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赫兹理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56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赫兹理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太赫兹理疗器。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到10THz范围的电磁波,波长大概在0.03到3mm范围,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目前,太赫兹波主要集中应用在分子检测、生物成像上。

实验证明,该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如,影响细胞生长、基因表达等,从而对皮肤具有一定的疗效。现有的太赫兹医疗设备,通过直接向预定治疗部位发射太赫兹波来进行治疗,若使用太赫兹波直接照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太赫兹波会发生外泄,且无法使太赫兹充分射至预定治疗部位,加之能量大幅衰减,疗效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太赫兹理疗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赫兹理疗器,其特点是,包括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导风筒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导风筒内设置为太赫兹发生腔室,太赫兹发生腔室内装有太赫兹发生装置,进风口处设有激发太赫兹发生装置并将太赫兹发生腔室内的太赫兹波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鼓热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太赫兹发生装置为与导风筒的轴线平行设置的硅管,所述硅管上与导风筒的进风口、出风口相对地设有通风口,硅管两端的通风口与导风筒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设在同一轴线上;

在所述导风筒的出风口处设有与硅管相配合的缩口;

靠近出风口的硅管内壁上设有反射太赫兹波的若干光学镜片,光学镜片沿硅管的内壁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光学镜片为三角形镜片,三角形镜片沿进风方向设置;

所述的硅管为由单晶硅和/或多晶硅制成的管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所述导风筒与硅管之间设有防止太赫兹波外泄的阻挡层,所述阻挡层为水晶管层,水晶管层的两端口与硅管两端的通风口、导风筒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设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鼓热风装置,用热风使硅管充分释放太赫兹波,并通过隔热层,给硅管释放太赫兹波提供了良好的高温环境,通过阻挡层,有效防止了太赫兹波的外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导风筒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太赫兹理疗器,包括导风筒1,导风筒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导风筒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导风筒1内设置为太赫兹发生腔室3,太赫兹发生腔室3内装有太赫兹发生装置5,进风口处设有激发太赫兹发生装置5并将太赫兹发生腔室3内的太赫兹波从出风口处吹出的鼓热风装置2,所述的鼓热风装置2可采用现有市场用的风枪。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太赫兹理疗器,所述的太赫兹发生装置5为与导风筒1的轴线平行设置的硅管,所述硅管上与导风筒1的进风口、出风口相对地设有通风口,硅管两端的通风口与导风筒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设在同一轴线上;

在所述导风筒1的出风口处设有与硅管相配合的缩口8;

靠近出风口的硅管内壁上设有反射太赫兹波的若干光学镜片6,光学镜片6沿硅管的内壁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光学镜片6为三角形镜片,三角形镜片沿进风方向设置;

所述的硅管为由单晶硅和/或多晶硅制成的管材。

实施例3,实施例1-2所述的太赫兹理疗器,在所述导风筒1与硅管之间设有防止太赫兹波外泄的阻挡层4,所述阻挡层4为水晶管层,水晶管层的两端口与硅管两端的通风口、导风筒两端的进风口、出风口设在同一轴线上。

实施例4,实施例1-3所述的太赫兹理疗器,在所述导风筒1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7。

操作时,启动鼓热风装置2,热风从进风口吹进太赫兹发生腔室3,激发硅管释放太赫兹波,由于硅管在温度为30℃的情况下,就能释放太赫兹波,在风力作用下,释放的太赫兹波在导风筒1的引导下从出风口吹出,吹至预定治疗部位,在隔热层7的保护作用下,保证太赫兹发生腔室3的温度,充分释放太赫兹波,在水晶管层4的阻隔下,保证太赫兹波不外泄,同时,在光学镜片6的反射作用下,对太赫兹波有100%的反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