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826发布日期:2018-07-17 22:17阅读:15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



背景技术:

大多数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都需要卧床休息,而医院所提供的病床床板较硬,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躺卧;且病人在卧床休息时,除特有病情外大多是仰卧的姿势躺在床上,由于人体腰部均有一定弧度,仅仰卧躺在床上会使腰部悬空,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将会使病人的腰部出现酸痛感,非常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有些病人会使用靠枕或者枕头一类的垫子垫在腰部,这些靠枕或者枕头一类的垫子的厚度和形状通常与病人腰部的尺寸不能够契合,长时间使用也会使病人腰部感到酸痛;另外由于病床的宽度通常在80cm-90cm,若病人使用这类垫子时垫子较短,仅在病床的中部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支撑,病人在翻身的时候垫子易从病人的腰部弹出,垫子弹出时使得病人受力不稳容易从病床上掉下去,非常危险。

对于做完乳腺癌手术的病人而言,更需要足够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同时还需要将手术一侧的上肢抬高30°,以利于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肿胀。目前通常是使用被褥枕头等将上肢垫高,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还容易滑动影响使用效果,非常不利于乳腺癌术后病人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以解决病人仰卧在病床上,腰部无支撑或者支撑不到位导致病人腰部酸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和体位垫,所述支撑垫本体长60cm-70cm,支撑垫本体的上表面为与人体腰部契合的弧形面,支撑垫本体的下表面为与病床贴合的平面;所述支撑垫本体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条形衬布,所述条形衬布的两侧长边与支撑垫本体的下表面缝合,条形衬布长度方向的中部形成穿绳通道,所述穿绳通道内设置有抽绳,所述条形衬布的两侧短边处设置供抽绳穿入和穿出的开口,抽绳上设有松紧装置;所述体位垫一端设有卡合部,所述支撑垫本体的上部位于长度边的两端均设有能与卡合部卡紧的卡槽。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病人需要仰卧在病床上时,可将本支撑垫的支撑垫本体横置在病床的中部,病人躺下后支撑垫本体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支撑,防止病人长时间仰卧时腰部无支撑而使腰部酸痛。若支撑垫本体较高或者较低,不能较好的契合病人仰卧时腰下的空间时,可通过松紧装置调节抽绳的长度;当穿绳通道内的抽绳长度增加时,支撑垫本体的下表面宽度被拉大,从而使支撑垫本体的高度较少;当穿绳通道内的抽绳长度减少时,支撑垫本体的下表面宽度减少,使得支撑垫本体的高度增加;在使用本支撑垫前,可根据病人躺下时腰下的高度调节好支撑垫本体的高度,从而使支撑垫本体契合病人躺下时腰下的空间,使病人仰卧时较为舒适。由于病床的宽度通常在80cm-90cm之间,支撑垫本体的长度为60cm-70cm,支撑垫本体横置在病床上时可将病床的宽度方向占掉大部分;若病人在病床上需要翻身时,由于支撑垫本体的长度足够长,支撑垫本体不会从病人腰部弹出,避免了病人翻身时从病床上掉下去,解决了此安全隐患。对于做了乳腺癌手术的病人,可将体位垫的一端卡合与病人术后的一侧的支撑垫本体上;病人仰卧时,可将上肢搭在体位垫上,使上肢抬高,便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病人仰卧在病床上时,支撑垫本体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支撑,大大减少了由于腰部处悬空使病人的腰部酸痛,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同时支撑垫本体还可根据病人腰部空间的高度进行调节,使支撑垫本体能够契合病人的腰部,使病人的腰部在仰卧时被支撑垫本体舒适的支撑。另外支撑垫本体的长度稍小于病床的宽度,支撑垫本体横置在病床上会占据病床大部分的宽度,因此病人翻身时支撑垫本体不会从病人腰部弹出,避免了病人翻身时从病床上掉下去。对于做了乳腺癌手术的病人,可将体位垫的一端卡合与病人术后的一侧的支撑垫本体上;病人仰卧时将上肢搭在体位垫上,使上肢抬高便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支撑垫可在病人仰卧于病床上时,对病人的腰部进行较为舒适的支撑,防止久卧使病人的腰部酸痛;另外本支撑垫可调节高度以契合不同病人腰部的空间,使本支撑垫适用于多类病人;本支撑垫还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修养。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松紧装置包括固定于抽绳一端的布扣和位于抽绳另一端的扣眼,布扣与扣眼可扣合,所述扣眼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抽绳上。需要调整支撑垫本体高度时,将抽绳收紧或者松开,并将布扣扣合于对应的扣眼内,从而调整支撑垫本体的高度;使用布扣和扣眼作为松紧装置,一是结构简单,方便制得和使用;二是布扣和扣眼不会使支撑垫本体上存在较硬的结构,使得本支撑垫使用时更为舒适。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所述抽绳呈扁平状。扁平状的抽绳可方便于扣眼和布扣的制造,也使支撑垫本体上存在较硬的结构,使得本支撑垫使用时更为舒适。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条形衬布、抽绳、松紧装置均为五个,且均匀分布在支撑垫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调整支撑垫本体的高度时,主要将中间三个抽绳的高度调整至合支撑垫本体合适的高度,两边的抽绳拉紧使支撑垫本体两端的高度略高于支撑垫本体的高度;在使用支撑垫本体时,由于支撑垫本体两端略高,有效防止了病人在病床上翻身的时候从病床上滚落。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所述体位垫的上表面倾斜,倾斜的角度为25°-35°。使上肢搭在体位垫上时,较为舒适的保持在上肢抬高30°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仰视图;

