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床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746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床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床在医院内经常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为病人提供休息的场所,由于较多患者自身状况的不允许,在起卧或抬腿时极为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多半采用手动升降医疗床的方式,但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太费力,同时,由于手动施力的不稳定性,无法保证患者在升降过程中的舒适性,存在弊端,现有中也有较多自动调节的医疗床装置,但其使用较为复杂且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医疗床进行升降并对用户进行保护的医疗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疗床,其包括软床垫、床架、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左侧遮挡组件、右侧遮挡组件和动力机构;床架设置在软床垫下端,床架包括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之间通过旋转副连接;第一升降组件与左侧床板连接,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左侧床板升降;第二升降组件与右侧床板连接,第二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右侧床板升降;左侧遮挡组件设置在左侧床板的外侧,左侧遮挡组件具有第三升降组件和和左侧挡板,第三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左侧挡板的升降;右侧遮挡组件设置在右侧床板的外侧,右侧遮挡组件具有第四升降组件和右侧挡板,第四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右侧挡板的升降;动力机构分别与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第三升降组件和第四升降组件连接。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一螺纹轴承、第一螺杆和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左侧床板连接;

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二螺纹轴承、第二螺杆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右侧床板连接;

第三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齿轮、第二左侧齿轮、第三左侧齿轮、第四左侧齿轮、左侧螺杆,左侧螺杆与左侧挡板连接;

第四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右侧齿轮、第二右侧齿轮、第三右侧齿轮、第四右侧齿轮、右侧螺杆,右侧螺杆与右侧挡板连接;

动力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液压推进装置、第一伸缩杆、第一电机和动力齿轮,第一液压推进装置、第一伸缩杆能够带动第一电机和动力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

在第一高度时,动力齿轮分别与第一左侧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二高度时,动力齿轮分别与第一右侧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螺纹轴承具有第一限位块,第二螺纹轴承具有第二限位块,床架具有左侧容纳槽和右侧容纳槽,第一限位块设置在左侧容纳槽,第二限位块设置在右侧容纳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床架还包括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和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二液压推进装置连接,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和动力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液压推进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床架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具有钩子,钩子用于悬挂输液瓶。

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床包括下面的步骤:

s1:第一液压推进装置、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电机和动力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高度,此时,动力齿轮分别与第一左侧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电机旋转,依次带动动力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螺纹轴承、第二螺杆和第二管体运动,第二管体带动右侧床板相对于旋转副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动力齿轮依次带动第一左侧齿轮、第二左侧齿轮、第三左侧齿轮、第四左侧齿轮、左侧螺杆运动,左侧螺杆带动左侧挡板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

s2:第一液压推进装置、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电机和动力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高度,此时,动力齿轮分别与第一右侧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机旋转,依次带动动力齿轮、第一齿轮、第一螺纹轴承、第一螺杆和第一管体运动,第一管体带动左侧床板(21)相对于旋转副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动力齿轮依次带动第一右侧齿轮、第二右侧齿轮、第三右侧齿轮、第四右侧齿轮、右侧螺杆运动,右侧螺杆带动右侧挡板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之间通过旋转副连接,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能够分别带动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上升和下降;同时,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也具有升降功能,当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上升或下降的时候,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也相应升降,以对用户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左侧床板和右侧床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动力齿轮处于第一高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医疗床的动力齿轮处于第二高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疗床包括软床垫10、床架20、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左侧遮挡组件、右侧遮挡组件和动力机构。

床架20一侧设置有连接杆81,连接杆81上具有钩子82,钩子82用于悬挂输液瓶。

床架20设置在软床垫10下端,床架20包括左侧床板21和右侧床板22,左侧床板21和右侧床板22之间通过旋转副23连接,旋转副23例如为合页结构。左侧床板21上具有与第一升降组件连接的第一位置84,第一位置84与第一管体34连接,右侧床板22上具有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的第二位置85,第二位置85与第二管体44连接。

第一升降组件与左侧床板21连接,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左侧床板21升降。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齿轮31、第一螺纹轴承32、第一螺杆33和第一管体34,第一管体34与左侧床板21连接。第一齿轮31旋转时,会带动第一螺杆3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管体34和左侧床板21的升降。

