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402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呼吸隔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美国每年有40万心脏骤停患者,他们的抢救成功率约为10%,个别大城市约为30%,而在中国,每年有50万的心脏骤停患者他们的抢救成功率不到3%,为什么成功率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当有病人出现不能自主呼吸的状况后,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置之不理,但更多的是无计可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予以挽救和尊重。目前,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是心肺复苏术(CPR),而在我国很少有人会去救助倒在地上的病人,究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很多人还没能正确掌握这种施救方法,其二便是因为他们害怕在与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时会被传染疾病,其三可能是因为道德与人性偏见的个人因素。这些原因都会约束我们的行动。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漠视生命。

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时会有以下两个问题:

1、卫生问题: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会传播很多类似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例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和各种由肠道病毒感染的各类传染性疾病。

2、心理障碍:有人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口对口接触,男女有别,包括来自道德上的谴责,即便是有血缘关系,即便是懂得紧急救护知识,但始终有这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阻碍施救,结果导致一条生命的流逝。

现有的人工呼吸器材存在的问题:

其一,有一种叫做“简易呼吸器”的人工呼吸气囊,又称复苏球。适用于心肺复苏及需人工呼吸急救的场合。但是它并不能够做有效的人工呼吸,又由于被救者已没有意识进行配合,面罩容易滑落,容易造成吹气不成功,储气囊里压力有限,无法像人一样保持某种频率对被救者吹气,这就需要另一个人来握住面罩,让其紧紧贴在被救者口鼻腔上部。这样一来,急救步骤更多,操作起来复杂,需要的人手增加,很大程度上会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抢救不及时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性的脑部损伤或是以救助失败告终,而且复苏球这一整套组合器械本身体积略大,不易操作的同时也不易携带。

其二,有一种人工呼吸隔离面膜,它虽然能够避免施救者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但由于吹气口大小限制,它每次吹进患者肺部的气体量十分有限,而且四周密封不严,吹气时会有一些气体浪费掉,如果施救者肺活量差,漏掉的气体会更多,一样会影响施救的成功率。

其三,有一种隔离式柔性人工呼吸器,它在吹气过程中需要施救者紧紧按住患者口部,使其免于漏气,因为在救助过程中患者已没有意识主动配合闭紧嘴部,在吹气过程中十分容易导致气体逸出,在争分夺秒的抢救过程中会极大地降低吹气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抢救成功率。

此外,以上三者很难保证施救者不会吸入患者肺部的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人工呼吸器不易携带、与患者口部接触不严密而导致漏气以及施救过程中施救者易吸入患者肺部气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包括碗形塑料呼吸罩、内置导气管、逆止阀和橡胶接触檐;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的碗底设置有向外的口含端口;

所述内置导气管的一端插设在口含端口内,另一端伸出碗形塑料呼吸罩的碗口端;

所述逆止阀设置于内置导气管中,且位于碗形塑料呼吸罩与口含端口的接触边的位置;

所述逆止阀进气端口外沿通过水平设置的封闭面与内置导气管的内壁封闭连接;

所述橡胶接触檐与碗形塑料呼吸罩的碗口相连接,并形成与碗形塑料呼吸罩的碗口曲面贴合的内卷边。

使用方法:

依据正常人工呼吸的步骤,先清理患者口中异物,然后将本装置套在被救者半张开的口部,确认底部内凹型接触檐与患者嘴部完全贴合好,后续步骤可以参考常规人工呼吸紧急救护法进行,每吹完一次气后需将该装置拿开,避免阻碍患者的呼气过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可随身携带,或在各种公共场所明显部位设置,特别适用于急救等急需做人工呼吸的公共场合,易学易用,撕开包装,取出即用,十分便利。

它可以实现口对口直接吹气急救,与现有市面上的一些类似装置相比它的贴合性更好,而且自带逆止功能,能有效起到隔离作用。

具体优点为:

1.外形小巧,便于携带,整个呼吸器的操作步骤简单易学。

2.一次性次使用,不污染环境,操作方法简单。

3.吹气效果好,由于在本呼吸器末端有内廓式软橡胶,使得在人工呼吸的吹气过程中不会有气体漏出,保证每一次的吹气量。

4.在有氧气袋的情况下可以将内置导气管拔出,插入氧气导管,或者将外部氧源导管套在外层塑料套A的口含管外部,可在一定情况下对被救者进行氧气补给。

5.自身带有逆止功能,防止病人肺部的气体被施救者吸入,避免那些可由空气传播的细菌或病毒。

6.该装置强度高,不易开裂,易保管,体积小重量轻,各个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A为逆止阀的开闭口;

图4为图1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包括碗形塑料呼吸罩1、内置导气管2、逆止阀3和橡胶接触檐4;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底设置有向外的口含端口1-1;

所述内置导气管2的一端插设在口含端口1-1内,另一端伸出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端;

所述逆止阀3设置于内置导气管2中,且位于碗形塑料呼吸罩1与口含端口1-1的接触边的位置;

所述逆止阀3进气端口外沿通过水平设置的封闭面3-1与内置导气管2的内壁封闭连接;

