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及空气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17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杀菌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及空气消毒机。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标准就是空气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清除空气中各种细菌的空气杀菌装置。

然而,现有的空气杀菌装置,要么在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时杀菌效率会降低,要么需要很长的作用时间才能杀死细菌,并还对人体本身产生伤害,要么受杀菌部件的功率、环境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细菌种类的影响,要么,杀菌布受到其化学抗菌剂累计使用量的影响;臭氧的氧化性同样能破坏人体细胞,因而其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毒性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空气杀菌装置杀菌效率低且危害人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包括杀菌本体,所述杀菌本体具有中空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内腔中设有用于将外界空气从所述进气口鼓进所述内腔并从所述出气口鼓出的鼓风组件、用于产生等离子体以破坏空气中细菌细胞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电击穿来消灭细菌的高压静电组件以及用于吸附细菌并设有化学抗菌剂以杀死所吸附的细菌的过滤组件,所述高压静电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及所述鼓风组件沿着所述内腔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组件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还设有紫外光源和用于与紫外线作用以杀死细菌的光触媒。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静电组件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一滤网,所述光触媒设于所述第一滤网上,所述紫外光源设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贴设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支撑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所述化学抗菌剂设于所述杀菌布和/或所述第二滤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布和/或所述第二滤网支撑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杀菌布和/或所述第二滤网贴设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鼓风部件为设于所述出气口处且可调节功率的轴流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的空气消毒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的有益效果:

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采用了鼓风组件、高压静电组件及过滤组件,其通过鼓风组件将外界空气从进气口鼓进内腔并从出气口鼓出,这样,外界空气将依序经过高压静电组件和过滤组件,在经过高压静电组件时,高压静电组件通过产生等离子体,以破坏空气中细菌细胞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电击穿,来消灭细菌,空气将经过高压静电组件进行第一级物理技术杀菌,然后,再经由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先吸附细菌,并通过设置化学抗菌剂,来杀死所吸附的细菌,这样,空气将经过过滤组件进行第二级化学技术杀菌。当由于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而使高压静电组件的杀菌效率降低时,将通过过滤组件的第二级化学技术来保证杀菌效率;而当由于环境湿度、细菌种类或化学抗菌剂的剂量影响到过滤组件的杀菌效率时,将通过高压静电组件的第一级物理技术来保证杀菌效率。因此,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通过高压静电组件的第一级物理技术杀菌和过滤组件的第二级化学技术杀菌的结合,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地对空气进行杀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10,包括杀菌本体11,杀菌本体11具有中空内腔111以及与内腔111相通的进气口112和出气口113;内腔111中设有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气口112鼓进内腔111并从出气口113鼓出的鼓风组件12、用于产生等离子体以破坏空气中细菌细胞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电击穿来消灭细菌的高压静电组件13以及用于吸附细菌并设有化学抗菌剂以杀死所吸附的细菌的过滤组件14,高压静电组件13、过滤组件14及鼓风组件12沿着内腔111中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如图1所示,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10采用了鼓风组件12、高压静电组件13及过滤组件14,其通过鼓风组件12将外界空气从进气口112鼓进内腔111并从出气口113鼓出,这样,外界空气将依序经过高压静电组件13和过滤组件14,在经过高压静电组件13时,高压静电组件13通过产生等离子体,以破坏空气中细菌细胞的电荷分布而形成电击穿,来消灭细菌,空气将经过高压静电组件13进行第一级物理技术杀菌,然后,再经由过滤组件14,过滤组件14先吸附细菌,并通过设置化学抗菌剂,来杀死所吸附的细菌,这样,空气将经过过滤组件14进行第二级化学技术杀菌。当由于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而使高压静电组件13的杀菌效率降低时,将通过过滤组件14的第二级化学技术来保证杀菌效率;而当由于环境湿度、细菌种类或化学抗菌剂的剂量影响到过滤组件14的杀菌效率时,将通过高压静电组件13的第一级物理技术来保证杀菌效率。因此,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10通过高压静电组件13的第一级物理技术杀菌和过滤组件14的第二级化学技术杀菌的结合,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地对空气进行杀菌。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弥补单一杀菌技术所导致的杀菌效率低的不足,高压静电组件13与过滤组件14之间还设有紫外光源15和用于与紫外线作用以杀死细菌的光触媒(图中未示)。具体地,该光触媒在紫外线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细菌的蛋白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杀死细菌。这样,空气将依序经过高压静电组件13、紫外光源15、光触媒和过滤组件14的逐级杀菌作用,即空气将先经过高压静电组件13的物理技术杀菌,然后,再经过紫外光源15和光触媒的生物技术杀菌,最后经过过滤组件14的化学技术杀菌,因此,保证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10更高效、安全地对空气进行杀菌,避免了现有空气杀菌装置容易受杀菌部件的功率、环境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细菌种类的影响,同时避免了对人造成伤害。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中,紫外光源15可为365nm紫外灯,光触媒可为光触媒TIO2,TIO2为二氧化钛。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紫外光源15还可为其他光源,光触媒可其他光触媒。

需要补充的是,高压静电组件13作为第一级杀菌装置,紫外光源15和光触媒将作为第二级杀菌装置,过滤组件14将作为第三级杀菌装置,高压静电组件13可定期用水清洗,因此,可减少第二级杀菌装置和第三级杀菌装置的更换频率。

细化地,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使得紫外光源15与光触媒作用而对内腔111中的空气进行杀菌,高压静电组件13与过滤组件14之间还设有第一滤网,光触媒设于第一滤网(图中未示)上,紫外光源15设于内腔111的内壁上。这样,紫外光线将与第一滤网上的光触媒发生作用,以对经过第一滤网的空气进行杀菌。

为进一步提高杀菌效率,第一滤网贴设于内腔111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这样,空气将依序流经表面设有光触媒的第一滤网,使得空气于流动方向上的杀菌更加充分。当然,第一滤网可为依序叠置的多层。

或者,如图1所示,同样为提高杀菌效率,第一滤网支撑于内腔111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这样,空气将垂直穿过设有光触媒的第一滤网,使得对空气的杀菌更加充分。当然,第一滤网可为间隔设置的多层。

细化地,为了使得过滤组件14更好地吸附杀菌,过滤组件14包括杀菌布(图中未示)和/或第二滤网(图中未示),化学抗菌剂设于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上。这样,设于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上的化学抗菌剂将能更好地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杀菌效率,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支撑于内腔111的内壁上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垂直。这样,空气将垂直穿过设置有化学抗菌剂的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其对空气的杀菌将更加充分。当然,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可为间隔设置的多层。

或者,同样为了进一步提高杀菌效率,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贴设于内腔111的内壁上且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这样,空气将依序流经表面设有化学抗菌剂的杀菌布和/或第二滤网,使得空气于流动方向上的杀菌更加充分。当然,第一滤网可为依序叠置的多层。

具体地,鼓风组件12为设于出气口113处且可调节功率的轴流风扇。其轴流风扇可受电路控制,自行调整功率从而调节空气流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复合型空气杀菌装置的空气消毒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