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851发布日期:2018-07-20 18:0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放性气胸急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



背景技术: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创伤性气胸发生率在钝性伤中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占30%~87.6%。气胸中空气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开放性气胸是由于外伤致胸壁组织全层受损,外界空气可经胸壁刨口进出胸腔,使患侧胸腔负压消失引起肺萎陷及纵隔扑动,从而导致人体严重缺氧及循环功能障碍。

1)开放性气胸易于诊断,一经发现,必须立刻急救。根据患者当时所处现场的条件,自救或互救,尽快封闭胸壁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可用大型急救包,多层清洁布块或厚纱布垫。如有大块凡林纱布或无菌塑料布则更为合用。要求封闭敷料够厚以避免漏气,但不能往创口内填塞;范围应超过创缘5厘米以上。

2)在紧急情况下,针对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气胸,需要进行不同的救助方案,对于较轻程度的开放性气胸,只需封闭胸壁创口,再到达医院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对于严重的开放性气胸,则需要立马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然后进行排气,对于出现血胸和脓胸的情况,则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目前,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可拆分的急救器,来针对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气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能够针对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气胸,使用部分急救器,在开放性气胸的紧急处理中更合理的使用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包括封堵器、排气装置、引流装置和固定绷带,封堵器圆周处设有固定绷带,排气装置设置在封堵器上方并与封堵器贯通,排气装置与封堵器为可拆卸连接,引流装置设置在排气装置上并与排气装置和封堵器贯通,引流装置与排气装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封堵器包括固定圆环、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敷料,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敷料与固定圆环密封并组成空间气囊,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敷料之间设有创口封闭处;所述排气装置为空腔圆盘,排气装置上方设有排气口;所述引流装置为漏斗形细管,引流装置上方设有引流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堵器的上封闭板上设有封堵器接口,排气装置下方设有下接口,封堵器接口与下接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口包括单向排气口和单向抽气口,所述单向排气口和单向抽气口设有出气口通向外部空气的单向气阀一。

进一步的,所述上封闭板上设有出气口通向空间气囊内部的单向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创口封闭处为漏斗状圆管,创口封闭处具有不同规格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装置上方设有上接口,引流装置与上接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装置内设有开口通向外部的单向气阀二,所述引流管接口具有不同规格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堵器接口和上接口在拆分使用过程中都设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防菌帽。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气胸,将急救器设置为可拆分,既能合理利用资源,又能针对不同情况的开放性气胸做针对性处理。

2.下封闭敷料可与创口周围皮肤组织紧密接触,并压迫创口周围组织进行止血。

3.在封堵器上加上排气装置可将胸腔内气体排出,两个排气口可促进萎陷肺的复张。

4.当开放性气胸造成血胸或者脓胸时,可在排气装置上加上引流装置,在引流装置上外接引流管和引流瓶,即可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正视图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中,1、封堵器,2、排气装置,3、引流装置,4、固定绷带,11、固定圆环,12、上封闭板,13、下封闭敷料,14、创口封闭处,15、单向阀门, 16、封堵器接口,21、空腔圆盘,22、单向排气口,23、单向抽气口,24、下接口,25、单向气阀一,26、上接口,31、引流管接口,32、单向气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附图1—4所示,一种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包括封堵器1、排气装置2、引流装置3和固定绷带4,封堵器1圆周处设有固定绷带4,排气装置 2设置在封堵器1上方并与封堵器1贯通,排气装置2与封堵器1为可拆卸连接,引流装置3设置在排气装置2上并与排气装置2和封堵器1贯通,引流装置3 与排气装置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封堵器1包括固定圆环11、上封闭板12和下封闭敷料13,上封闭板12和下封闭敷料13与固定圆环11密封并组成空间气囊,上封闭板12和下封闭敷料13之间设有创口封闭处14;所述排气装置2为空腔圆盘21,排气装置2上方设有排气口;所述引流装置3为漏斗形细管,引流装置3上方设有引流管接口31。

封堵器1的上封闭板12上设有封堵器接口16,排气装置2下方设有下接口24,封堵器接口16与下接口24可拆卸连接。

排气口包括单向排气口22和单向抽气口23,所述单向排气口22和单向抽气口23设有出气口通向外部空气的单向气阀一25。

上封闭板12上设有出气口通向空间气囊内部的单向阀门15。

创口封闭处14为漏斗状圆管,创口封闭处14具有不同规格的尺寸。

排气装置2上方设有上接口26,引流装置3与上接口26可拆卸连接。

引流装置3内设有开口通向外部的单向气阀二32,所述引流管接口31具有不同规格的尺寸。

封堵器接口16和上接口26在拆分使用过程中都设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防菌帽。

在使用本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气胸可拆分急救器时,首先,医务人员检查伤者创口,并判断患者开放性气胸等级,如果伤者伤患情况较轻,则可只是用本急救器的封堵器1结构,根据创口大小选择创口封闭处14尺寸不同的封堵器1,将创口封闭处14与创口接触,在封堵器1上方盖上防菌帽,然后利用固定绷带 4将封堵器1固定,利用注射器向空间气囊内注射空气,下方带敷料的下封闭敷料13膨胀并充分接触创口周围皮肤组织,并进行压迫止血,另外封堵器1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式气胸,然后将患者送入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如果患者情况较严重,则在封堵器上安装排气装置2,排气装置2可将胸腔内气体排出,两个排气口可促进萎陷肺的复张;当开放性气胸造成血胸或者脓胸时,可在排气装置2上加上引流装置3,在引流装置3上外接引流管和引流瓶,即可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