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固定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6966发布日期:2018-06-02 02:23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固定贴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输液时,医护人员通常使用医用胶布固定输液针头和针管,但是由于医用胶布的粘性不足,体表出汗后容易脱落,且长时间粘贴在皮肤表面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了针头活动位置偏离最初的穿刺位置,针头刺破血管及引起血管处鼓包。

现有技术中采用透明的薄膜敷料代替传统的医用胶布,可有效地固定留置针,但对于输液器的导管固定不尽人意,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既能固定留置针又能固定输液器导管的装置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静脉输液贴,除了有效固定输液器的留置针还能有效固定输液器导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脉输液固定贴,包括用于固定输液器中留置针的薄膜层,所述薄膜层靠近皮肤的一侧边缘处设有环形垫圈,所述薄膜层靠近皮肤一侧设有医用胶层,所述环形垫圈通过医用胶层与薄膜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远离皮肤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固定输液器导管的硅胶片,所述硅胶片包括硅胶锁扣,所述硅胶锁扣包括扣手端和锁端,扣手端的顶部设有箭头状的扣手,锁端的中部设有与扣手相配合的条形槽,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相连接;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的连接处与薄膜层之间设有胶层。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硅胶材质的输液器导管固定装置,利用硅胶的弹性反转硅胶锁扣的扣手端和锁端,将箭头状的扣手插入条形槽中,因硅胶弹性,扣手的箭头顶部形变后通过条形槽,通过后,扣手的箭头顶部恢复形状,扣手箭头顶部的底边长度大于条形槽的长度,从而予以固定,硅胶锁扣形成筒装的导管固定空间。

优选的,所述硅胶片还包括环圈,环圈的外侧为长方形,环圈的内侧与硅胶锁扣的形状相配合,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的连接处的两侧与所述环圈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为整个的长方形硅胶片开槽形成的硅胶锁扣的形状,环圈的存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且加工过程中可有效地简化加工程序。

优选的,所述环圈与薄膜层之间设有胶层,环圈的胶层可将环圈固定于薄膜层上,且环圈与硅胶锁扣的中部相连,对硅胶锁扣与薄膜层之间的固定起到辅助作用。

优选的,所述扣手包括三角形的扣尖和梯形的连接柄,所述扣尖的底边与连接柄的顶边相连,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为扣尖底边长度的2/3-1/2。条形槽的长度需要小于扣手的最宽处,但过短的条形槽同样不利于扣手的插入。

所述环形垫圈上设有与输液器导管外径相配合的开口,开口处的设计利用环形垫圈的厚度,防止薄膜层对输液器导管进行挤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器导管的固定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薄膜层 2、环形垫圈 3、硅胶片

31、硅胶锁扣 32、环圈 21、开口

311、扣手 312、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输液固定贴,包括用于固定输液器中留置针的薄膜层1,所述薄膜层1靠近皮肤的一侧边缘处设有环形垫圈2,所述薄膜层1靠近皮肤一侧设有医用胶层,所述环形垫圈2通过医用胶层与薄膜层1相连,所述薄膜层1远离皮肤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固定输液器导管的硅胶片3,所述硅胶片3包括硅胶锁扣31,所述硅胶锁扣31包括扣手端和锁端,扣手端的顶部设有箭头状的扣手311,锁端的中部设有与扣手相配合的条形槽312,扣手311的最宽处的宽度大于条形槽312的长度,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相连接;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的连接处与薄膜层1之间设有胶层。

所述硅胶片还包括环圈32,环圈32的外侧为长方形,环圈32的内侧与硅胶锁扣31的形状相配合,扣手端的基部和锁端的基部的连接处的两侧与所述环圈32相连。

所述环圈32与薄膜层1之间设有胶层。

所述扣手包括三角形的扣尖和梯形的连接柄,所述扣尖的底边与连接柄的顶边相连,所述条形槽32的长度为扣尖底边长度的2/3。

所述环形垫圈2上设有与输液器导管外径相配合的开口21。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加工过程中,将整块的硅胶片3通过开槽,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在环圈32及硅胶锁扣31中部涂胶,放置于薄膜层1远离皮肤一侧。

使用过程中,将硅胶锁扣31两端反转,将扣手311插入条形槽312中,形成筒装的导管固定空间,对输液器导管进行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