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看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993发布日期:2019-06-25 23: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智慧型看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特别涉及用于对体弱多病的人进行常规看护的看护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峻,老人的健康,防护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家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时时刻刻看守着老人,往往因为很多原因而不能第一时间得知老人的信息,使得老人即使出现生命危险也无法被获知得得到及时救助。

公开号为cn20551456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老人监护装置,该方案中公开的老人监护装置虽然可以实时监控老人的身体数据,而且可以通过gms模块与老人进行通话。

公开号为cn10581616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老人监护手环,该手环可实时监控老人的生理信息和位置信息,一旦发现危险情形能够做出相应的智能反应,并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对策。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实时监控老人的身体数据,但是由于这些实时数据以及发生危险的提醒信息均是发送到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上,家人不可能日夜24小时的盯着手持终端,因此在夜间休息时很容易发生由于未能及时查看手持终端上的信息而在老人发生意外时并不能第一时间知晓,从而无法保证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日夜不间断的实现对被看护者实施监护的智慧型看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包括:

第一可穿戴装置,被构造以供穿戴在被看护者的身体上,所述的第一可穿戴装置包括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若干传感器、控制单元、存储单元以及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使得所述的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值实时反馈给所述的控制单元,所述的存储单元内存储有表明需要立即实施救护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危险值;

第二可穿戴装置,被构造以供穿戴在看护者的身体上,所述的第二可穿戴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可穿戴装置所发送救助信号的信号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向看护者发出救助指令的报警单元;

所述的控制单元执行一算法,所述的算法包括当所述传感器反馈给所述控制单元的实时生命体征参数值属于需要立即实施救护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危险值时,立即向所述的第二可穿戴装置发送救助指令;

所述的报警单元被设置成当所述的信号接受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可穿戴装置的救助指令时立即向看护者发出预警提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若干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脉搏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血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报警单元为能够发出听觉警报与/或震动警报的报警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可穿戴装置和第二可穿戴设备内均设置有由蓄电池组成的供电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可穿戴装置和第二可穿戴装置内设置有能够使二者通信配对的蓝牙单元或者wi-fi单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对被看护人和看护人均配置一可穿戴装置,使得当被看护人出现危险时,看护人能第一时间知晓,以便实施救护措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示出的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示出的第一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示出的第二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示出的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00、智慧型看护系统;10、第一可穿戴装置;20、第二可穿戴装置;11、脉搏传感器;12、心电传感器;13、血氧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控制单元;16、存储单元;17、信号输出单元;18、wi-fi单元;19、蓄电池;21、信号接收单元;22、报警单元;23、wi-fi单元;2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100,它由第一可穿戴装置10和第二可穿戴装置20构成,第一可穿戴装置10被构造以供穿戴在待被看护者的身体上,第二可穿戴装置20被构造以供穿戴在看护者的身体上。第一可穿戴装置10和第二可穿戴装置20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实现通信。

如图2所示的第一可穿戴装置10,它包括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脉搏传感器11、心电传感器12、血氧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单元15,存储单元16,信号输出单元17,wi-fi单元18以及蓄电池19。这些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15相信号连接使得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值实时反馈给控制单元15。存储单元16内存储有表明需要立即实施救护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危险值。

如图3所示的第二可穿戴装置20,它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可穿戴装置10所发送救助信号的信号接收单元21、用于向看护者发出救助指令的报警单元22、wi-fi单元23以及蓄电池24。报警单元22为能够发出听觉警报与/或震动警报的报警单元。报警单元22被设置成当信号接受单元21接收到来自第一可穿戴装置10的救助指令时立即向看护者发出预警提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二可穿戴装置也可以通过设置蓝牙单元以实现通信配对。

如图4所示,第一可穿戴装置10的控制单元15执行一算法,该算法中,当脉搏传感器11、心电传感器12、血氧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反馈给控制单元的实时生命体征参数值中任意一数值属于需要立即实施救护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危险值时,控制单元15立即通过wi-fi单元18向第二可穿戴装置20发送救助指令,第二可穿戴装置20的信号接收单元21通过wi-fi单元24接收此救助直立后,立即向佩戴此第二可穿戴装置20的看护者发出听觉警报与/或震动警报,看护着听到或感受到此警报后,将及时对被看护人实时查看或救护。

因此,本案的智慧型看护系统,通过将第一可穿戴装置穿戴在被看护人的身体上以实时检测被看护人的脉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值,当这些体征值中有任一体征参数处于危险参数值时,则通过信号输出单元向穿戴在看护人身体上的第二穿戴装置发送救助信号指令,第二可穿戴装置在接收到此救助信号指令后启动报警单元发出预警提醒以及时告知看护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本案的智慧型看护系统使得相关看护人员能够及时知晓被看护人出现的紧急情况,并对其进行抢救和护理。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型看护系统,包括被构造以供穿戴在被看护者身体上的第一可穿戴装置,其包括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若干传感器、控制单元,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被构造以供穿戴在看护者身体上的第二可穿戴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向看护者发出救助指令的报警单元;控制单元执行一算法,算法包括当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单元的实时生命体征参数值属于需要立即实施救护的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危险值时,立即向第二可穿戴装置发送救助指令;报警单元被设置成当信号接受单元接收到来自第一可穿戴装置的救助指令时立即向看护者发出预警提醒。本系统使得当被看护人出现危险时,看护人能第一时间知晓,以便实施救护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龚晓明;时恩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恒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