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电路及理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3591发布日期:2019-03-30 09:1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电路及理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是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设备电路及理疗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磁振热理疗设备多是通过软件控制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物理因子生成模块,产生一路低频脉冲磁场、热能、机械振动,从而为一个用户的某个待理疗部位进行理疗。而如果用户希望对两个部分进行理疗或者家里同时有两个人希望使用理疗部位时,使用目前的单路设备只能进行等待,从而造成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磁振热理疗设备同时只能对一个病人或一个部位进行治疗,造成有多重需求的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可以实现两路参数独立可调的磁振热理疗终端的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设定输出六路具有特定频率和特定脉宽的控制方波,分别是第一磁控制方波、第二磁控制方波、第一热控制方波、第二热控制方波、第一振动控制方波以及第二振动控制方波;所述六路控制方波通过一控制信号接口输出至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物理因子输出接口和第二物理因子输出接口,其中,第一物理因子输出接口通过同时通过第一功放芯片、第一电机控制芯片及第一运放与控制信号接口连接;第二物理因子输出接口则同时通过第二功放芯片、第二电机控制芯片及第二运放与控制信号接口;

传感器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理疗终端的第一磁场采集模块、第二磁场采集模块、第一温度采集模块、第二温度采集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接口与控制电路连接,并将自两个理疗终端采集到的温度及磁场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设定产生分别用于控制磁疗、热疗及振动理疗的第一PWM信号、第二PWM信号及第三PWM信号;

其中,第一PWM信号依次经第一反相器、第一数字电位器及第三运放后形成第一磁控制方波;同时,第一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二数字电位器及第四运放后形成第二磁控制方波;

第二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三反相器、第五运放后形成第一热控制方波;同时,第二PWM 信号依次经过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及第六运放后形成第二热控制方波;

第三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五反相器、第七运放后形成第一振动控制方波;同时,第二 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及第八运放后形成第二振动方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同时与控制器及控制信号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温度信号及磁场信号进行AD转换后传递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串口接口,所述串口接口直接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设备,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两路理疗终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控制两路理疗终端的控制信号,并通所求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理疗终端进行磁振热理疗。该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如可以是如上文所述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电路,其通过将控制器产生用于控制磁、振、热的三路PWM控制信号,分别经过不同电路处理,分别变为两路磁控制方波、两路热控制方波以及两路振动控制方波。进而实现通过一组控制电路同时控制两路参数可独立调整的磁振热理疗终端,从而为需要同时为身体两个部分进行理疗或者一家人中同时有两个人需要理疗的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路接口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控制方波、第二磁控制方波形成电路。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热控制方波、第二热控制方波形成电路。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振动控制方波、第二振动控制方波形成电路。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信号接口电路。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控制芯片电路示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功放芯片电路示例。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理因子输出端口电路示例。

图中标记:10-控制器,20-控制信号接口,30-信号采集模块,40-串口接口,50-网络接口,101-第一振动控制方波,102-第二振动控制方波,103-第一磁控制方波,104-第二磁控制方波,105-第一热控制方波,106-第二热控制方波,501-第一电机控制芯片,502-第二电机控制芯片,601-第一温度采集模块,602-第二温度采集模块,603-第一磁场采集模块, 604-第二磁场采集模块,701-第一功放芯片,702-第二功放芯片,801-第一物理因子输出端口,802-第二物理因子输出端口,U4-第一反相器,U9-第二反相器,U7-第三反相器,U12- 第四反相器,U14-第五反相器,U17-第六反相器,U5-第一数字电位器,U10-第二数字电位器,U19-第一运放,U20-第二运放,U16-第三运放,U11-第四运放,U8-第五运放,U13-第六运放,U15-第七运放,U18-第八运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控制式低频脉冲磁振热理疗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集成在控制电路和集成电路中的传感器模块;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设定输出六路具有特定频率和特定脉宽的调制方波,分别是第一磁控制方波 103、第二磁控制方波104、第一热控制方波105、第二热控制方波106、第一振动控制方波 101以及第二振动控制方波102;所述六路控制方波通过一控制信号接口20输出至驱动电路;具体的,如图2、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根据设定产生分别用于控制磁疗、热疗及振动理疗的第一PWM信号、第二PWM 信号及第三PWM信号;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选用芯片S3C2416;其中,第一PWM信号依次经第一反相器U4、第一数字电位器U5及第三运放U16后形成第一磁控制方波103;同时,第一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一反相器U4、第二反相器U9、第二数字电位器U10及第四运放U11后形成第二磁控制方波104,第一PWM信号经过第一反相器U4用于获得更大驱动电流,而第一数字电位器、第二数字电位器由控制器控制,使得经过其的信号获得目标幅度、目标波形,再经运放处理后获得磁场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数字电位器选用芯片 X9C103,而反相器选用芯片74LVC1G04;第二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三反相器U7、第五运放U8后形成第一热控制方波105;同时,第二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三反相器U7、第四反相器U12及第六运放U13后形成第二热控制方波106;第三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五反相器 U14、第七运放U15后形成第一振动控制方波101;同时,第二PWM信号依次经过第五反相器U14、第六反相器U17及第八运放U18后形成第二振动方波。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中集成有传感器模块中的信号采集模块30,信号采集模块30同时与控制器10及控制信号接口20连接,用于将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温度信号及磁场信号进行AD转换后传递至控制器10。具体的,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理疗终端的第一磁场采集模块603、第二磁场采集模块604、第一温度采集模块 601、第二温度采集模块602;所述传感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信号接口20与控制电路连接,并将自两个理疗终端采集到的温度及磁场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电路。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还包括串口接口40和网络接口50,串口接口40和网络接口50均直接与控制器10连接。

如图3、图9、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理疗电路中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物理因子输出接口801和第二物理因子输出接口802,其中,第一物理因子输出接口801通过同时通过第一功放芯片701、第一电机控制芯片501及第一运放U19与控制信号接口20 连接;第二物理因子输出接口802则同时通过第二功放芯片702、第二电机控制芯片502及第一运放U20与控制信号接口20;其中两个电机控制芯片根据分别根据两路震动控制信号产生电机控制信号,实现对理疗终端中振动电机的控制;第一运放U19、第二运放U20用于处理两路温度控制信号,以获得两路理疗终端中加热膜通断电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加热膜的控制;而两路功放芯片用于分别对两路磁控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继而实现对两个理疗终端中电磁头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功放芯片采用芯片TPA3116D2_Q1。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将控制器产生用于控制磁、振、热的三路PWM控制信号,分别经过不同电路处理,分别变为两路磁控制方波、两路热控制方波以及两路振动控制方波。进而实现通过一组控制电路同时控制两路参数可独立调整的磁振热理疗终端,应注意的是,两路理疗终端的磁振热参数可独立设置互不影响。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控制式脉冲磁振热理疗设备,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两路理疗终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产生控制两路理疗终端的控制信号,并通所求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理疗终端进行磁振热理疗。该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如可以是如实施例1所述的驱动电路、控制电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