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23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现有习知的静脉留置针,在进行穿刺时,医护人员均以穿刺过程是有回血作为穿刺进血管的标志,一些危重病人的体循环极差,难以找到可穿刺的血管,即使找到了,护士穿刺到血管,也会因为病人血压低,导致穿刺过程无回血,以至于护士不能第一时间明确是否穿刺成功,技术好的护士可能会选择在颈外静脉穿刺,但即使是穿刺到正常人的颈外静脉也不一定有回血,更不用说危重病人;同时,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在结束输液后,容易因血液返流入针管形成血栓,导致留置针堵塞,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增加护理的工作量。

鉴于上述现有的穿刺针及静脉留置针存在的缺点,发明一种可以明显提高开通静脉通道速度,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防血栓形成的静脉留置针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以达到可显示回血,可防血栓,提高穿刺成功率,便于使用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包括针体、延长管、延长管开关以及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

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针体,另一端连通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

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包括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及拉杆总成,所述拉杆总成包括拉杆、螺帽、第二胶塞及弹簧,所述拉杆滑动安装于所述螺帽上,所述拉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胶塞固定连接,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胶塞相配合,所述拉杆与所述螺帽之间设有橡胶垫片,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所述螺帽螺纹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二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侧壁上连通有药液注射管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帽与所述拉杆上均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弹簧的安装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药液注射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所述药液注射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所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帽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拉杆总成相配合的透明防护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帽的外壁设有防滑棱纹。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包括针体、延长管、延长管开关以及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延长管的一端连通针体,另一端连通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包括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及拉杆总成,拉杆总成包括拉杆、螺帽、第二胶塞及弹簧,拉杆滑动安装于螺帽上,拉杆的端部与第二胶塞固定连接,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内壁与第二胶塞相配合,拉杆与螺帽之间设有橡胶垫片,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螺帽螺纹连接,弹簧的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杆远离第二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侧壁上连通有药液注射管体;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延长管可以实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与针体的连通,利用拉杆滑动安装于螺帽上的设置可以推拉拉杆使拉杆与螺帽发生相对运动,利用拉杆的端部与第二胶塞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对拉杆的运动带动第二胶塞的运动,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内壁与第二胶塞相配合可以在第二胶塞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场所,便于制造正压及负压的环境,利用拉杆与螺帽之间设置的橡胶垫片可以增加拉杆与螺帽之间的摩擦,使螺帽发生运动时可以带动拉杆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拉杆末端的第二胶塞运动,对螺帽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之间的空间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生成负压或正压环境,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螺帽的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拧动螺帽实现螺帽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轴向运动,在穿刺时,药液注射管体连接输液管,依次打开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排除留置针内的空气,依次关闭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然后进行穿刺,将螺帽向远离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方向旋动,带动拉杆向外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胶塞向外移动,可以拉伸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内的空间,从而产生负压,同时因负压作用,拉杆压缩弹簧,进一步维持负压环境,当穿刺无回血时,打开延长管的开关,微调穿刺方向,借助产生的负压,当穿刺针进入血管时即可以显示快速回血,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利用弹簧的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杆远离第二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设置可以在结束输液时,关闭延长管开关,往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的药液注射管体加力注入封管液,在正压力的作用下,拉杆自动向外移动,弹簧被拉伸,打开延长管开关,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拉杆向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管腔内移动并产生微正压,防止血液返流入针管形成血栓,避免留置针堵塞,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侧壁上开设的药液注射管体可以进行输液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螺帽与拉杆上均设有用以安装弹簧的安装槽;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安装槽的设置可以将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螺帽及拉杆上,达到了通过弹簧实现拉杆缩回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药液注射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药液注射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药液注射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可以实现输液的目的,利用药液注射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可以在输液结束后拧紧肝素帽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

本实用新型中,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可以实现输液的目的,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与肝素帽相配合可以在输液结束后拧紧肝素帽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

本实用新型中,螺帽可拆卸连接有与拉杆总成相配合的透明防护帽;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透明防护帽可以对拉杆总成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外部灰尘杂质对整体装置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误触拉杆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中,螺帽的外壁设有防滑棱纹;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螺帽外壁设置的防滑棱纹可以便于对螺帽进行旋转拧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生成负压从而便于显示回血,可以通过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生成正压从而便于防血栓,可以进行双管输液,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针体,11、软管,12、连接头,13、第一胶塞,14、穿刺针,2、延长管,3、延长管开关,4、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41、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2、拉杆总成,421、拉杆,422、螺帽,423、第二胶塞,424、弹簧,425、橡胶垫片,426、安装槽,43、药液注射管体,44、肝素帽,5、透明防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包括针体1、延长管2、延长管开关3以及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4;针体1包括软管11、连接头12、第一胶塞13及穿刺针14,软管11与连接头12连通,在穿刺状态下,穿刺针14通过第一胶塞13套装于连接头12内部,且与软管11相配合,利用穿刺针14可以对血管进行穿刺,在穿刺完成后,穿刺针14与连接头12分离,第一胶塞13安装于连接头12的内部,延长管2的一端连通针体1,另一端连通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4,利用延长管2可以实现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与针体1的连通;延长管开关3设置于延长管2上,利用延长管开关3可以实现对延长管2的开关从而实现对输液的开关控制,穿刺针14上设有与延长管2相对应的侧孔,利用穿刺针14上设置的与延长管2相对应的侧孔可以实现穿刺针14与延长管2的相通,便于清楚地观察到回血现象。

