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450发布日期:2018-09-25 20:30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耳蜗通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是一种电子装置,由控制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材料学、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人工耳蜗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的成人或小儿恢复或获得听力的电子装置,可以完全代替受损的内耳毛细胞,它可以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神经电脉冲信号,绕过听觉系统里的坏死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的螺旋神经节,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听觉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是耳聋患者的唯一希望和选择。

人工耳蜗是比较精密和复杂的医疗设备,其设备和配件都比较昂贵,随着无线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现今,SPI通讯技术主要是通过四线路传输的方式进行通讯,也即数据接收MISO线路、数据发送MOSI线路、同步时钟CLK线路、及片选CS线路。其中,CS线路用于选择主设备连接多个从设备中的某个从设备。但在人工耳蜗系统中,并不存在多节点模块,仅存在一个主设备与一个从设备,也即语音处理器与发射线圈。所以,片选CS线路在人工耳蜗的运用中,并未起到实际的作用。与此同时,数据通信也可以通过双向传输的方式传输,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线路的数量。所以,传统的4线路SPI通讯技术在人工耳蜗传输的通讯中,反而造成了SPI线路的冗余,不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而且冗余的SPI线路还为设备的损坏带来了额外的一份风险,影响了人工耳蜗控制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低功耗的人工耳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装置,包括:语音处理器,用于采集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射线圈,电性连接所述语音处理,用于与人工耳蜗进行数据通信;所述语音处理器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一SPI线路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第二SPI线路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PI线路包括:SCLK线路;所述SCLK线路用于提供时钟脉冲信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SPI线路包括:DIO线路,用于双向传输所述语音处理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之间的通信数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SPI通信协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SPI通信协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与人工耳蜗之间的通讯方式包括载波调制方式。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包括至少一个产生磁场的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产生磁场的装置包括磁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语音处理器包括固定体,用于将所述语音处理器戴于人体。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包括耳挂、腕带、项圈、或手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控制装置,通过SPI二线通讯方式进行所述人工耳蜗控制装置内部的语音处理器与发射线圈之间的数据通信。SPI二线通讯方式更适用于人工耳蜗控制装置仅存在一个主设备与一个从设备的情况,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避免了线路冗余,从而规避了线路冗余带来的风险,提升了人工耳蜗控制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SPI二线通讯方式还实现了人工耳蜗控制装置通讯的轻便化、简约化、及低功耗化。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人工耳蜗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SPI通讯方法的单字节时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语音处理器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人工耳蜗控制装置

11 语音处理器

111 第一接口

112 第二接口

12 发射线圈

121 第三接口

122 第四接口

13 第一SPI线路

14 第二SPI线路

2 SPI通讯方法的单字节时序图

3 语音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耳蜗通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控制装置,一般该类人工耳蜗控制装置都是利用SPI四线路实现人工耳蜗控制装置内部的语音处理器与发射线圈之间的数据通信。而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耳蜗的控制装置实现了用SPI二线路传输工耳蜗控制装置内部的语音处理器与发射线圈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了人工耳蜗控制装置的轻便化、简约化、及低功耗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控制装置1,包括:语音处理器11,用于采集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射线圈12,电性连接所述语音处理11,用于与人工耳蜗进行数据通信;所述语音处理器11包括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所述发射线圈12包括第三接口121和第四接口122;所述第一接口111与所述第三接口121通过第一SPI线路13相连;所述第二接口121与所述第四接口122通过第二SPI线路14相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PI线路包括:SCLK线路,所述SCLK线路用于提供时钟脉冲信号。如图2所示,为一实施例中的时钟脉冲信号,每个时钟脉冲信号都有上升沿与下降沿。其中,在图2所示的脉冲信号中,上升箭头代表了该时钟脉冲的上升沿;相应的,下降箭头代表了该时钟脉冲的下降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处理器与所述发射线圈,在所述时钟脉冲信号上升沿时传输数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处理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也可以在所述时钟脉冲信号下降沿时传输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SPI线路包括:DIO线路,用于双向传输所述语音处理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之间的通信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IO线路传输信号如图2所示,以所述时钟信号为时间基准,进行所述语音处理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SPI通信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SPI通信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与人工耳蜗之间的通讯方式包括载波调制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与人工耳蜗之间采用振幅键控ASK调制方式通讯。所述ASK调制方式将频率、相位作为常量,而把振幅当作为变量,所述发射线圈与人工耳蜗之间的信息比特通过载波的幅度来传递。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与人工耳蜗之间也可以采用PSK调制或者FSK调制等方式进行通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包括至少一个产生磁场的装置。所述产生磁场的装置用于与人工耳蜗耦合产生感应信号,据以互相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产生磁场的装置包括磁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产生磁场的装置还包括通电螺线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处理器包括固定体,用于将所述人工耳蜗控制装置穿戴于人体。所述固定体可以是柔性材质,比如硅树脂、TPU材质、及聚氨酯橡胶等;也可以是刚性材质,比如铝合金不锈钢、金、及银等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可以是耳挂,形成耳背式的语音处理器3。如图3所示,将所述语音处理器3固定于人的耳朵上。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也可以是腕带,将所述语音处理器固定于手腕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还可以是以项圈或者手套的形式,将所述语音处理器固定于脖颈或者手背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