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骨复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208发布日期:2018-06-30 01:2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骨复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人们患有的颈椎病、胸椎、腰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骼错位等疾病,为了不使其压近神经,医生需要将错位的骨骼通过外部的力量使其恢复原位,现有技术中医生一般通过一个压骨板压在患者的错位处,通过双臂的力量使压骨板向下施压,但由于人工施压,两臂力量不均,外部施压的力量不容易掌握,力量有大有小,患者疼痛感重,治疗时间长,复位效果不好,同时人工外部的力量坚持的时间有限,体力消耗较大,治疗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骨复位治疗仪,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人工得复位施压力量不均、坚持的时间短、复位效果不佳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骨复位治疗仪,包括底座,底座上安有固定架,固定架内设有主轴,主轴可在固定架内上下移动,主轴通过锁紧螺丝Ⅰ与固定架锁紧,主轴通过固定支架与固定管连接,所述固定管内设有滑动管,滑动管可在固定管内左右移动,滑动管通过锁紧螺丝Ⅱ与固定管锁紧,滑动管穿过固定管的一端与拐臂连接,拐臂上设有锁紧螺丝Ⅲ,拐臂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上设有锁紧螺丝Ⅳ,压力杆穿过转动轴,其上方设有压轴锁片,压轴锁片一端与加压扳手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加压扳手相连,加压扳手通过连接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压轴锁片与转动轴之间设有加压弹簧,压力杆的最下端设有压骨板;

优选的,所述加压扳手固定板上方设有复位板,并与复位板后侧相连,加压扳手固定板与复位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控制加压扳手,所需力量小,可以循序渐进地加大施压力量,当加压到所需力量时,即可在治疗时间内保持一个固定的压力,患者无明显疼痛,后期恢复时间缩短,复位效果好,每张病床都可安装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了医生的压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说明:1、底座,2、固定架,3、主轴,4、固定支架,5、锁紧螺丝,6、滑动管,7、锁紧螺丝,8、固定管,9、锁紧螺丝,10、拐臂,11、转动轴,12、压力杆,13、锁紧螺丝,14、压骨板,15、加压扳手,16、加压扳手固定板,17、加压弹簧,18、复位弹簧,19、复位板,20、固定螺母,21、压轴锁片,2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整骨复位治疗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有固定架2,固定架2内设有主轴3,主轴3可在固定架2内上下移动,主轴3通过锁紧螺丝Ⅰ5与固定架2锁紧,主轴3通过固定支架4与固定管8连接,固定管8内设有滑动管6,滑动管6可在固定管8内左右移动,滑动管6通过锁紧螺丝Ⅱ7与固定管8锁紧,滑动管6穿过固定管8的一端与拐臂10连接,拐臂10上设有锁紧螺丝Ⅲ9,拐臂10与转动轴11连接,转动轴11上设有锁紧螺丝Ⅳ13,压力杆12穿过转动轴11,其上方设有压轴锁片21,压轴锁片21一端与加压扳手固定板16连接,另一端与加压扳手15相连,加压扳手15通过连接杆22与转动轴11固定连接,压轴锁片21与转动轴11之间设有加压弹簧17,加压扳手固定板16上方设有复位板19,并与复位板19后侧相连,加压扳手固定板16与复位板19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压力杆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螺母20和压骨板14。

具体使用时,先将整骨复位治疗仪的底座1固定到病床上,根据病人治疗部位的高低,来调节主轴3的高度,当调到合适的高度时,通过锁紧螺丝Ⅰ5固定锁紧,然后再根据病人患病的部位来调节治疗仪的横向长度,通过左右移动滑动管6,确定合适的长度后,通过锁紧螺丝Ⅱ7固定,再通过拐臂10调节不同的角度,确定后用锁紧螺丝Ⅲ9固定,最后来确定施压的力量,将整骨板14对准患病部位,握住加压扳手15和加压扳手固定板16,一紧一松,压力杆12在加压弹簧17的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带动压骨板14不断向下施加压力,当达到所需压力时,即可停止操作加压扳手15,将锁紧螺丝Ⅳ13固定即可。当治疗完毕,手持固定螺母20,另一手将复位板19向上慢慢抬起,复位弹簧18带动压力杆12向上,压骨板14慢慢离开患病部位,周而复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