所述橡胶接触檐4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相连接,并形成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曲面贴合的内卷边。

使用方法:

依据正常人工呼吸的步骤,先清理患者口中异物,然后将本装置套在被救者半张开的口部,确认底部内凹型接触檐与患者嘴部完全贴合好,后续步骤可以参考常规人工呼吸紧急救护法进行,每吹完一次气后需将该装置拿开,避免阻碍患者的呼气过程。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可随身携带,或在各种公共场所明显部位设置,特别适用于急救等急需做人工呼吸的公共场合,易学易用,撕开包装,取出即用,十分便利。

它可以实现口对口直接吹气急救,与现有市面上的一些类似装置相比它的贴合性更好,而且自带逆止功能,能有效起到隔离作用。

具体优点为:

1.外形小巧,便于携带,整个呼吸器的操作步骤简单易学。

2.一次性次使用,不污染环境,操作方法简单。

3.吹气效果好,由于在本呼吸器末端有内廓式软橡胶接触檐4,使得在人工呼吸的吹气过程中不会有气体漏出,保证每一次的吹气量。

4.在有氧气袋的情况下可以将内置导气管2拔出,插入氧气导管,或者将外部氧源导管套在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口含端口1-1外部,可在一定情况下对被救者进行氧气补给。

5.自身带有逆止功能,防止病人肺部的气体被施救者吸入,避免那些可由空气传播的细菌或病毒。

6.该装置强度高,不易开裂,易保管,体积小重量轻,各个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 碗口边沿两个相对边沿内凹,另两个相对边沿外凸。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的贴合患者的嘴部。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 1的厚度为1mm~1.4m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厚度为1.2m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口含端口 1-1的内径为1.5cm~1.7c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口含端口 1-1的内径为1.6c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置导气管 2的厚度为0.8mm~1m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置导气管 2的厚度为0.9m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置导气管 2的长度为7cm。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置导气管 2伸出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端。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内置导气管2在口含端口1-1内通过挤压固定。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在有氧气袋的情况下可以将内置导气管2拔出,插入氧气导管,或者将外部氧源导管套在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口含端口1-1外部,可在一定情况下对被救者进行氧气补给。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橡胶接触檐4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曲面粘接。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相同。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人工呼吸隔离器包括碗形塑料呼吸罩1、内置导气管2、逆止阀3和橡胶接触檐4;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底设置有向外的口含端口1-1;

所述内置导气管2的一端插设在口含端口1-1内,另一端伸出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端;

所述逆止阀3设置于内置导气管2中,且位于碗形塑料呼吸罩1与口含端口1-1的接触边的位置;

所述逆止阀3进气端口外沿通过水平设置的封闭面3-1与内置导气管2的内壁封闭连接;

所述橡胶接触檐4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相连接,并形成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曲面贴合的内卷边。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碗口边沿两个相对边沿内凹,另两个相对边沿外凸。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厚度为1.2mm。

所述口含端口1-1的内径为1.6cm。

所述内置导气管2的厚度为0.9mm。

所述内置导气管2的长度为7cm。

所述内置导气管2伸出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端的外凸边1cm。

所述内置导气管2在口含端口1-1内通过挤压固定。

所述橡胶接触檐4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碗口曲面粘接。

所述碗形塑料呼吸罩1主要采用聚丙烯(PP)热缩制成,这种材料的特点有:无毒、无味、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成本低、成型好,没有环境应力开裂问题,可注塑、热成型、机加工。另外在碗形塑料呼吸罩1外部印有人工呼吸急救说明简图,以免在处置应急情况时由于慌张忘记急救步骤。

所述内置导气管2采用医学上常用的塑料聚碳酸酯(PC),它的特点是:韧性、强度、刚性和耐热蒸汽消毒性好,透明度高。也可选用与碗形塑料呼吸罩1相同的材料。

且拆卸方便,可以增加本发明的机械强度;在有外部氧源时,可以直接将内置导气管 2拔出,插入氧气导管,或者将外部氧源导管套在碗形塑料呼吸罩1的口含管外部。

当气体通过内置导气管2进入逆止阀3,在气压作用下逆止阀3端部的开闭口A打开,能够保证施救者在吹气过程中能够完整地将气体吹入病人的口肺中,能够保证每次吹气的效率,主要能够避免气体回流至施救者口腔内部,有隔绝那些可由空气传播的细菌和病毒及其他异味。

所述底部内凹型橡胶接触檐4是依人体工程学设计,在本便携人工呼吸隔离器下部做软性延伸并向内弯卷,能够最大程度贴合病人口型,解决被救者口型不一的密封问题。也能够使得在吹气过程中不会漏气,提高密封性,保证每一次的吹气量,在更短的时间内给被救者带来更大的生机。

橡胶接触檐4的材料选用医用橡胶制成,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具有柔顺性好、密封性强,韧性好,贴合性强的特点,接触檐卷边与患者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十分舒适、无过敏反应和特殊气味。它采用不易老化、抗氧化和臭氧、无异常气味的柔软硅橡胶材料,而且有足够的弹性和一定的刚性,以保持罩体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