积1000倍的水分。因此该组分具有较高的保湿作用。另外,第二活性组分中还含有三肽-1,该组分可以刺激皮肤组织修复,重塑皮肤的生化功能,具有抗衰老、去唇纹、丰唇的作用。上述活性组分相互协同,即各组分在保持各自的功能的同时,可强化其他组分的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和所述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1~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性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性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上述的丰唇组合物在唇部用品中的应用。由于上述丰唇组合物在保证湿润度的同时还具有丰唇以及去唇纹的效果。因此使用该丰唇组合物适宜应用于唇部用品中。一种丰唇唇膏,包括上述的丰唇组合物。由于上述丰唇组合物在保证湿润度的同时还具有丰唇以及去唇纹的效果。因此由该丰唇组合物制成的丰唇唇膏具有多种功效,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丰唇唇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二聚季戊四醇六羟基硬脂酸酯/六硬脂酸酯/六松脂酸酯20%~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0.5%~5%的着色剂。可以添加各种着色剂,以方便制备唇彩等。该着色剂可以为:ci77891、ci77499、ci77492、ci77491、ci15850、ci15850或ci454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肤剂选自: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辛基十二醇、氢化蓖麻油异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选自:氢化微晶蜡、聚乙烯、纯地蜡、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化剂选自:生育酚乙酸酯和丁羟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丰唇唇膏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上述的丰唇组合物1.6%~6%、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10%~30%、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5%~13%、甘油三(乙基己酸)酯1%~8%、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1%~4%、辛基十二醇0.5%~5%、氢化蓖麻油异硬脂酸酯1%~3%、氢化微晶蜡5%~10%、聚乙烯1%~3%、纯地蜡1.2%~3.5%、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0.2%~0.6%、生育酚乙酸酯0.2%~0.8%、丁羟甲苯0.05%~0.2%、苯氧乙醇0.3%~0.7%、二聚季戊四醇六羟基硬脂酸酯/六硬脂酸酯/六松脂酸酯余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例24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的唇部对比图;图2为一例38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的唇部对比图;图3为一例53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的唇部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未注明具体来源的试剂或仪器,为市场购买的常规试剂或仪器。实施例一按下表1、表2配制组合物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第一活性组分1%0.5%1%1%2%第二活性组分1%1%2%3%4%表2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第一活性组分1%002%0第二活性组分02%4%00实施例1-实施例6、对比例1-对比例5的辅料为: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20%)、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8.5%)、氢化微晶蜡(6.5%)、甘油三(乙基己酸)酯(4%)、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2.5%)、辛基十二醇(2.5%)、氢化蓖麻油异硬脂酸酯(1.9%)、聚乙烯(2.1%)、纯地蜡(2.0%)、生育酚乙酸酯(0.5%)、丁羟甲苯(0.1%),二聚季戊四醇六羟基硬脂酸酯/六硬脂酸酯/六松脂酸酯(余量)。表1、表2中第一活性组分为1%时的组分为:棕榈酸乙基己酯(0.1%)、三山嵛精(0.1%)、山梨坦异硬脂酸酯(0.3%)、棕榈酰三肽-1(0.5%)。表1、表2中第一活性组分为2%时的组分为:棕榈酸乙基己酯(0.2%)、三山嵛精(0.2%)、山梨坦异硬脂酸酯(0.6%)、棕榈酰三肽-1(1%)。表1、表2中第二活性组分为1%时的组分为:异十六烷(0.1%)、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0.1%)、丁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0.1%)、透明质酸钠(0.3%)、黄原胶(0.05%);苯氧乙醇(0.05%);三肽-1(0.3%)。表1、表2中第二活性组分为2%时的组分为:异十六烷(0.2%)、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0.2%)、丁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0.2%)、透明质酸钠(0.6%)、黄原胶(0.1%);苯氧乙醇(0.1%);三肽-1(0.6%)。