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月经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9673发布日期:2018-11-02 21:2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女性卫生用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漏月经杯。



背景技术:

目前,女性在经期使用具有高吸水能力的卫生巾吸除经血,但是现有的卫生巾吸除经血过程中,卫生巾属于外用品,在使用过程中放置位置不恰当或卫生巾本身的吸水量不足等问题的存在,极易出现不能完全吸除经血的侧漏现象。并且,卫生巾透气性极差,用户使用时会与两腿间接触或产生摩擦,导致舒适性极差,尤其是天热时,还不利于细菌的散除。另一方面,卫生巾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不能循环再利用,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提升使用舒适度,适应市场需求出现可循环利用,消除透气性差且不会妨碍用户常规运动的月经杯,现有技术的月经杯由杯体和排液管组成,杯体内部中空,将杯体置于阴道内可收集经血并导入排液管,进而通过排液管将经血排出体外,而月经杯可重新洗净、消毒后循环使用,深受用户好评。但是,在排液管的管口未设置任何的防漏结构,使得在通过月经杯排液管排液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从排液管的排液口中漏液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出现漏液现象的月经杯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月经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防止月经杯出现漏液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漏月经杯,包括:杯体、排液管及防漏盖;其中,

所述杯体,内部中空形成积液腔,所述杯体一端设置有所述积液腔的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将液体收集至所述积液腔内;所述杯体中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导液端,所述导液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液孔,通过所述导液孔将所述积液腔内的液体导入所述排液管内;

所述排液管,为内部具有排液通道的中空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杯体的所述导液端相连接,且所述排液通道与所述导液孔相贯通;所述排液管中与所述导液孔相对的另一端为排液端,所述排液端上设置有排液口;通过所述排液管的排液通道将导入的液体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所述防漏盖,为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的帽盖,所述防漏盖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液口的直径,通过所述防漏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阻止所述排液通道内的液体从所述排液口流出,通过从所述排液口上拆除扣合的所述防漏盖使得所述排液通道内的液体从所述排液口流出。

可选地,所述防漏盖,进一步包括:帽盖及阻流杆,所述帽盖上与所述排液口相贴合的面为阻流面,所述阻流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流面相连接,且所述阻流杆垂直于所述帽盖的所述阻流面,所述阻流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液口伸入到所述排液通道内,通过所述阻流杆伸入所述排液通道内将所述帽盖紧固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

可选地,所述阻流杆外壁上设置有螺纹,通过所述螺纹将所述阻流杆紧固在所述排液通道内,且防止所述排液通道内的液体流出。

可选地,所述防漏盖,进一步包括:帽盖及帽盖套,所述帽盖上与所述排液口相贴合的面为阻流面,所述帽盖套为环绕所述排液口的环形盖套,且所述帽盖套的内环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排液口的直径,所述帽盖套与所述帽盖上的阻流面相连接,且所述帽盖套垂直于所述阻流面,通过所述帽盖套套合所述排液管的所述排液端将所述帽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

可选地,所述帽盖套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该螺纹将所述帽盖套紧固在所述排液端上。

可选地,所述防漏月经杯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得,其中,所述防漏盖与所述排液管的所述排液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将所述防漏盖及所述排液管连接一体。

可选地,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

可选地,所述杯体及排液管一体成型制得,且所述防漏盖与所述排液管之间无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排液管,还包括:排液阀门,所述排液阀门为两片呈人字形紧密对接的阀瓣片构成,所述人字形的非对接端连接在所述排液管的排液通道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排液管,还包括:排液阀门,所述排液阀门由防漏圆珠和圆珠腔组成,所述圆珠腔位于所述排液管的排液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圆珠腔与所述防漏圆珠具有相同直径,且所述防漏圆珠收容在所述圆珠腔内,通过挤压所述圆珠腔使得液体从该排液阀门处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月经杯,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在排液管的排液口处设置防漏盖,通过防漏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防止月经杯漏液的问题,从排液口处拆除扣合的所述防漏盖,使得月经杯内收集的液体又可以通过排液口流出,实现了月经杯防漏的同时,方便了月经杯的拆卸和清洗。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在使用时,通过防漏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防止月经杯漏液的问题,并通过阻流杆或者帽盖套将防漏盖紧固扣合在排液管的排液端上,避免了防漏盖扣合不稳固导致的漏液现象,进一步地提升了月经杯的防漏功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既可以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制备,又可以拆卸分开生产,生产方式多样化,节省生产成本,且该月经杯由弹性材料制备,通过阻流杆或帽盖套上的螺纹可以更好地防止液体漏出月经杯。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人字形排液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圆珠排液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剖面结构示意图),该防漏月经杯包括:杯体101、排液管102及防漏盖103。

其中,杯体101内部中空形成积液腔111,杯体101一端设置有积液腔的开口112,通过开口112将液体收集至积液腔111内;杯体101中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导液端113,导液端113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液孔114,通过导液孔114将积液腔111内的液体导入排液管102内。

其中,积液腔的开口112具有可变性,能方便地适应女性的阴道,并完全收集经血。可选地,在开口112处外侧还可以设置一圈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用于将月经杯锁定在女性的阴道内,能够防止月经杯滑落,进而避免出现漏液的问题。

排液管102为内部具有排液通道121的中空管,排液管102的一端与杯体的导液端相连接,且排液通道121与导液孔114相贯通;排液管102中与导液孔114相对的另一端为排液端122,排液端122上设置有排液口123;通过排液管102的排液通道121将导入的液体从排液口123排出。

