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用气管切开插管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514发布日期:2018-06-30 01:3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急诊用气管切开插管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急诊用气管切开插管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出现食物吞咽卡住以及遇到火灾险情事故后,由于气管前端被卡住或者口腔内有异物使患者昏迷失去呼吸,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一般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通过对气管环进行割裂后进行插管,但是气管环在割裂后,气管环的韧性会给插管造成阻碍,而且口腔内的异物容易脱落后进入肺部,对患者产生安全威胁,这就会对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气管切开插管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的急诊用气管切开插管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装置主体,在控制装置主体上设有数据显示屏,控制装置主体前侧设有控制操作板,控制操作板上设有操控按键,控制操作板下侧设有数据传输孔,数据传输孔内设有数据控制线,控制装置主体右侧设有入线孔,入线孔内设有电流线,控制装置主体下侧设有装置固定片,装置固定片下侧设有固定缓冲底座,固定缓冲底座左侧设有急诊床固定夹,固定缓冲底座右侧设有辅助主体挂钩,装置固定片右侧设有气压泵,气压泵前侧设有控制入线孔,气压泵上设有防护连接管,气压连接管与切开插管辅助主体连接,切开插管辅助主体上设有切开固定板,切开固定板上设有气管切割口,切开固定板前侧设有调节球孔,调节球孔内设有角度调节球,角度调节球上设有气管环固定轴,气管环固定轴上设有气管环外撑固定片,切开固定板后侧设有防护轴固定片,防护轴固定片上设有前端气管防护轴,前端气管防护轴上设有防护调节轴,防护调节轴与防护圈连接,防护圈上设有防护管固定孔,切开插管辅助主体左侧设有挂环,切开插管辅助主体下侧设有支撑板,切开插管辅助主体内侧设有脖颈套口,气压泵后侧设有外置电源,外置电源前侧设有电流稳定模块,外置电源右侧设有充电插口。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连接管上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连接管与防护气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脖颈套口内设有防护垫。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气管切开插管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开插管辅助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装置主体,2、数据显示屏,3、控制操作板,4、操控按键,5、数据传输孔,6、数据控制线,7、入线孔,8、电流线,9、装置固定片,10、固定缓冲底座,11、急诊床固定夹,12、辅助主体挂钩,13、气压泵,14、控制入线孔,15、气压连接管,16、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7、切开固定板,18、气管切割口,19、调节球孔,20、角度调节球,21、气管环固定轴,22、气管环外撑固定片,23、防护轴固定片,24、前端气管防护轴,25、防护调节轴,26、防护圈,27、防护管固定孔,28、挂环,29、支撑板,30、脖颈套口,31、外置电源,32、电流稳定模块,33、充电插口,34、密封圈,35、防护气囊,36、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急诊用气管切开插管辅助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主体1,在控制装置主体1上设有数据显示屏2,控制装置主体1前侧设有控制操作板3,控制操作板3上设有操控按键4,控制操作板3下侧设有数据传输孔5,数据传输孔5内设有数据控制线6,控制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入线孔7,入线孔7内设有电流线8,控制装置主体1下侧设有装置固定片9,装置固定片9下侧设有固定缓冲底座10,固定缓冲底座10左侧设有急诊床固定夹11,固定缓冲底座10右侧设有辅助主体挂钩12,装置固定片9右侧设有气压泵13,气压泵13前侧设有控制入线孔14,气压泵13上设有防护连接管15,气压连接管15与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连接,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上设有切开固定板17,切开固定板17上设有气管切割口18,切开固定板17前侧设有调节球孔19,调节球孔19内设有角度调节球20,角度调节球20上设有气管环固定轴21,气管环固定轴21上设有气管环外撑固定片22,切开固定板17后侧设有防护轴固定片23,防护轴固定片23上设有前端气管防护轴24,前端气管防护轴24上设有防护调节轴25,防护调节轴25与防护圈26连接,防护圈26上设有防护管固定孔27,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左侧设有挂环28,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下侧设有支撑板29,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内侧设有脖颈套口30,气压泵13后侧设有外置电源31,外置电源31前侧设有电流稳定模块32,外置电源31右侧设有充电插口33。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急诊床固定夹11夹在急诊床框上,把切开插管辅助主体16放置在气管脖颈处,使防护垫36对患者脖颈进行保护,医务人员通过气管切割口18对气管环进行割裂后,转动气管环固定轴21使气管环外撑固定片22对气管环进行外撑固定,预留出插管空间,使用操控按键4使气压泵13对空气进行压缩,气压泵13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压连接管15传输到防护气囊35内,防护气囊35充气膨胀对气管上端部分空间进行隔离,防止气管上端部分内的异物进入到肺部内。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连接管15上设有密封圈34。这样设置,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压缩空气外漏。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连接管15与防护气囊35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防护气囊35快速充气,防止防护气囊35充气不足。

作为优选,所述脖颈套口30内设有防护垫36。这样设置,可以保护患者脖颈,防止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