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肌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3013发布日期:2018-06-30 05:17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肌切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术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肌切刀。



背景技术:

假体隆胸手术是隆胸手术的一种,依据假体的放置层次分为胸大肌后间隙假体植入和乳腺后间隙假体植入。胸大肌后间隙植入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操作时间短,但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胸大肌后间隙植入,通过在胸部的周围做一个切口,切开胸大肌,然后将雕塑好的乳房假体植入进去最后进行缝合来达到效果的,假体材料有硅胶,膨体,自体软骨等。缺点是,一定切口及广泛胸大肌下剥离,需几天恢复期和强迫体位。

目前胸大肌后间隙植入手术为切开胸大肌,限定了切口的大小,不利于后期切口愈合,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肌切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肌切刀,包括刀片和刀架,刀架包括上刀臂和下刀臂,上刀臂末端下表面和下刀臂末端上表面设有固定孔,固定轴穿过固定孔,用于连接上刀臂和下刀臂,固定轴上设有轴承,轴承上固定刀片,刀架内部设有链条,链条连接固定轴和旋钮,用于带动刀片旋转,刀架末端设有缝隙,用于刀片旋转时通过,上刀臂内设有脊柱,脊柱与上刀臂长度方向平行,脊柱头端连有推钮,推钮设于上刀臂外表面,上刀臂末端设有第一活动关节,第一活动关节为可伸缩的弹性关节,下刀臂末端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活动关节。

优选的,第一弹性关节为多节伸缩管,由TPE材料注塑制成,第一弹性关节内为第一空腔,第二弹性关节为多节伸缩管结构。

优选的,脊柱为圆柱体,位于上刀臂内的凹槽中,凹槽槽体长于脊柱,凹槽截面为圆形,与脊柱相匹配,推钮至第一活动关节处为长臂,脊柱长度长于长臂,凹槽头端和末端均覆有橡胶缓冲垫,推钮设于上刀臂外表面,推钮内部与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与脊柱相连。

优选的,第一活动关节至上刀臂末端为第一短臂,第二活动关节至下刀臂末端为第二短臂,固定轴与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相连。

优选的,推钮外表面刻有防滑纹,防滑纹呈线状分布。

优选的,旋钮设于下刀臂外表面,旋钮通过连接轴与下刀臂内部的链轮相连,链轮与链条相啮合。

优选的,刀片外表面设有第一引流槽,横截面为V型,第一引流槽与刀片中线重合,第一引流槽槽体深度由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上刀臂与刀片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第二引流槽,槽截面为倒V型,第二引流槽与上刀臂下表面的中线重合,第二引流槽槽体深度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下刀臂与刀片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第三引流槽,第三引流槽与下刀臂上表面的中线重合,横截面为V型,第三引流槽槽体深度由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

优选的,上刀臂末端弯曲成上弧,下刀臂末端弯曲成下弧,上弧和下弧相对但不相交,形成刀架末端的缝隙,用于刀片旋转时通过。

优选的,连接轴设有锁位结构,锁位结构与锁位钮相连,锁位钮设于下刀臂外表面,锁位机构包括锁位栓和复位弹簧,锁位栓与锁位钮相连,位于链轮与连接轴相对侧,锁位栓为圆柱体,与链轮齿形大小相匹配,用于卡合链轮,锁位栓位于链轮一侧,复位弹簧位于链轮另一侧,相对锁位栓设置,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下刀臂内壁,复位弹簧长度小于下刀臂内壁与链轮的距离。

优选的,刀片为双刃刀片,刀片头端和末端均为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只需通过预先留有的缝隙切入,即可完成手术操作,术后切口小,恢复期短;

2)旋钮、脊柱、第一弹性关节和第二弹性关节配合达到了刀架操控刀片进行多方向切割的效果,辅助手术进行;