因为杯体101的形状是按照女性人体结构进行设计的,不方便从中排除收集到的经血,通过杯体在靠近排液通道121处的漏斗形可将经血引导进入排液通道121内,经血流经排液通道后排除体外。在排液通道内还可以设置可调控的控制阀门,通过控制阀门控制排液通道的开通与关闭。

防漏盖103为扣合在排液口上的帽盖,防漏盖10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液口123的直径,通过防漏盖103扣合在排液口123上阻止排液通道121内的液体从排液口123流出,通过从排液口123上拆除扣合的防漏盖103使得排液通道内的液体从排液口123流出。

目前的月经杯上均未设置任何具有防护经血不通过控制阀门处漏液的结构,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用户动作很可能触动开启控制阀门,导致经血漏出,本结构通通过防漏盖能够很好地将漏出的经血阻挡在排液通道内,进而完全避免月经杯的漏液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漏月经杯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制得,其中,防漏盖与排液管的排液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条104,通过连接条104将防漏盖及排液管连接一体。可选地,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连接条104将防漏盖及排液管连接一体,可以避免防漏盖出现丢失的问题。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杯体101及排液管102一体成型制得,且防漏盖103与排液管102之间无连接结构。且杯体101、排液管102及防漏盖103均由硅胶材料制备。硅胶材料可塑性强,柔度高,还可以配合压制模具一体成型制备产品成品,操作简单,可大批量生产,极大地方便了月经杯的生产及使用。

可选地,排液管102还包括:排液阀门124,排液阀门124为两片呈人字形紧密对接的阀瓣片构成,人字形的非对接端连接在排液管的排液通道的内壁上,该排液阀门结构参见图4所示。

可选地,排液管的排液阀门124也可以由防漏圆珠125和圆珠腔126组成,圆珠腔位于排液管的排液通道的内壁上,圆珠腔与防漏圆珠具有相同直径,且防漏圆珠收容在圆珠腔内,通过挤压圆珠腔使得液体从该排液阀门处流出,该排液阀门结构参见图5所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所述防漏月经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包括:杯体201、排液管202及防漏盖203。

其中,杯体201内部中空形成积液腔211,杯体201一端设置有积液腔的开口212,通过开口212将液体收集至积液腔211内;杯体201中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导液端213,导液端213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液孔214,通过导液孔214将积液腔211内的液体导入排液管202内。

排液管202为内部具有排液通道221的中空管,排液管202的一端与杯体的导液端相连接,且排液通道221与导液孔214相贯通;排液管202中与导液孔214相对的另一端为排液端222,排液端222上设置有排液口223;通过排液管202的排液通道221将导入的液体从排液口223排出。

防漏盖203为扣合在排液口上的帽盖,防漏盖20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液口223的直径,通过防漏盖203扣合在排液口223上阻止排液通道221内的液体从排液口223流出,通过从排液口223上拆除扣合的防漏盖203使得排液通道内的液体从排液口223流出。

防漏盖203进一步包括:帽盖231及阻流杆232,帽盖231上与排液口223相贴合的面为阻流面,阻流杆232的一端与阻流面相连接,且阻流杆232垂直于帽盖的阻流面,阻流杆的另一端通过排液口223伸入到排液通道221内,通过阻流杆232伸入排液通道221内将帽盖231紧固扣合在排液口223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阻流杆232外壁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将阻流杆232紧固在排液通道221内,且防止排液通道221内的液体流出。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防漏月经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所述防漏月经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包括:杯体301、排液管302及防漏盖303。

其中,杯体301内部中空形成积液腔311,杯体301一端设置有积液腔的开口312,通过开口312将液体收集至积液腔311内;杯体301中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导液端313,导液端313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液孔314,通过导液孔314将积液腔311内的液体导入排液管302内。

排液管302为内部具有排液通道321的中空管,排液管302的一端与杯体的导液端相连接,且排液通道321与导液孔314相贯通;排液管302中与导液孔314相对的另一端为排液端322,排液端322上设置有排液口323;通过排液管302的排液通道321将导入的液体从排液口323排出。

防漏盖303为扣合在排液口上的帽盖,防漏盖30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液口323的直径,通过防漏盖303扣合在排液口323上阻止排液通道321内的液体从排液口323流出,通过从排液口323上拆除扣合的防漏盖303使得排液通道内的液体从排液口323流出。

防漏盖303进一步包括:帽盖331及帽盖套332,帽盖331上与排液口323相贴合的面为阻流面,帽盖套332为环绕排液口的环形盖套,且帽盖套332的内环直径大于或等于排液口323的直径,帽盖套332与帽盖上的阻流面相连接,且帽盖套垂直于阻流面333,通过帽盖套332套合排液管302的排液端将帽盖扣合在排液口323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帽盖套332内壁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该螺纹将帽盖套紧固在排液端上。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时视频转码的方法及系统,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在排液管的排液口处设置防漏盖,通过防漏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防止月经杯漏液的问题,从排液口处拆除扣合的所述防漏盖,使得月经杯内收集的液体又可以通过排液口流出,实现了月经杯防漏的同时,方便了月经杯的拆卸和清洗。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在使用时,通过防漏盖扣合在所述排液口上防止月经杯漏液的问题,并通过阻流杆或者帽盖套将防漏盖紧固扣合在排液管的排液端上,避免了防漏盖扣合不稳固导致的漏液现象,进一步地提升了月经杯的防漏功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月经杯,既可以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制备,又可以拆卸分开生产,生产方式多样化,节省生产成本,且该月经杯由弹性材料制备,通过阻流杆或帽盖套上的螺纹可以更好地防止液体漏出月经杯。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