表1、表2中第二活性组分为3%时的组分为:异十六烷(0.3%)、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0.3%)、丁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0.3%)、透明质酸钠(0.9%)、黄原胶(0.15%);苯氧乙醇(0.15%);三肽-1(0.9%)。表1、表2中第二活性组分为4%时的组分为:异十六烷(0.4%)、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0.4%)、丁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0.4%)、透明质酸钠(1.2%)、黄原胶(0.2%);苯氧乙醇(0.2%);三肽-1(1.2%)。实施例1-实施例6、对比例1-对比例5的配制方法:将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氢化微晶蜡、甘油三(乙基己酸)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辛基十二醇、氢化蓖麻油异硬脂酸酯、聚乙烯、纯地蜡、生育酚乙酸酯、丁羟甲苯,二聚季戊四醇六羟基硬脂酸酯/六硬脂酸酯/六松脂酸酯混合均匀,在40℃的条件下加入第一活性组分和/或第二活性组分(对比例5不加活性组分),继续搅拌,混合均匀,38℃出料。实施例二(1)促进可溶性胶原蛋白分泌的检测将在含10%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并播种于48孔板上,细胞附着后,用含有0.25%fbs和抗坏血酸磷酸镁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基交换,加入表1和表2中的样品。培养72h后,回收培养基上清液,离心分离,测定所得上清液中可溶性胶原蛋白的含量。结果如表3。表3(实施例1-实施例5、对比例1-对比例5的浓度为10μl、对比例6为舒缓凝胶)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5的可溶性胶原蛋白的百分含量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4,对比例5基本无作用,说明含有两种活性组分的组合物的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优于一种组分,且辅料基本无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且增加活性组分的浓度有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但综合效果和经济成本考虑,优选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2。另外,实施例2、实施例3含有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对比例1仅含有第一活性组分,实施例3中第一活性组分的浓度与对比例1中第一活性组分的浓度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对比例1。另外,实施例2的第一活性组分的百分含量低于对比例1的第一活性组分的含量,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仅含第二活性组分,实施例3中第二活性组分的浓度与对比例2中第二活性组分的浓度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对比例2。另外,实施例2的第二活性组分的百分含量低于对比例2的第二活性组分的含量,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高于对比例2。另外,对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可以看出,对比例1促进胶原蛋白产生的效果优于对比例1。综上所述,主要由第一活性组分促进胶原蛋白产生,而第二活性组分可以加强第一活性组分的作用,即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存在协同作用。即使活性组分的浓度增加(对比例3和对比例4),其效果不如第一活性组分和第二活性组分的混合作用(实施例1、实施例2)。(2)过敏性测试将实施例3做成唇膏对30名测试人员(20岁-30岁10人、31岁-40岁10人、41岁-60岁10名)且每组5名男性5名女性。开始局部使用该唇膏,无过敏反应,开始后续测试。(3)改善嘴唇情况测试30名测试人员使用该唇膏,每天使用1-3次,2周后、1个月后进行测试,按下述标准进行打分。嘴唇丰满度:丰满10分、较丰满7-9分、不丰满4-6分、糟糕1-3分;嘴唇舒适度:很舒适10分、较舒适7-9分、一般4-6分、不舒适1-3分;嘴唇柔软度:很柔软10分、较柔软7-9分、一般4-6分、不柔软1-3分;嘴唇水润度:很水润10分、较水润7-9分、一般4-6分、不水润1-3分;唇纹情况:无唇纹10分,少量唇纹7-9分、一般4-6分、很多唇纹1-3分综合情况:很好10分,较好7-9分、一般4-6分、较差1-3分;使用仪器:唇纹图像分析仪、cornerometer水分测试仪;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唇膏具有保湿、丰唇、抗老化、滋养的效果,适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性别,特别适合20岁-30岁年龄阶段。另外,图1为一例24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110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120的唇部对比图;图2为一例38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210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220的唇部对比图;图3为一例53岁女性使用本唇膏前310和使用本唇膏2周后320的唇部对比图。从图1-图3可以看出,使用该唇膏后,使用者的唇部更加滋润、唇部更丰满、唇纹更少。(4)依耐性测试上述(3)中的30名测试人员,测试完一个月后,停止使用本产品,无不适情况出现,说明上述唇膏无依耐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