3)生物陶瓷适于医疗器械设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灭菌性,物化性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胸肌切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胸肌切刀的第一弹性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胸肌切刀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胸肌切刀,包括刀片6和刀架,刀架包括上刀臂1和下刀臂12,上刀臂1末端下表面和下刀臂12末端上表面设有固定孔,固定轴穿过固定孔,用于连接上刀臂和下刀臂,固定轴上设有轴承8,轴承8上固定刀片6,刀架内部设有链条5,链条5连接固定轴和旋钮4,用于带动刀片6旋转,上刀臂1末端弯曲成上弧,下刀臂12末端弯曲成下弧,刀架末端设有缝隙3,用于刀片旋转时通过,上刀臂1内设有脊柱9,脊柱9与上刀臂1长度方向平行,脊柱9头端连有推钮10,推钮10设于上刀臂1外表面,上刀臂1末端设有第一活动关节2,第一活动关节2为可伸缩的弹性关节,下刀臂12末端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活动关节。

一种胸肌切刀,上刀臂1末端弯曲成上弧,下刀臂12末端弯曲成下弧,上弧和下弧相对但不相交,产生缝隙3,用于刀片旋转时通过。

一种胸肌切刀,链条5水平设于下刀臂12内,固定轴下端外表面设有与链条相啮合的齿形结构,使用时,转动旋钮4,旋钮4通过链条5带动固定轴旋转,继而设于固定轴上的轴承8进行运转,带动刀片6在水平面旋转至指定位置,完成切割操作。

一种胸肌切刀,固定轴为空心,链条5通入固定轴内,链条5在上刀臂1的第一链条槽和下刀臂12的第二链条槽内运动,上刀臂1头端下表面和下刀臂12头端上表面均开有供链条运动的通孔,链条5依次穿过通孔、第二链条槽、旋钮4、固定轴、第一链条槽,形成链环,旋钮4连接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二链条槽内链条5相啮合,固定轴内设有与链条相啮合的转向齿轮,转动旋钮,通过第二链轮带动链条5运动,通过链条5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运动带动固定轴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刀片6运转。

一种胸肌切刀,转向齿轮为圆锥齿轮,包括垂直圆锥齿轮和水平圆锥齿轮,垂直圆锥齿轮与水平圆锥齿轮相啮合,垂直圆锥齿轮的垂线与水平圆锥齿轮的垂线相垂直,垂直圆锥齿轮与链条5相啮合,水平圆锥齿轮与固定轴相啮合,通过链条5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带动垂直圆锥齿轮发生运转,垂直圆锥齿轮带动水平圆锥齿轮运转,水平圆锥齿轮带动固定轴进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固定轴带动刀片6运进行顺时针/逆时针切割操作。

一种胸肌切刀,上刀臂末端上弧下凹,下刀臂末端下弧上凹,上刀臂末端和下刀臂末端于刀片6水平面留有缝隙,刀架末端呈近大远小的锥形,适于辅助刀6片切入创口,锥形具有扩张创口的功能,刀片6切入时辅助引流。

一种胸肌切刀,上刀臂末端上弧凸起,下刀臂末端下弧下凸,上弧和下弧相对称,上刀臂末端和下刀臂末端于刀片6所在水平面留有缝隙,刀架末端呈梨形。

一种胸肌切刀,刀片通过刀孔7固定于轴承8上,轴承8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刀孔7内表面刻有与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刀孔7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结合固定于轴承8上。

一种胸肌切刀,上刀臂1和下刀臂12之间为空腔11,与外环境相通。

一种胸肌切刀,第一弹性关节2为多节伸缩管,由TPE材料注塑制成,第一弹性关节2内为第一空腔,第二弹性关节为多节伸缩管结构,由TPE材料注塑制成,第二弹性关节内为第二空腔,TPE为热塑性弹性体,有优良的耐药品性、柔韧性和弹性,通过注塑成型可自行选择配色,以作为不同尺寸刀片的标注,提供手术操作过程中器械的识别性。

一种胸肌切刀,第一弹性关节2外表面和第二弹性关节外表面均分布若干导流槽,导流槽沿伸缩管管径分布,在伸缩管截面沿管径方向将管三等份,导流槽由管径圆心至外逐渐加深,导流槽作为第一弹性关节2和第二弹性关节的排流结构,防止血液堆积凝固于伸缩管夹缝内,造成细菌滋生与感染隐患。

一种胸肌切刀,第一弹性关节包括M节伸缩管,第二弹性关节包括N节伸缩管,M>N,相对第二弹性关节,第一弹性关节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伸缩性。