图3是体位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垫本体10、条形衬布11、开口111、抽绳12、扣眼121、布扣122、卡槽13、体位垫20、卡合部21。

如图1所示,术后卧床腰部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10和体位垫20,支撑垫本体10长60cm-70cm,此次取60cm;如图2所示,支撑垫本体10的上表面为与人体腰部契合的弧形面,支撑垫本体10的下表面为与病床贴合的平面;支撑垫本体10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缝制了五个条形衬布11,五个条形衬布11均匀分布在支撑垫本体10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上;条形衬布11的两侧长边缝制在支撑垫本体10的下表面上,条形衬布11长度方向的中部形成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有扁平状的抽绳12,条形衬布11的两侧短边处设置供抽绳12穿入和穿出的开口111,抽绳12上设有松紧装置;由于条形衬布11为五个,抽绳12与松紧装置也对应有五个。松紧装置包括固定于抽绳12一端的布扣122和位于抽绳12另一端的扣眼121,扣眼121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抽绳12上。为了使支撑垫本体10更方便调节高度,支撑垫本体10包括内部的海绵和外部的套置布套部分

如图3所示,体位垫20的上表面倾斜,倾斜的角度为25°-35°,此处取30°;体位垫20的下表面为与病床上表面贴合的平面,因此体位垫20上表面的倾斜高度逐渐增加。体位垫20高度较大的一端设有卡合部21,支撑垫本体10的上部位于长度边的两端均设有能与卡合部21卡紧的卡槽13。

病人需要仰卧在病床上时,将支撑垫本体10调整至适合病人的高度,然后将支撑垫本体10横置在病床的中部,病人躺下后支撑垫本体10对病人的腰部进行支撑,防止病人长时间仰卧时腰部无支撑而使腰部酸痛。调整支撑垫本体10高度时,可通过松紧装置调节抽绳12的长度;当布扣122与扣眼121扣合之后,扣合部之间抽绳12的长度增加时,支撑垫本体10的下表面宽度被拉大,从而使支撑垫本体10的高度较少;当布扣122与扣眼121扣合之后,扣合部之间抽绳12的长度减少时,支撑垫本体10的下表面宽度减少,使得支撑垫本体10的高度增加。在每次调节支撑垫本体10高度时,支撑垫本体10的中部可按照所需要的高度调节,支撑垫本体10的两端可稍高于所需高度,这样有效防止了病人在病床上翻身的时候从病床上滚落,支撑垫本体10的两端高度可阻挡病人翻身时掉落。根据病人躺下时腰下的高度调节好支撑垫本体10的高度,使支撑垫本体10契合病人躺下时腰下的空间,从而使病人仰卧时较为舒适。

由于病床的宽度通常在80cm-90cm之间,支撑垫本体10的长度为60cm,支撑垫本体10横置在病床上时可将病床的宽度方向占掉大部分,且支撑垫本体10的长度远大于病人腰部的宽度;使得若病人在病床上需要翻身时,支撑垫本体10不会从病人腰部弹出,避免了病人翻身时从病床上掉下去,解决了此安全隐患。同时对于做了乳腺癌手术的病人,可将体位垫20的一端卡合与病人术后的一侧的支撑垫本体10上;病人仰卧时,可将上肢搭在体位垫20上,使上肢抬高,便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体位垫20的上表面倾斜角度为30°,体位垫20高度较大的一端卡合在支撑垫本体10上,因此病人上肢搭放在体位垫20上时,可将病人的上肢抬高30°,使病人的上肢较为舒适同时的保持在上肢抬高30°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