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2539阅读:3393来源:国知局
褥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褥子。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将床头摇高时,经常会出现褥子下滑,出现褥子皱褶的现象,会使患者产生不舒适感,同时也加大了压疮的发生概率。另外,护理人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整理褥子,长期弯腰,增加了护理人员出现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职业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褥子,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减少褥子下滑,降低出现皱褶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褥子,包括褥子本体,褥子本体的上端设置固定布块,固定布块的两侧设置加长部,加长部的反面与褥子本体的正面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体。

进一步优选,固定布块与褥子本体呈一体结构,固定布块固定在褥子本体的上端。

进一步优选,固定布块活动连接在褥子本体的上端。

进一步优选,褥子本体与固定布块之间还设置连接布块,连接布块的上部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部装有硬质板块。

进一步优选,固定体为粘扣带或固定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经过一段时间临床试用,褥子下滑率大幅度下降,减少了因床头摇高导致褥子下滑,褥子出现皱褶的现象,降低了患者的不舒适感。

2、固定布块设计成开放式,只需要稍稍掀起床垫,不必大幅度的抬起床垫,便可以将固定布块置入床垫下端,便于长期卧床患者更换褥子。

3、节省了整理褥子的人力,降低了整理的时间,进而也降低了护理人员出现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职业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固定布块折叠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固定布块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连接布块纵向剖视图。

图中:1、加长部;2、固定体;3、褥子本体;4、固定布块;5、连接布块;6、硬质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褥子,包括褥子本体3,褥子本体3的上端设置固定布块4,固定布块4的两侧设置加长部1,加长部1与固定布块4成一体结构,加长部1和固定布块4内部中空,加长部1的反面与褥子本体3的正面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体2,固定体2可以为粘扣带或固定带,粘扣带或固定带可以直接缝制在加长部1和褥子本体3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固定布块4与褥子本体3呈一体结构,固定布块4固定在褥子本体3的上端。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固定布块4活动连接在褥子本体3的上端,具体的固定布块4可以通过拉链固定在褥子本体3的上端,拉链一端的链牙缝制在褥子本体3的上端,另一端的链牙缝制在固定布块4的下端,可以通过拉头拉紧,相互配合使用。

实施例4

如图3-4所示,所述褥子,包括褥子本体3,褥子本体3的上端设置固定布块4,褥子本体3与固定布块4之间还设置连接布块5,连接布块5的下部为单层布,连接布块5的上部为双层结构(可以为双层布袋),双层结构内部装有硬质板块6,硬质板块6可以采用塑料板或硬纸板,连接布块5的上端与固定布块4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缝制在一起,或直接成一体结构;固定布块4的两侧设置加长部1,加长部1与固定布块4成一体结构,加长部1和固定布块4内部中空,加长部1的反面与褥子本体3的正面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固定体2,固定体2可以为粘扣带或固定带,粘扣带或固定带可以直接缝制在加长部1和褥子本体3上。通过将装有硬质板块6的连接布块压在床垫底下,具有一定的下垂作用,可以进一步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增强固定的强度,进一步防止褥子下滑。

使用时,将褥子铺在床垫的上侧,只需要将床垫的上端轻轻抬起,将固定布块4置于床垫下部,将加长部1翻转,使用固定体2进行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