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258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咽喉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



背景技术:

外耳道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为尽早取出异物,既是治疗的首要原则,也是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然而传统的钳取或钩取法,易引起恐慌,特别是针对儿童患者,其耳道狭窄且不易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若采用尖锐的镊头,其前端易损伤外耳道壁甚至鼓膜,且若用力多度则易将异物夹碎,增加了取出难度,不易操作把控;若采用圆形或类圆形镊头,则不易将异物夹取,还存在将异物越夹越深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具有对患者刺激性小、安全性高、操作使用方便及清理清洁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包括两侧呈镜像对称镊杆,所述镊杆由镊柄、镊臂及镊头构成,两侧镊柄后部固定连接,所述镊头呈半球状结构,所述镊头内侧壁呈内凹的碗状空腔结构,所述镊杆内部设有一负压通腔,所述镊头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负压通腔相通的若干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表面设有一层蜂窝状隔离网,所述镊柄后端设有与所述负压通腔相通的软管,所述软管由两条支管和一条主管连通构成,所述软管呈“Y”型结构,所述支管一端与所述镊柄后端的负压通腔连通,所述支管另一端连通所述主管,所述主管另一端设有一负压吸引器。

所述镊柄前端外侧面设有一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有若干防滑纹。

所述镊臂呈等腰梯形状结构,所述镊臂小端面连接所述镊头,大端面连接所述镊柄。

所述负压吸引器为负压吸引气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利用负压吸引器结合镊子完成异物取出,具有对患者刺激性小、安全性高、操作使用方便及清理清洁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镊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镊头内侧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耳鼻喉科用耳道异物取出镊,包括两侧呈镜像对称镊杆,镊杆由镊柄3、镊臂2及镊头1构成,两侧镊柄3后部固定连接,镊头1呈半球状结构,提高防护性,镊1头内侧壁呈内凹的碗状空腔结构,镊杆内部设有一负压通腔6,镊头1内侧壁上设有与负压通腔6相通的若干吸引口11,吸引口11表面设有一层蜂窝状隔离网,避免出现单孔堵塞,提高吸引效果,若干吸引口11呈环状等距间隔排布构成,环状中心处同样设置一吸引口11,采用该结构排布,提高了吸引效果,增加使用性能,镊柄3后端设有与负压通腔6相通的软管4,软管4由两条支管41和一条主管42连通构成,软管4呈“Y”型结构,支管41一端与镊柄3后端的负压通腔6连通,支管41另一端连通主管42,主管42另一端设有一负压吸引器5。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镊柄3前端外侧面设有一防滑面31,防滑面31上设有若干防滑纹,提高防滑性能,增强使用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镊臂2呈等腰梯形状结构,镊臂2小端面连接镊头1,大端面连接镊柄3。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引器5为负压吸引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利用镊子夹取异物时,通过将镊头伸入患者外耳道内,利用镊柄间的夹取,通过镊头将异物夹住,同时打开负压吸引器,在负压吸引器的工作下,镊头内侧壁上的吸引口形成一个吸引力,避免了在夹取过程中异物出现脱离的现象,同时可以将小型碎片等吸取至镊头处,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异物取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利用负压吸引器结合镊子完成异物取出,具有对患者刺激性小、安全性高、操作使用方便及清理清洁度高的特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