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导尿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709发布日期:2018-08-07 22:14阅读:19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导尿包。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中,病人进行一些手术后,为防止病人尿道感染,减轻尿道粘膜损伤和疼痛,往往需要对病人实施导尿术,施行导尿术时需要事先准备好消毒物品和器械,并严格施行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给病人做导尿术时,需要提前准备好一次性导尿管、镊子、无菌手套、石蜡油包、络合碘消毒棉球注射器、干燥试管、孔巾、引流袋和固定贴等,由于物品种类繁多,医护人员在准备导尿器械时,容易出错,影响导尿术的进行,因此,医护人员往往在高压力状态下工作。实行导尿术时,若不将导尿管稳定地固定在患者身上,导尿管易滑出,导致尿道口的大量细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而且随着导尿的进行,引流袋内的尿液越来越多,在重力的作用下,导尿管会压迫尿道口黏膜,造成尿道口黏膜缺血坏死,另外,导尿管的反复移动增加了尿道壁损伤的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的发生。现在临床上一般仅依靠气囊注水固定导尿管,这样,导尿管直接与皮肤接触,并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压迫力和摩擦力,而导尿管一般要在患者身上留置较长的时间,患者皮肤上容易产生机械性压疮,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痛。

另外,目前,市场上也有人将上述导尿物品集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导尿包,但是当前的做法一般是简单地将各导尿器件集合在导尿包内,医护人员在实际使用时,还需将各个导尿器件有序的排列开来,费时费工,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各个导尿器件相互接触在一起,在运输过程中难免相互摩擦,损害导尿器件,影响导尿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可预防机械性压疮的一次性导尿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次性导尿包,包括包体,所述导尿包还包括无菌手套、尖头镊子、圆头镊子、固定贴、孔巾、导尿管、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注射器、试管、引流袋、消毒棉球包和石蜡油包,所述包体表面设有分别与无菌手套、尖头镊子、圆头镊子、固定贴、孔巾、导尿管、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注射器、试管、引流袋、消毒棉球包和石蜡油包相匹配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顶部分别覆盖有密封贴膜;所述固定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H形,本体前、后两端的内侧均连接有贴脚。

采用这样的结构,无菌手套、固定贴、导尿管等导尿器械被整合在一个包内,同时通过凹槽和密封贴膜的设计,将各个导尿器械置于独立的空间内,安全、卫生,避免了导尿包内各器械在使用前的相互摩擦而导致损坏事故,同时,打开导尿包后,各个导尿器械依次、独立排列于眼前,一目了然,无需先将各个器械整理出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导尿操作,降低操作量和失误率;具体使用相关器械时,医护人员只需揭开相应的密封贴膜即可,十分方便;通过对固定贴的特殊设计,将固定贴的本体设置成H形,在本体的前后两端的内侧设置贴脚,对导尿管起到双重固定作用,即固定贴的本体将导尿管的位置限定在本体和患者皮肤之间,同时,贴脚将导尿管的位置限定在贴脚与本体之间,这样导尿管无法与皮肤接触,不会对皮肤产生机械压擦,防止机械性压疮产生。

优先地,所述贴脚为长条形,方便将导尿管支撑在贴脚与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的嘴部设有盖帽,防止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在意外喷出或渗出。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导尿包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以盖合在包体上,盖体可对包体及包体内的导尿器械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导尿包的抗机械冲击能力,降低运输途中损坏事故的发生几率;同时,在导尿术实施过程中,盖体可以起到弯盘的作用,用于盛放相关器械。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上设有刻度条,能更好的指导插入尿道及膀胱的深度,为医护人员提供直观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包体上贴有导管标签,使用时,直接将标签撕下,贴于导尿管相应位置即可,方便、易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导尿包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方便,各个导尿器械独立、有序放置,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失误率;同时,使用该导尿包时,患者的舒适度高,不会产生机械性压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的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的固定贴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的固定贴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盖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导尿包,具体地,包括包体1、无菌手套2、尖头镊子4、圆头镊子5、固定贴6、孔巾7、导尿管8、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9、注射器10、试管11、引流袋12、消毒棉球包13和石蜡油包14,所述包体1表面设有分别与无菌手套2、尖头镊子4、圆头镊子5、固定贴6、孔巾7、导尿管8、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9、注射器10、试管11、引流袋12、消毒棉球包13和石蜡油包14相匹配的凹槽,各个导尿器械置于相应的凹槽内,如无菌手套2置于凹槽3内;所述固定贴6包括本体601,所述本体601为H形,本体601前、后两端的内侧均连接有矩形贴脚602(见图2)。

其中,无菌手套2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多个;尖头镊子4的数量为2个(图中只示出了1个);孔巾7为长方形,规格约为70×50cm,中间设置有孔口,以供导尿操作,孔巾7折叠后置于包体1内相应的凹槽内;注射器10主要用于在插尿管前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和完整性。

包体1用于分隔盛放和保护导尿包各部件;无菌手套2可以在会阴消毒时保护患者和操作者,防止感染;尖头镊子4用于棉签的夹取和消毒;圆头镊子5用于导尿时导尿管的插入和夹取;孔巾7用于导尿管插入前形成无菌区便于操作;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9用于向导尿管气囊内注水进行第一次固定;注射器10用于检查导尿管的完整性和通畅性;试管11可用于留取中段尿,以便进行检查;引流袋12用于盛放引流出的尿液;消毒棉球包13用于会阴部的初次与再次消毒;石蜡油包14用来润滑导尿管。

在用固定贴6将导尿管8固定到人体皮肤上时,先将导尿管8固定在固定贴6的本体601内,并使导尿管8位于贴脚602的上方,然后将本体601贴在人体合适位置处,再将贴脚602贴在人体上,左、右对称的两个贴脚602均从导尿管8的下方穿过,并贴合在人体或另一贴脚602上,两个贴脚602相互从相反方向锁紧,这样四个贴脚602和本体601围成导尿管8的固定通道,使得导尿管8固定部分无法与人体皮肤接触。

其中,每个所述凹槽的顶部分别覆盖有密封贴膜,密封贴膜固定在凹槽四周边缘;带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9的嘴部设有盖帽;导尿管8上设有刻度条;包体1上贴有导管标签;所述一次性导尿包还包括盖体15,所述盖体15可以盖合在包体1上(见图5和图6);消毒棉球包13的数量为2个,分别置于两个凹槽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