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624发布日期:2018-10-02 18:2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接尿装置。



背景技术:

卧床病人由于行动不便,通常需要家人或医护人员照顾,如小便时,需搀扶去卫生间或递上尿壶或其它接尿装置使用完之后再拿走。当家人或医护人员不在身旁时,病人无法自行去卫生间。而使用尿壶时,只能将尿壶放在手能够到的范围内,因此尿壶只能放在离病人距离较近以及在较为显眼的位置,尿壶的尿液气味较大,尿液刺鼻,并且在病人视野内有碍观瞻,影响病人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尿装置,以解决病人使用接尿装置小便时尿液刺鼻,有碍观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尿装置,接尿装置包括接尿筒、导尿管和集尿桶,接尿筒通过导尿管与集尿桶导通,接尿筒设有进尿口和用于悬挂在病床上的悬挂机构。

集尿桶设有气流孔和盖合气流孔的气流盖,气流盖尾端与集尿桶的桶体转动连接,气流盖的首端或顶面与导尿管外壁连接,气流盖通过自重盖合气流孔,并通过病人使用接尿筒时,带动导尿管向上运动使得气流盖打开。

进一步地,气流盖的顶面设有套环,导尿管穿入套环中与气流盖活动连接或卡入套环中与气流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气流盖与桶体之间设有吸合装置。

进一步地,吸合装置为磁体吸合装置,磁体吸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桶体的第一磁体和设置于气流盖首端的第二磁体。

进一步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环和/或悬挂绳。安装环设置于病床的床脚,接尿筒套设在安装环内。悬挂绳一端绑缚在病床的床头杆体上,另一端与接尿筒或导尿管连接。

进一步地,接尿筒的筒径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接尿筒的顶端敞开形成进尿口,底端与导尿管连接导通。

进一步地,接尿筒的顶端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接尿筒设有用于密封进尿口的密封盖。

进一步地,集尿桶的筒径由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集尿桶的顶面和底面为平整的平面。

进一步地,接尿筒的内壁光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接尿装置包括接尿筒、导尿管和集尿桶,集尿桶可放在离病人较远不显眼的位置,如床底、床头柜底与墙壁之间。接尿筒通过悬挂机构悬挂在病床上病人伸手可触碰的位置,如床架下方,床脚上部。使用时,拿起接尿筒靠近相应器官处,带动导尿管向上运动,气流盖在导尿管牵引力作用下向上打开,接尿筒内的尿液可经导尿管进入集尿桶。使用完毕后,接尿筒归位,导尿管施加的牵引力消失,气流盖通过自重盖合气流孔。由于接尿筒内残留尿液较少,而集尿桶离病人较远且相对密闭,因此上述接尿装置适用于卧床休息病人在家或医院使用,其接尿后散发的气味较小,对病人刺激较少,并且不在病人的视野内,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情。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接尿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接尿筒;200、导尿管;300、集尿桶;400、吸合装置;110、进尿口;120、悬挂机构;121、安装环;122、悬挂绳;310、气流孔;320、气流盖;330、套环;410、第一磁体;420、第二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尿装置,接尿装置包括接尿筒100、导尿管200和集尿桶300,接尿筒100通过导尿管200与集尿桶300导通,接尿筒100设有进尿口110和用于悬挂在病床上的悬挂机构120。

集尿桶300设有气流孔310和盖合气流孔310的气流盖320,气流盖320尾端与集尿桶300的桶体转动连接,气流盖320的首端或顶面与导尿管200外壁连接,气流盖320通过自重盖合气流孔310,并通过病人使用接尿筒100时,带动导尿管200向上运动使得气流盖320打开。

