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25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湿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程度的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利用中药来治疗风湿病,中药除了通过熬汤来内服,还可以通过熏蒸的方式外用,以逐渐达到缓解风湿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中药的熏蒸一般均是人工手持中药棒来操作的,其操作较为繁琐,一个护理人员只能对应一名患者,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包括床板,床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床板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熏蒸壳体,所述熏蒸壳体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中药棒高度调整装置,所述中药棒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接灰盒,接灰盒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方放置有中药棒,中药棒上部位于通孔内;所述安装板与熏蒸壳体内底部之间通过两个升降装置相连接;所述床板上侧固定连接有罩体,罩体顶部通过循环管与设置在熏蒸壳体内底部的烟气分布装置相连通,且循环管上布置有引风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熏蒸壳体侧壁上开设有门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中药棒高度调整装置中心线与通孔中心线相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中药棒直径等于第一套筒内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接灰盒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底端与熏蒸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内底部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上方设置有磁极,磁极上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顶端与安装板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烟气分布装置包括第一环管、第二环管和若干连接管,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通过若干连接管相连通,且第一环管和第二环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朝上设置的出烟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随着中药棒的不断燃烧,中药棒的重量也在不断减轻,第一弹簧的压缩量在不断减小,即第一弹簧的高度在不断上升,从而带动中药棒上升,弥补了中药棒燃烧时所减少的长度,实现中药棒高度的动态实时调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间隔调整手段而言,其调节方式及时有效,使熏蒸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引风机将罩体内的烟气引出并通过循环管进入到烟气分布装置内,然后通过烟气分布装置上均匀布置的出烟口均匀喷出,再通过通孔进入到罩体内,再次作用到人体上,起到很好的熏蒸效果,同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药棒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烟气分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烟气重复利用功能的风湿病中医理疗装置,包括床板2,床板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床板2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熏蒸壳体13,所述熏蒸壳体13内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中药棒高度调整装置4,所述中药棒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接灰盒401,接灰盒401内底部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402,第一套筒402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4,第一弹簧404上方放置有中药棒403,中药棒403上部位于通孔3内,在使用前,将点燃的中药棒403放置到第一套筒402内的第一弹簧404上,此时第一弹簧404的压缩量最大,随后中药棒403的不断燃烧,中药棒403的重量也在不断减轻,第一弹簧404的压缩量在不断减小,即第一弹簧404的高度在不断上升,从而带动中药棒403上升,弥补了中药棒403燃烧时所减少的长度,实现中药棒403高度的动态实时调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间隔调整手段而言,其调节方式及时有效,使熏蒸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在本发明中,第一弹簧404的弹性系数根据中药棒403的燃烧速度来选择,即根据中药棒403在单位时间内损失的重量来选择;本发明可能无法实现完全的高度平衡,但是在一定的高度差范围内是可以实现的。

所述安装板5与熏蒸壳体11内底部之间通过两个升降装置6相连接,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第二套筒601,第二套筒601底端与熏蒸壳体11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601内底部设置有电磁铁602,电磁铁602上方设置有磁极603,磁极603上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柱604,升降柱604顶端与安装板5下侧固定连接,在进行熏蒸时,对电磁铁602通入电流,电磁铁602通入电流后会产生与磁极603相同的磁性,对磁极603进行排斥,使磁极603带动升降柱604上升,升降柱604带动安装板5上升,从而使中药棒403进入到通孔3内进行熏蒸作用;

所述床板5上侧固定连接有罩体7,罩体7顶部通过循环管8与设置在熏蒸壳体11内底部的烟气分布装置10相连通,且循环管8上布置有引风机9,所述烟气分布装置10包括第一环管101、第二环管102和若干连接管103,第一环管101和第二环管102通过若干连接管103相连通,且第一环管101和第二环管10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开口朝上设置的出烟口104,烟气进入到罩体7内后,为了增加烟气的流动性以提高熏蒸效果,启动引风机9,引风机9将罩体7内的烟气引出并通过循环管8进入到烟气分布装置10内,然后通过烟气分布装置10上均匀布置的出烟口104均匀喷出,再通过通孔3进入到罩体7内,再次作用到人体上,起到很好的熏蒸效果,同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所述熏蒸壳体11侧壁上开设有门体(图中未画出),便于添加中药棒403。

所述中药棒高度调整装置4中心线与通孔3中心线相重合。

所述中药棒403直径等于第一套筒402内径。

所述接灰盒401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405,固定板405通过螺钉406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螺钉406将接灰盒401固定在安装板5上,当需要对接灰盒进401行清理时,拧出螺钉406将接灰盒401取下清洗即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前,将点燃的中药棒403放置到第一套筒402内的第一弹簧404上,此时第一弹簧404的压缩量最大,随后中药棒403的不断燃烧,中药棒403的重量也在不断减轻,第一弹簧404的压缩量在不断减小,即第一弹簧404的高度在不断上升,从而带动中药棒403上升,弥补了中药棒403燃烧时所减少的长度,实现中药棒403高度的动态实时调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间隔调整手段而言,其调节方式及时有效,使熏蒸效果得到最大发挥;在本发明中,第一弹簧404的弹性系数根据中药棒403的燃烧速度来选择,即根据中药棒403在单位时间内损失的重量来选择;本发明可能无法实现完全的高度平衡,但是在一定的高度差范围内是可以实现的;在进行熏蒸时,对电磁铁602通入电流,电磁铁602通入电流后会产生与磁极603相同的磁性,对磁极603进行排斥,使磁极603带动升降柱604上升,升降柱604带动安装板5上升,从而使中药棒403进入到通孔3内进行熏蒸作用;烟气进入到罩体7内后,为了增加烟气的流动性以提高熏蒸效果,启动引风机9,引风机9将罩体7内的烟气引出并通过循环管8进入到烟气分布装置10内,然后通过烟气分布装置10上均匀布置的出烟口104均匀喷出,再通过通孔3进入到罩体7内,再次作用到人体上,起到很好的熏蒸效果,同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