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310发布日期:2018-09-25 20:2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在普外科的手术或治疗后,很多病人需要通过灌肠等方式继续治疗或预防肠胃等疾病的复发或进行日常保健护理,目前,灌肠的方式大多是通过针筒通过肛管将药液注入肠内,由于肛管上需要抹油以免伤及肠道内壁,手上沾油后进行灌肠容易打滑,影响护理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包括灌肠药液外桶、灌肠药液内桶、保温填充棉、保温罩盖、挂置提手、加压内板、加压操作柄、固定连接端口、输液管道、活动连接端口、出液开关阀、灌肠肛管及出液口;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内,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之间形成真空空腔结构,所述的保温填充棉均匀填充在所述的真空空腔结构内,形成药液桶主体;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上端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的保温罩盖通过螺纹活动旋接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上端,所述的挂置提手设置在所述的保温罩盖上,位于所述的保温罩盖的顶部中央;所述的加压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内,所述的加压内板的边缘处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的内壁接触连接并上下滑动;所述的加压操作柄为“T”形结构,所述的加压操作柄的下端同轴贯穿所述的保温罩盖并插入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内,所述的加压操作柄的下端与所述的加压内板垂直连接;所述的固定连接端口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底部中央,所述的输液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端口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连通,所述的出液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的输液管道上,位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下方;所述的输液管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活动连接端口与所述的灌肠肛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灌肠肛管与所述的活动连接端口活动连接,所述的灌肠肛管的另一端封口,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的灌肠肛管的封口端侧壁上。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加压内板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加压内板通过所述的密封圈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的内壁密封接触连接。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药液桶主体上设有挂钩,位于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的外壁一侧下部。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灌肠肛管的下部表面为光滑面,所述的灌肠肛管的上部表面为磨砂面。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灌肠肛管的外壁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手持防滑面,位于所述的灌肠肛管的磨砂面上。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药液桶主体为圆形或椭圆形桶状结构,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边缘处设有加强筋。

上述的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线,位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普外科术后治疗或护理,通过灌肠的方式保护肠胃等内脏器官,操作便捷,手持时不易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的灌肠肛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的药液桶主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包括灌肠药液外桶1、灌肠药液内桶2、保温填充棉3、保温罩盖4、挂置提手5、加压内板6、加压操作柄7、固定连接端口8、输液管道9、活动连接端口10、出液开关阀11、灌肠肛管12及出液口13;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1内,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1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2之间形成真空空腔结构,所述的保温填充棉3均匀填充在所述的真空空腔结构内,形成药液桶主体;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上端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的保温罩盖4通过螺纹活动旋接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上端,所述的挂置提手5设置在所述的保温罩盖4上,位于所述的保温罩盖4的顶部中央;所述的加压内板6水平设置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内,所述的加压内板6的边缘处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2的内壁接触连接并上下滑动;所述的加压操作柄7为“T”形结构,所述的加压操作柄7的下端同轴贯穿所述的保温罩盖4并插入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内,所述的加压操作柄7的下端与所述的加压内板6垂直连接;所述的固定连接端口8同轴设置在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底部中央,所述的输液管道9的一端通过所述的固定连接端口8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连通,所述的出液开关阀11设置在所述的输液管道9上,位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下方;所述的输液管道9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的活动连接端口10与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灌肠肛管12与所述的活动连接端口10活动连接,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另一端封口,所述的出液口13设置在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封口端侧壁上。

所述的加压内板6的边缘处设有密封圈14,所述的加压内板6通过所述的密封圈14与所述的灌肠药液内桶2的内壁密封接触连接,可起到密封的作用,便于通过加压内板6对药液加压,使灌肠药液从药液桶主体内输出。

所述的药液桶主体上设有挂钩15,位于所述的灌肠药液外桶1的外壁一侧下部,可用于钩挂灌肠肛管12,便于灌肠肛管12的置放和收纳。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下部表面为光滑面,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上部表面为磨砂面,光滑面的长度大约为15cm,便于使用者控制灌肠肛管12插入肠道内的长度,且光滑面便于抹油,不会损伤肠道内壁。

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外壁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手持防滑面16,位于所述的灌肠肛管12的磨砂面上,便于手持灌肠肛管12使其插入肠道内部,使用更方便。

请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的药液桶主体为圆形或椭圆形桶状结构,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边缘处设有加强筋17,加强筋17可用于保持药液桶主体的形状,避免其变形而使加压内板6的密封失效。

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线18,位于所述的药液桶主体的一侧,可用于控制灌肠药液的量。

使用时,将药液桶主体通过挂置提手5挂置在高处,灌肠药液灌入灌肠药液内桶2内并旋接保温罩盖4,保温填充棉3可为灌肠药液保温,避免灌肠药液冷却后灌入肠道中而导致腹泻等不适;灌肠肛管12的光滑面抹油后插入肠道中,打开出液开关阀11,灌肠药液由于重力通过输液管道9和灌肠肛管12经出液口13灌入肠道中,也可下压加压操作柄7,通过加压内板6对灌肠药液加压,使其能顺畅或加速灌入肠道中;灌肠肛管12可通过活动连接端口10拆卸,便于更换;出液口13设置在灌肠肛管12的侧壁上,避免灌肠肛管12端部尖锐而损伤肠道内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用于普外科术后治疗或护理,通过灌肠的方式保护肠胃等内脏器官,操作便捷,手持时不易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