参照图1,接尿装置包括接尿筒100、导尿管200和集尿桶300,三者依次连接。接尿筒100通过悬挂机构120悬挂在病床,如床头横杆下方、床脚靠近床板的位置,病人伸手即可拿到使用。集尿桶300可放在离病人较远不显眼的位置,如床底、床头柜底与墙壁之间,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集尿桶300上设有气流孔310和气流盖320。使用时气流孔310需打开,否则尿液无法进入集尿桶300内。而使用完毕之后,气流孔310又必须封闭,否则尿液会经气流孔310散发。为解决该问题,实用新型人将气流盖320的首端或顶面与导尿管200外壁连接。病人小便时取走接尿筒100,导尿管200向上移动牵引气流盖320向上打开,以便尿液进入。而使用完毕后,接尿筒100归位,导尿管200返回原位施加的牵引力消失,气流盖320通过自重盖合气流孔310,避免气味散发。该设计可根据病人动作自动打开或关闭气流孔310,操作方便,并且病人无需接触气流盖320,更为卫生。导尿管200的长度可设置的较长,病人可将接尿筒100放入被子中使用,保护隐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接尿装置包括接尿筒100、导尿管200和集尿桶300,集尿桶300可放在离病人较远不显眼的位置,如床底、床头柜底与墙壁之间。接尿筒100通过悬挂机构120悬挂在病床上病人伸手可触碰的位置,如床架下方,床脚上部。使用时,拿起接尿筒100靠近相应器官处,带动导尿管200向上运动,气流盖320在导尿管200牵引力作用下向上打开,接尿筒100内的尿液可经导尿管200进入集尿桶300。使用完毕后,接尿筒100归位,导尿管200施加的牵引力消失,气流盖320通过自重盖合气流孔310。由于接尿筒100内残留尿液较少,而集尿桶300离病人较远且相对密闭,因此上述接尿装置适用于卧床休息病人在家或医院使用,其接尿后散发的气味较小,对病人刺激较少,并且不在病人的视野内,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情。

可选地,参照图1,气流盖320的顶面设有套环330,导尿管200穿入套环330中与气流盖320活动连接或卡入套环330中与气流盖320固定连接。气流盖320通过套环330与导尿管200连接,上述设计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优选的,套环330可为侧面开口的环体,导尿管200可从侧面进入套环330中,安装方便。

可选地,参照图1,气流盖320与桶体之间设有吸合装置400。吸合装置400便于气流盖320归位,因而稳定性更好。

可选地,参照图1,吸合装置400为磁体吸合装置,磁体吸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桶体的第一磁体410和设置于气流盖320首端的第二磁体420。

通过磁体吸合,装置稳定性更好。并且第二磁体420设置于气流盖320首端,气流盖320中心靠近气流盖320首端,更有利于其自动盖合。

可选地,参照图1,悬挂机构120包括安装环121和/或悬挂绳122。安装环121设置于病床的床脚,接尿筒100套设在安装环121内。悬挂绳122一端绑缚在病床的床头杆体上,另一端与接尿筒100或导尿管200连接。

悬挂机构120只包括安装环121时,安装环121可固定在床脚靠近床板位置,接尿筒100套设在安装环121内,拿取方便,并且不容易掉落。悬挂机构120只包括悬挂绳122时,可将悬挂绳122的长度设置的较长,使得接尿筒100距离病人较远,不容易闻到尿液的气味。使用时通过悬挂绳122将接尿筒100拉扯过来直接使用或解开系在病床的床头杆体的部位使用。当悬挂机构120包括安装环121和悬挂绳122时,二者配合使用,接尿筒100可放置的更为稳固,不容易掉落。

可选地,参照图1,接尿筒100的筒径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接尿筒100的顶端敞开形成进尿口110,底端与导尿管200连接导通。该设计使得接尿筒100形成漏斗式结构,尿液不容易溅出,便于尿液进入导尿管200。

可选地,参照图1,接尿筒100的顶端为弧形结构。该结构可与女性阴部贴合,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女性病人使用。而男性病人也可自由排尿,并不会存在任何不便。该设计扩大了接尿装置的使用范围,使用更为方便。

可选地,接尿筒100设有用于密封进尿口110的密封盖。设计密封盖,接尿筒100的气味不容易散发出来,接尿装置整体在未使用时为密闭状态,尿液气味更小。

可选地,参照图1,集尿桶300的筒径由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集尿桶300的顶面和底面为平整的平面。该设计使得集尿桶300的中心靠近底端,放置的更稳,不容易翻倒。集尿桶300的底面平整,放置的更稳。

可选地,接尿筒100的内壁光滑。该设计使得尿液残留少,因此气味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