第二升降组件与右侧床板22连接,第二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右侧床板22升降。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轮41、第二螺纹轴承42、第二螺杆43和第二管体44,第二管体44与右侧床板22连接。第二齿轮41的旋转,会带动第二螺杆43和第二管体44与右侧床板22的升降。

第一螺纹轴承32具有第一限位块35,第二螺纹轴承42具有第二限位块45,床架20具有左侧容纳槽26和右侧容纳槽27,第一限位块35设置在左侧容纳槽26,第二限位块45设置在右侧容纳槽27内。第一限位块35的设置,使得第一螺纹轴承32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范围限制在左侧容纳槽26内,第二限位块45的设置,使得第二螺纹轴承4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限制在右侧容纳槽27内。

左侧遮挡组件设置在左侧床板21的外侧,左侧遮挡组件具有第三升降组件和和左侧挡板24,第三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左侧挡板24的升降。第三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齿轮51、第二左侧齿轮52、第三左侧齿轮53、第四左侧齿轮54、左侧螺杆55,左侧螺杆55与左侧挡板24连接。第一左侧齿轮51转动时,第二左侧齿轮52、第三左侧齿轮53、第四左侧齿轮54的动力依次传递,第四左侧齿轮54转动时,带动左侧螺杆55和左侧挡板2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右侧遮挡组件,设置在右侧床板22的外侧,右侧遮挡组件具有第四升降组件和右侧挡板25,第四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右侧挡板25的升降。第四升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右侧齿轮61、第二右侧齿轮62、第三右侧齿轮63、第四右侧齿轮64、右侧螺杆65,右侧螺杆65与右侧挡板25连接。第一右侧齿轮61的动力依次经过第二右侧齿轮62、第三右侧齿轮63、第四右侧齿轮64,第四右侧齿轮64旋转时,会带动右侧螺杆6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右侧挡板25的升降。

动力机构分别与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第三升降组件和第四升降组件连接。具体地,动力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液压推进装置71、第一伸缩杆72、第一电机73和动力齿轮74,第一液压推进装置71、第一伸缩杆72能够带动第一电机73和动力齿轮74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

如图3所示,在第一高度时,动力齿轮74分别与第一左侧齿轮51和第二齿轮41啮合。如图4所示,在第二高度时,动力齿轮74分别与第一右侧齿轮61和第一齿轮31啮合。

床架20还包括底座28和支撑架29,底座28和支撑架29之间通过第二液压推进装置80连接,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和动力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架29上,第二液压推进装置80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杆83带动支撑架29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的医疗床包括下面的步骤:

s1:在图3所示状态时,第一液压推进装置71、第一伸缩杆72带动第一电机73和动力齿轮74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一高度,此时,动力齿轮74分别与第一左侧齿轮51和第二齿轮41啮合,第一电机73旋转,依次带动动力齿轮74、第二齿轮41、第二螺纹轴承42、第二螺杆43和第二管体42运动,第二管体42带动右侧床板22相对于旋转副23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动力齿轮74依次带动第一左侧齿轮51、第二左侧齿轮52、第三左侧齿轮53、第四左侧齿轮54、左侧螺杆55运动,左侧螺杆55带动左侧挡板24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

s2:在图4所示状态时,第一液压推进装置71、第一伸缩杆72带动第一电机73和动力齿轮74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第二高度,此时,动力齿轮74分别与第一右侧齿轮61和第一齿轮31啮合,第一电机73旋转,依次带动动力齿轮74、第一齿轮31、第一螺纹轴承32、第一螺杆33和第一管体34运动,第一管体34带动左侧床板21相对于旋转副23的轴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动力齿轮74依次带动第一右侧齿轮61、第二右侧齿轮62、第三右侧齿轮63、第四右侧齿轮64、右侧螺杆65运动,右侧螺杆65带动右侧挡板25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

左侧挡板24和右侧挡板25的升起可以对用户起到保护作用,而下降时则方便用户上床和下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