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藁若伞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701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藁若伞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热是一个症状,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不是一个单独的病。因此,出现发热,必定有他背后的原因,所以,遇到发热,应先审证求因,正确诊断后积极治疗。目前治疗发热大多数直接用退热药,这些退热药虽然能够立即见效,但是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对于小孩或者年纪大的老年人副作用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藁若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藁若伞,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栀子:2份,黄连:1份,大黄:2份,吴茱萸:2份,怀牛膝:2份,冰片:0.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藁若伞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出一包所述藁若伞放入碗内;

(2)在所述碗内加入溶剂调和药粉至软膏;

(3)将所述软膏摊于胶布中间;

(4)贴敷于选定的穴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调和的软膏为两份,所述步骤(3)的胶布为两块,所述步骤(3)为将两份软膏分别摊于两个胶布中间;所述步骤(4)为同时贴敷于选定的穴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一包藁若伞为3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可以是纯净水,或是葱汁,或是醋,或是薄荷水,或是柴胡注射液,或是清开灵注射液,或是苦木注射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穴位是大椎穴和/或双涌泉穴,还可以是神阙穴。

本发明藁若伞的有效中药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具有引热下行,透热外出,驱邪而不伤正之效,可快速控制发热,尤其对反复发热者效果更好,又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相信地说明。

一种藁若伞,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栀子:2份,黄连:1份,大黄:2份,吴茱萸:2份,怀牛膝:2份,冰片:0.1份。

所述藁若伞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患者,包括外感发热、食积发热、内伤发热、不明原因的发热。亦可用于头面部烘热,牙痛等症。

藁若伞贴剂是经皮吸收,它的优点是:可避面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酸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及分解,避免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避免了退热药的副作用,减少了给药次数,药物可以以恒定的速度进入体内,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对于当时发热在38.5度以上者,应先采取临时退热措施,比如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或肌注退热药等。然后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藁若伞,这样可有效地控制体温升高反复发作(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平均1.5天热退,体温稳定不再反复,支原体感染退热稍慢)。本发明使用后无任何不良反应,无大汗,无嗜睡,无疲乏等症状,亦不影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

外感发热类疾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使用藁若伞的方法如下:首先,取出一包藁若伞放入碗内;然后在碗内加入纯净水或者其他溶剂调和药粉至软膏;然后在将软膏摊于胶布中间;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初期患者,贴敷于大椎穴上;如果是发热病程超过2--3天患者,则贴敷于双涌泉穴上。

作为优选地方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程超过2--3天患者,还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使用:首先,取出一包所述藁若伞放入碗内;其次,在碗内加入红醋调好分成两份软膏;然后,再拿一个备用胶布,将调好的药膏分别摊于两个胶布中间;最后同时贴于双涌泉穴上。

上述的溶剂还可以是葱汁、醋、薄荷水、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苦木注射液等。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一样,只是贴敷的穴位不一样,如果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同时贴敷于双涌泉穴、大椎穴上。

对于食积发热,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一样,只是贴敷的穴位不一样,食积发热初始建议首选贴敷于神阙穴;超过2-3天,建议贴双涌泉穴。

对于头面部烘热、牙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方法与上呼吸道感染一样,只是贴敷的穴位不一样,不论新久,均贴双涌泉穴。

需要注意的是,上、下呼吸道感染,食积发热初期热势低,病情轻,原药粉1包用纯净水或其他溶媒调膏,以大椎穴为主贴敷;如果体质弱或发热反复或热势较高或发热反复超过2--3天者,原药粉一包,调膏时可以先加入0.5--2ml的柴胡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再用溶媒调和至软膏,以双涌泉穴为主贴敷,亦可大椎穴、双涌泉穴同贴。

每包藁若伞约为3克,贴脐为一次用量,贴双涌泉穴为两穴位的一次用量,其他穴位每包药均为一次用量,小儿可酌减。

疗程把握,一般多在3天左右,第一天贴敷后热退,第二天按原方法控固,第三天复贴,如果有连续两天不发热即可不用再贴。体质差或病情重者,视发热情况而定,一般多在3--5天体温稳定。一般判断停药方法是自热退开始算起,连续大于2天不发热,基本可以不用再贴。支原体感染退热稍慢,在明确诊断后用上抗支原体的药,亦可达到快速平稳退热效果。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就是找不到任何体征和阳性症状,亦可使用藁若伞,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声明:如果按上方法使用了,没有达到退热效果。

要重新诊断,查看病情是否明确,有无其他并发症,原发病是否得到有效治疗。

藁若伞的应用,是协助退热,减少因发热带来的不适体征,减少因应用西药类退热药带来的副作用。

只有在正确的诊断,合理的用药情况下,配合使用藁若伞贴剂,才能收获到快速完美的整体疗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藁若伞,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组成:栀子:2份,黄连:1份,大黄:2份,吴茱萸:2份,怀牛膝:2份,冰片:0.1份。本发明藁若伞的有效中药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具有引热下行,透热外出,驱邪而不伤正之效,可快速控制发热,尤其对反复发热者效果更好,又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国锋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