一种胸肌切刀,脊柱9为圆柱体,位于上刀臂1内的凹槽中,凹槽槽体长于脊柱9,凹槽截面为圆形,与脊柱9相匹配,推钮10至第一活动关节2处为长臂,脊柱9长度长于长臂,凹槽头端和末端均覆有橡胶缓冲垫,推钮10设于上刀臂1外表面,推钮10内部与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与脊柱9相连,推动推钮10,带动连接杆,脊柱9在凹槽内抽动,凹槽头端和末端设有的橡胶缓冲垫防止了脊柱9抽动动作过大,对刀架与刀片6造成冲击,影响手术操作精确度,同时橡胶缓冲垫对脊柱9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脊柱9位于上刀臂1,第一活动关节2至上刀臂1末端为第一短臂,第二活动关节至下刀臂12末端为第二短臂,固定轴与第一短臂和第二短臂相连,抽动时通过第一活动关节2带动上刀臂1延展收缩,由于上刀臂1的延展收缩,带动第一短臂发生位移,通过固定轴的作用,进而带动第二短臂在第二弹性关节的作用下发生延展,第二弹性关节的延展长度低于第一弹性关节2,进而刀架整体在脊柱9的作用下刀头发生上倾或下斜,使得刀片6切割方向发生斜度的变化。

一种胸肌切刀,凹槽与第一空腔相通。

一种胸肌切刀,推钮10外表面刻有防滑纹,防滑纹呈线状分布,增加摩擦力,降低手术过程中操作者手指或手套与手术刀打滑现象。

一种胸肌切刀,旋钮4设于下刀臂2外表面,旋钮4通过连接轴与下刀臂12内部的链轮相连,链轮与链条5相啮合,通过转动旋钮4,带动内部的链轮运转,进而由链轮带动链条5运转,链条5带动固定轴旋转,固定轴上的轴承8带动刀片6进行旋转,完成所需的切割操作,进行手术时,先将刀片6转出,划出切口后,通过旋钮4调整刀片6方向,由切口切入刀片6,再通过推钮10,推动脊柱9,带动上刀臂1和下刀臂12的延展与伸缩,改变刀头倾度适应切合位,再由旋钮带动刀片6旋转,完成内部切割胸大肌动作。

一种胸肌切刀,刀片6外表面设有第一引流槽,横截面为V型,第一引流槽与刀片中线重合,第一引流槽槽体深度由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上刀臂与刀片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第二引流槽,槽截面为倒V型,第二引流槽与上刀臂1下表面的中线重合,第二引流槽槽体深度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下刀臂12与刀片6相对的内侧面设有第三引流槽,第三引流槽与下刀臂12上表面的中线重合,横截面为V型,第三引流槽槽体深度由末端至头端逐渐加深,第一引流槽、第二引流槽和第三引流槽用于手术时协助血液流出,减少血压对刀片的压力影响,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

一种胸肌切刀,刀片6由生物陶瓷制成,生物陶瓷适于医疗器械设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灭菌性,物化性质稳定,不易发生感染现象。

一种胸肌切刀,连接轴设有锁位结构,锁位结构与锁位钮相连,锁位钮设于下刀臂12外表面,锁位机构包括锁位栓和复位弹簧,锁位栓与锁位钮相连,位于链轮与连接轴相对侧,锁位栓为圆柱体,与链轮齿形大小相匹配,用于卡合链轮,锁位栓位于链轮一侧,复位弹簧位于链轮另一侧,相对锁位栓设置,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下刀臂12内壁,复位弹簧长度小于下刀臂内壁与链轮的距离,使用时按住锁位钮,推动锁位栓,锁位栓卡合链轮并挤压复位弹簧,使链轮无法转动,防止手术时误触旋钮改变刀片方向,解除时,按压锁位钮,复位弹簧将锁位栓弹出,复位弹簧复位,链轮可以继续转动。

一种胸肌切刀,刀片6为双刃刀片,刀片6头端设有尖端,刀片6末端为钝端,刀片6头端便于切割,刀片6末端为钝端,避免手术过程中使用不当划伤操作人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