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4933发布日期:2018-08-28 22: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报警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常用手段。目前,大部分输液过程一般通过患者本人或者另一名陪侍人员或医护人员时刻观察药液残余余量情况,但也常常未能及时发现。在病人数输液时,需要患者或其陪护人员及时发现并更换液体或拔出针头,否则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的情况,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传统的输液监护模式可以说不仅效率低下、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还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当儿童在医院输液时,通常需要护士或家人看护。当液体输完时,如果家长或护士看护不到位,儿童自己很难及时察觉报告,给其生命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危险。目前市面上的输液报警装置主要有液体导电感应式、重量变化感应式、光电传感感应式等,还有液面变化感应式,其普遍存在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操作方便且经济实惠,能在输液液体即将滴完时发出警报,提示看护人或护士及时更换输液袋,节省了看护的人力资源的同时,可有效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按压片、上卡条、下卡条、电容板、电容传感器、蜂鸣器、控制器;所述的上壳体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上端,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上壳体呈三角形;所述的下壳体连接在所述的上壳体下端,下壳体呈三角形;所述的按压片数量为2个,其中1个按压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中部,另外1个按压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中部,2个按压片位置相对称,按压片头部呈儿字型,按压片尾端呈圆形;所述的上卡条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外侧,上卡条与所述的上壳体一体化成形;所述的下卡条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外侧,下卡条与所述的下壳体一体化成形;所述的电容板包括外置部、内置部,所述的外置部连接在所述的上卡条与下卡条之间,所述的内置部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外置部呈长方形,内置部呈三边形;所述的电容传感器数量为2个,2个电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电容板外置部两侧;所述的蜂鸣器固定在所述的电容板内置部上端;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的电容板内置部上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上壳体外侧边角处连接有挂孔,挂孔与所述的上卡条位置相对,挂孔呈圆形。挂孔方便悬挂或固定报警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按压片头部靠近所述的卡条,按压片两侧的壳体上设有固定螺孔。通过按压片使上卡条、下卡条之间张开,方便将输液管套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卡条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的上卡条与下卡条凹槽之间形成输液管容纳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电容传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 电容传感器采用LJC18A3-B-Z/BX。电容传感器用于感应报警器与输液管两端接触部分的电容,并传输给控制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蜂鸣器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当输液袋内液体滴尽,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护士及时更换输液袋或停止输液。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控制器采用STM32F103RBT6。控制器用于处理电容传感器、蜂鸣器之间传输的信号,进而实现报警器的自动报警功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所述的上壳体、下壳体、按压片、上卡条、下卡条采用塑料材质。采用塑料材质耐用耐摔,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温度稳定性好、动态响应特性好、适应性强、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输液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更好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按压片3、上卡条4、下卡条5、电容板6、电容传感器8、蜂鸣器9、控制器10;所述的上壳体1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2上端,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上壳体1呈三角形;所述的下壳体2连接在所述的上壳体1下端,下壳体2呈三角形;所述的按压片3数量为2个,其中1个按压片3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1中部,另外1个按压片3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2中部,2个按压片3位置相对称,按压片3头部呈儿字型,按压片3尾端呈圆形;所述的上卡条4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1外侧,上卡条4与所述的上壳体1一体化成形;所述的下卡条5设置在所述的下壳体2外侧,下卡条5与所述的下壳体2一体化成形;所述的电容板6包括外置部601、内置部602,所述的外置部601连接在所述的上卡条4与下卡条5之间,所述的内置部602设置在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外置部601呈长方形,内置部602呈三边形;所述的电容传感器8数量为2个,2个电容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的电容板6外置部601两侧;所述的蜂鸣器9固定在所述的电容板6内置部602上端;所述的控制器10固定在所述的电容板6内置部602上端。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壳体1外侧边角处连接有挂孔7,挂孔7与所述的上卡条4位置相对,挂孔7呈圆形。挂孔7方便悬挂或固定报警器。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按压片3头部靠近所述的卡条,按压片3两侧的壳体上设有固定螺孔。通过按压片3使上卡条4、下卡条5之间张开,方便将输液管套入。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卡条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的上卡条4与下卡条5凹槽之间形成输液管容纳通道。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容传感器8与所述的控制器10电连接, 电容传感器8采用LJC18A3-B-Z/BX。电容传感器8用于感应报警器与输液管两端接触部分的电容,并传输给控制器10。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蜂鸣器9与所述的控制器10电连接。当输液袋内液体滴尽,通过蜂鸣器9发出警报,提示护士及时更换输液袋或停止输液。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器10采用STM32F103RBT6。控制器10用于处理电容传感器8、蜂鸣器9之间传输的信号,进而实现报警器的自动报警功能。

用于小儿输液的自动报警器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按压片3、上卡条4、下卡条5采用塑料材质。采用塑料材质耐用耐摔,延长使用寿命。

在使用该输液自动报警装置时,先按下装置上的开机键,再靠按压片3将报警器夹在输液管上,可以根据输液管长度和个人需要选择夹持位置,一般选在上端,使得能在输液袋内液体几乎刚刚滴尽时发出警报,给病人、看护人员、医护人员留有更多的缓冲时间,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在输液期间,病人和监护人员可减少对输液袋的监护,医护人员可解放时间照顾更多的患者,提高了医疗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当输液袋内液体滴尽后,电容传感器8感应到这一变化并发出报警响声,此时医护人员应及时更换添加药液或停止输液。若继续输液,应重复上述步骤;若停止输液,应及时长按开机键将报警装置关闭以备下一次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