本实施例中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4包括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及拉杆总成42,拉杆总成42包括拉杆421、螺帽422、第二胶塞423及弹簧424,拉杆421滑动安装于螺帽422上,利用拉杆421滑动安装于螺帽422上的设置可以推拉拉杆421使拉杆421与螺帽422发生相对运动,拉杆421的端部与第二胶塞423固定连接,利用拉杆421的端部与第二胶塞423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对拉杆421的运动带动第二胶塞423的运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内壁与第二胶塞423相配合,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内壁与第二胶塞423相配合可以在第二胶塞423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场所,便于制造正压及负压的环境,拉杆421与螺帽422之间设有橡胶垫片425,利用拉杆421与螺帽422之间设置的橡胶垫片425可以增加拉杆421与螺帽422之间的摩擦,使螺帽422发生运动时可以带动拉杆421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拉杆421末端的第二胶塞423运动,对螺帽422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之间的空间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生成负压或正压环境,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螺帽422螺纹连接,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螺帽422的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拧动螺帽422实现螺帽422与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轴向运动,在穿刺时,药液注射管体43连接输液管,依次打开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3,排除留置针内的空气,依次关闭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3,将螺帽422向远离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方向旋动,带动拉杆421向外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胶塞423向外移动,可以拉伸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内的空间,从而产生负压,然后进行穿刺,同时因负压作用,拉杆421压缩弹簧424,进一步维持负压环境,当穿刺无回血时,打开延长管开关3,微调穿刺方向,借助产生的负压,当穿刺针进入血管时即可以显示快速回血,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弹簧424的一端与螺帽4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杆421远离第二胶塞423的一端固定连接,利用弹簧424的一端与螺帽4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杆421远离第二胶塞42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设置可以在结束输液时,关闭延长管开关3,往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4的药液注射管体43加力注入封管液,在正压力的作用下,拉杆421自动向外移动,弹簧424被拉伸,打开延长管开关3,在弹簧424的作用下,使拉杆421向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管腔内移动并产生微正压,防止血液返流入针管形成血栓,避免血栓堵塞留置针,螺帽422与拉杆421上均设有用以安装弹簧424的安装槽426,利用安装槽426的设置可以将弹簧4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螺帽422及拉杆421上,达到了通过弹簧424实现拉杆421缩回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侧壁上连通有药液注射管体43,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的侧壁上开设的药液注射管体43可以进行输液工作,药液注射管体43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药液注射管体43与肝素帽44相配合,利用药液注射管体43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可以实现输液的目的,利用药液注射管体43与肝素帽44相配合可以在输液结束后拧紧肝素帽44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

本实施例中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且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肝素帽44相配合,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通用输液管相配合可以实现输液的目的,利用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41与肝素帽44相配合可以在输液结束后拧紧肝素帽44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

本实施例中螺帽422可拆卸连接有与拉杆总成42相配合的透明防护帽5,利用透明防护帽5可以对拉杆总成42起到防护的作用,减少外部灰尘杂质对整体装置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误触拉杆421的可能性;螺帽422上围设有凸条,透明防护帽5设置有与凸条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凸条与卡槽的配合工作可以实现透明防护帽5在螺帽422上的固定与脱取,螺帽422的外壁设有防滑棱纹,利用螺帽422外壁设置的防滑棱纹可以便于对螺帽422进行旋转拧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显示回血及防血栓的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药液注射管体连接输液管,依次打开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排除留置针内的空气,依次关闭输液管开关及延长管开关将螺帽向远离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方向旋动,带动拉杆向外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胶塞向外移动,可以拉伸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内的空间,从而产生负压,然后进行穿刺,当穿刺无回血时,打开延长管开关,穿刺针在患者皮下继续穿刺,当穿刺针进入血管时即可以显示快速回血,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完成后,拧紧拉杆总成的螺帽,拉杆复位,最后固定静脉留置针即可;如需要双管输液,拆除拉杆总成,将输液管接上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即可;结束输液时,关闭延长管开关,往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的药液注射管体加力注入封管液,在正压力的作用下,拉杆自动向外移动,弹簧被拉伸,打开延长管开关,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拉杆向负压及正压生成装置管体的管腔内移动并产生微正压,防止血液返流入针管形成血栓,避免血栓堵塞留置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