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822阅读:4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应用的牵引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市场所釆用的牵引床很多,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但是好多牵引床结构复杂,价格贵,而且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整个体重与牵引部位不协调,患者不舒服,难以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因此,申请人在传统牵引床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制作该产品,以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不同身高患者进行颈部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使患者的身体与牵引部位更加协调的手动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牵引床的床架上设置有上身床板,上身床板固定在床架前半部,床架前半部下面设置有两个圆管,两个圆管纵向设置平行于床架上部,颈部牵引固定架呈双T型状,固定在床架上面的圆管内,床架后半部两侧设置有轨道;牵引床板两侧设置有两排滚轮,滚轮通过固定轴紧固在牵引床板两侧,滚轮在床架后半部两侧的轨道内滑动;牵引床板后部设置有腰部牵引固定架,牵引床板前部设置有连接板;驱动装置包括螺母、丝杆、椎形齿轮,手摇盘,轴承座和传动轴,丝杆两端有轴承座,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床架上;丝杆端部设置有椎形齿轮;传动轴一端设置手摇盘,另一端设置有锥形齿轮;传动轴上的锥形齿轮与丝杆上的锥形齿轮相互啮合;螺母上部与牵引床板前部的连接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的过程中,颈部牵引固定架可以调节长短,以适合不同身高患者进行颈部治疗。由于床架一侧安装有手摇轮盘,医护人员或患者可以方便地根据自身体重施加力量,极大地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本手动牵引床结构合理,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床板辅助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床架1上设置有上身床板4,上身床板4固定在床架1前半部。床架1前半部下面设置有两个圆管14,两个圆管14纵向平行于床架1上部。颈部牵引固定架6呈双T型状,固定在床架1上面的圆管14内。颈部牵引固定架6可以调节长短,以适合不同身高患者进行颈部治疗。床架1后半部两侧设置有轨道7。

牵引床板3两侧设置有四个或者两排滚轮15,滚轮15通过固定轴16紧固在牵引床板3两侧。滚轮15在床架1后半部两侧的轨道7内滑动。牵引床板3后部设置有腰部牵引固定架5,腰部牵引固定架5呈双T型。腰部牵引固定架5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腰椎关节患者进行治疗。牵引床板3前部设置有连接板17。

驱动装置2包括螺母8、丝杆9、椎形齿轮10,手摇盘11,轴承座12和传动轴13,丝杆9两端设置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分别固定在床架1上。丝杆9端部设置有椎形齿轮10。传动轴13一端设置有手摇盘11,另一端设置有锥形齿轮。传动轴上的锥形齿轮与丝杆9上的锥形齿轮相互啮合。螺母8上部与牵引床板3前部的连接板17相连。螺母8在通过手摇盘11的回转带动,在丝杆9上做直线运动并提供牵引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