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和压力组合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634发布日期:2018-07-27 18:0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用于温热(冷)治疗和加压治疗的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中骨科、妇产科、肿瘤科等大手术的围手术期物理治疗使用的产品多为单功能产品,需要多个产品配合进行治疗。

临床中也没有一个产品能够覆盖整个手术的围手术期物理治疗过程,能够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持续为病人进行物理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设备功能单一,临床应用时间和空间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冷、热和压力组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控制系统和敷料系统。

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水泵、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气泵和控制板。

所述敷料系统包括液体循环热交换室、气压室、裹片本体和绷带。

所述裹片本体的表面分为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背向第一区域的一侧延伸出若干条绷带。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具有若干个供绷带穿过的通过口。所述绷带远离裹片本体的一端能够与裹片本体的表面相粘。

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和气压室分别固定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是一个容器,流经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的液体被制冷或加热。

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连通。使得循环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在液体循环热交换室和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之间循环。

所述气泵对气压室供气,电磁阀组件控制供气管道的通断。

所述控制板控制水泵、气泵和液体循环热交换室的工况。

进一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安装在由前面板、机架、侧盖板、底板和机箱盖组成的机壳内。所述水泵、气泵和电磁阀组件通过电源供电。所述控制板的输入信号由安装在前面板上的控制按钮产生。

进一步,所述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气罐、安全阀和节流阀。所述气泵对气罐直接供气。气罐的气体流经安全阀和节流阀后,对气压室供气。

安全阀保证系统故障时,气压室内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

节流阀保证气泵不工作时,气压室缓慢释压。

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域背向第二区域的一侧为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绷带之间的区域为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能够与第四区域的表面相粘。

进一步,所述裹片本体为抓毛布。所述绷带远离裹片本体的一端具有粘扣I。所述第三区域或第四区域的表面具有粘扣II。

进一步,所述裹片本体为医用抓毛和水刺无纺复合布。

进一步,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是布置在裹片本体一侧或两侧的液体袋。所述液体袋呈弯曲的条带状。所述液体袋的两端分别接液管I和液管II。循环使用的热水或冷水通过液管I和液管II进出液体循环热交换室。

进一步,所述气压室是与气管相连的气囊。气体通过气管注入或排出气压室。

进一步,安装时绷带穿过通过口固定紧气压室,然后与第四区域的表面相粘,固定紧气压室,第三区域与第四区域的表面相粘,固定紧液体循环热交换室。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的控制方式和不同的安装形式(见具体实施方式,安装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通过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相组合,对病人进行适用于手术前,中,后过程中的治疗和护理。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的:涵盖了整个手术过程中多种物理治疗模式,一套敷料对单一患者专有使用,从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了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使用多个设备进行治疗而重复购买敷料,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了病人的治疗费用,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控制系统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系统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循环控制系统A、前面板A1、机架A2、侧盖板A3、水泵A4、底板A5、机箱盖A6、电源A7、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气罐A9、控制板A10、气泵A11、电路安装板A12、电磁阀组件A13、安全阀A14、节流阀A15、敷料系统B、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通过口B2、气压室B3、粘扣IB4、裹片本体B5、第一区域S1、第二区域S2、第三区域S3、第四区域S4、气管B6、液管IB7、液管IIB8、粘扣IIB9、绷带B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冷、热和压力组合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控制系统A和敷料系统B。

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水泵A4、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气泵A11和控制板A10。

包括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气压室B3、裹片本体B5和绷带B10。

所述裹片本体B5的表面分为相邻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所述第二区域S2背向第一区域S1的一侧延伸出若干条绷带B10。绷带与裹片本体B5为一体结构,其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所述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之间具有若干个供绷带B10穿过的通过口B2。所述绷带B10远离裹片本体B5的一端能够与裹片本体B5的表面相粘。

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的位置可以互换,二者可以固定在裹片本体B5的同一侧或不同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固定在第一区域S1,气压室B3固定在第二区域S2,二者位于同一侧。绷带B10能够粘在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周围的裹片本体B5上。

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是布置在裹片本体B5一侧或两侧的液体袋。所述液体袋呈弯曲的条带状。所述液体袋的两端分别接液管IB7和液管IIB8。循环使用的热水或冷水通过液管IB7和液管IIB8进出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

所述气压室B3是与气管B6相连的气囊。气体通过气管B6注入或排出气压室B3。

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分别固定在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

所述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是一个容器,流经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的液体被制冷或加热。

所述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A4连通。使得循环水在水泵A4的作用下,在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半导体冷热交换系统A8之间循环。

所述气泵A11对气压室B3供气,电磁阀组件A13控制供气管道的通断。

所述控制板A10控制水泵A4、气泵A11和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的工况。

使用时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组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几种:

A)将裹片本体B5展开后包裹在患者的腿、手臂、腰、腹等部位。绷带B10粘在裹片本体B5上,实现绑扎。这样就使得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分别与患者接触。气压室B3注入气体时,对患者进行压力治疗。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注入冷水或热水后,对患者进行温度治疗。

B)将绷带B10从通过口B2穿过(从背向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的一侧穿入),可以将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中的一个先贴在患者的腿、手臂、腰、腹等部位,再让绷带B10粘在裹片本体B5上,实现绑扎。可以把没有绑扎在患者身上的环热交换室B1或气压室B3覆盖在绑扎在患者身上的气压室B3或环热交换室B1,也可以把没有绑扎在患者身上的环热交换室B1或气压室B3覆盖在患者身上。即实现把水循环热交换室B1和脉冲气压室B3安装分离,可以使得在同时进行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时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的方式如A所述。

C)将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翻转叠加在气压室B3上,采用绷带B10将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和气压室B3绑扎在患者的腿、手臂、腰、腹等部位(液体循环热交换室B1更靠近患者)。即实现压力和温度的组合治疗。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的方式如A所述。

具体到临床中:

在手术中可以通过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相组合,对病人进行DVT+保暖治疗,术中在局部提供主动保温措施,通过直接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患者,以降低低体温症发生的几率。

在手术后可以通过压力治疗和温度治疗相组合,对病人进加压冷疗,降低病人疼痛和缓解肿胀。

在手术前,中,后整个过程中可以单独通过压力治疗进行DVT治疗,预防病人因身体虚弱,少于行动造成深静脉血栓。

在伤口愈合期可以单独通过温度治疗进行热敷,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控制系统安装在由前面板A1、机架A2、侧盖板A3、底板A5和机箱盖A6组成的机壳内。所述水泵A4、气泵A11和电磁阀组件A13通过电源A7供电。所述控制板A10的输入信号由安装在前面板A1上的控制按钮产生。

所述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气罐A9、安全阀A14和节流阀A15。所述气泵A11对气罐A9直接供气。气罐A9的气体流经安全阀A14和节流阀A15后,对气压室B3供气。

安全阀A14保证系统故障时,气压室B3内压力不超过安全压力。

节流阀A15保证气泵A11不工作时,气压室B3缓慢释压。

所述第一区域S1背向第二区域S2的一侧为第三区域S3。所述第二区域S2与绷带B10之间的区域为第四区域S4。所述第三区域S3能够与第四区域S4的表面相粘。

所述裹片本体B5为抓毛布。所述绷带B10远离裹片本体B5的一端具有粘扣IB4。所述第三区域S3或第四区域S4的表面具有粘扣IIB9。粘扣IB4和粘扣IIB9可以采用射出钩的形式,使其与裹片本体B5相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