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下积液的负压置换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687发布日期:2018-09-18 20:1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皮下积液的负压置换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乳腺癌手术创面较大且皮瓣游离,术后极易发生皮下积液,成为乳腺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拔管后的3~5天,虽然不能危机患者生命,但延迟了切口愈合,影响后期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乳腺癌术后发生积液较多的患者,目前通常采用在积液较深、较多的地方进行切开引流或二次放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传统的负压装置一般多为一次性耗材,负压压力不足,不能很好的引流,对于皮瓣波动范围较大的患者,不利于皮瓣与胸大肌间隙的愈合。同时传统的负压装置一般较大,携带极其不便,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多的不便,至今临床上尚未有针对乳腺癌手术拔管后积液的引流装置。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用于皮下积液的负压置换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皮下积液的负压置换引流装置,解决了传统引流装置压力不足和携带不便的问题,并且该操作简单、效果好、是即经济又为患者减轻痛苦的治疗器械。对于乳腺癌术后出现积液的患者有独特的应用价值,避免了传统方法负压不足引起的积液反复出现,该装置设计精巧,能够方便携带,改善了传统引流袋较大不易携带等弊端,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下积液的负压置换引流装置,是由:负压抽气筒、手柄、拉杆、内块、密封垫、凸边、负压球、进出口、挂环、三通、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流量调节阀构成;负压抽气筒内设置活塞,手柄与活塞之间设置拉杆,负压抽气筒顶端外周设置凸边,负压球的一侧设置进出口,三通的第一个管口由进出口插入负压球内,三通的第二个管口与负压抽气筒下端的进口之间设置第一输液管,三通的第三个管口上设置第二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上均设置流量调节阀。

所述负压球和负压抽气筒均采用透明材质制造而成。

所述负压球和负压抽气筒上均设置容积刻度。

所述负压球为球体或袋体,容量为80~130ml。

所述活塞的结构为:内块外周设置密封垫,内块设置于拉杆下端,密封垫的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所述进出口一侧设置挂环。

所述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均采用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容易复发,注射器抽吸治疗工作量大、效果不佳,患者满意度差、二次置管负压引流,管径较粗(普通管径为14-18G),管材较软,连接负压后容易造成管道夹闭,不易通畅引流,易造成拔管后积液的反复形成等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使用时,通过负压抽气筒对负压球抽气,使负压球内处于负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打开第一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并且关闭第二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抽气完成后,再关闭第一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使负压球内保持处于负压状态;在皮下积液经第二输液管进入负压球这个过程中,需要打开第二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负压球内的负压使皮下积液经第二输液管进入负压球内,由护理操作人员观察,负压球内的皮下积液达到排放量时,先关闭第二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再打开第一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阀,通过负压抽气筒将负压球内的皮下积液抽入负压抽气筒内,再将负压抽气筒内的皮下积液倒掉时,再次通过负压抽气筒对负压球抽气,使负压球内再次处于负压状态,按以上操作步骤吸收剩余皮下积液,该装置通过硬硅胶管及负压球及相关组件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较高负压状态,达到持续抽取皮下积液的目的,利于胸大肌和皮瓣的贴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积液情况,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该引流装置较为精巧,能够放置在口袋或者腰间,在带管期间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易于被患者接受。

该装置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引流装置压力不足和携带不便的问题,并且该操作简单、效果好、是即经济又为患者减轻痛苦的治疗器械。对于乳腺癌术后出现积液的患者有独特的应用价值,避免了传统方法负压不足引起的积液反复出现,该装置设计精巧,能够方便携带,改善了传统引流袋较大不易携带等弊端。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造价低廉,可单人徒手操作,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

本新型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患者接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解决了乳腺患者术后积液反复形成的问题;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负压抽气筒1、手柄11、拉杆12、内块13、密封垫14、凸边15、负压球2、进出口21、挂环22、三通3、第一输液管4、第二输液管5、流量调节阀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负压抽气筒1内设置活塞,手柄11与活塞之间设置拉杆12,负压抽气筒1顶端外周设置凸边15,负压球2的一侧设置进出口21,三通3的第一个管口由进出口21插入负压球2 内,三通3的第二个管口与负压抽气筒1下端的进口之间设置第一输液管4,三通3的第三个管口上设置第二输液管5,第一输液管4和第二输液管5上均设置流量调节阀6。

所述负压球2和负压抽气筒1均采用透明材质制造而成。

所述负压球2和负压抽气筒1上均设置容积刻度。

所述负压球2为球体或袋体,容量为80~130ml。

所述活塞的结构为:内块13外周设置密封垫14,内块13设置于拉杆12下端,密封垫 14的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

所述进出口21一侧设置挂环22。

所述所述第一输液管4和第二输液管5均采用硅胶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