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005发布日期:2018-09-04 21:42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关节镜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时,需要利用各种牵引装置或手术架系统牵引患者手臂,以保证关节镜及各种手术器械在关节腔内操作的灵活性。

由于肩关节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且肩关节活动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如果没有合适的手术牵引架系统,肩关节间隙小,关节镜及手术器械将很难在关节腔内进行操作。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在该类手术中往往通过一手术牵引装置,利用牵引架上悬吊的重物牵引患者手臂,让患者的手臂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适当变换部位,以利于临床医师利用手术器械进行处理操作。

现有技术中的牵引装置通常使用砝码配重系统,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对手臂的牵伸。但是砝码配重系统一方面操作较为复杂,对配重的调整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砝码是采用悬吊方式,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不好,且对牵引架的高度调节不够灵活,牵伸力难以实现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调节牵伸高度和牵伸力、操作方便快捷的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

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第一牵伸结构,所述支撑柱在所述第一牵伸结构的下方设有第二牵伸结构,所述第一牵伸结构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长管状的摆臂,所述摆臂中部通过摆臂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摆臂能够绕与摆臂连接件的连接处在竖直平面上旋转,所述连接处将摆臂分为甲段和乙段,所述摆臂甲段底部设有第一滑轮;

所述摆臂乙段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摆臂乙段底部设有可沿摆臂轴向移动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通过滑轮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摆臂的乙段上,所述滑轮安装结构与通孔固定;

所述第一牵伸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牵伸绳伸缩的第一蜗轮减速机以及连接在第一蜗轮减速机输出端的用于卷动牵伸绳的第一卷轮;

还包括设置在摆臂上靠近甲段一端的升降控制结构,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第二蜗轮减速机和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蜗轮减速机输出端连接的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上半部设有外螺纹并向上穿过摆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摆臂内侧靠近甲段一端的摆臂转轴,所述摆臂转轴中央设有带内螺纹的孔且与升降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摆臂转轴两端可移动地安装在摆臂甲段两侧面沿摆臂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伸结构还包括一个长管状的伸缩臂,所述摆臂套在伸缩臂外侧,所述伸缩臂能够从所述摆臂乙段一端伸出或缩回;所述伸缩臂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大小对应的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二滑轮在安装时安装孔与所述通孔对齐,使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同时与通孔和安装孔固定;所述伸缩臂伸出摆臂方向的末端设有第三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包括放置在摆臂乙段上表面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的呈U形的连接槽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大小相对应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固定在摆臂上的安装螺栓,所述第二滑轮设在所述连接槽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摆杆固定座以及与所述摆杆固定座螺纹连接的紧固轴,所述紧固轴上设有管夹以及被所述管夹夹持的用于引导绳索的导管;所述紧固轴一端朝向支撑柱,另一端设有手柄;

所述第二牵伸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牵伸绳伸缩的第三蜗轮减速机以及连接在第三蜗轮减速机输出端的用于卷动牵伸绳的第二卷轮。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轴上还设有罩在所述摆杆固定座一侧的圆盖,所述圆盖侧壁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在第二牵伸结构下方还设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所述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通过锁紧结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表面上还设有四个万向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摆臂和伸缩臂都是中空的方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无线控制器控制涡轮减速机调整牵伸力度,取消了传统的砝码配重系统,能实现对牵伸高度和牵伸力的精确调节;

2、采用伸缩臂进一步延长摆臂的长度,使本装置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加大牵伸高度和牵伸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第一牵伸结构中伸缩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牵伸结构中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牵伸结构中摆杆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设有第一牵伸结构,所述第一牵伸结构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长管状的摆臂301,所述摆臂301中部通过摆臂连接件302与所述支撑柱2连接,所述摆臂301能够绕与摆臂连接件302的连接处在竖直平面上旋转,所述连接处将摆臂301分为甲段和乙段,所述摆臂301甲段底部设有第一滑轮303。

所述摆臂301乙段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304,所述摆臂301乙段底部设有可沿摆臂301轴向移动的第二滑轮305,所述第二滑轮305通过滑轮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摆臂301的乙段上,所述滑轮安装结构与通孔304固定。

所述第一牵伸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牵伸绳伸缩的第一蜗轮减速机306以及连接在第一蜗轮减速机306输出端的用于卷动牵伸绳的第一卷轮。所述牵伸绳从卷轮引出后依次经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再通过设置在牵伸绳末端的挂钩等结构来对手臂进行悬吊牵伸等操作。在对第一牵伸结构进行操作时,通过无线控制器来控制蜗轮减速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对牵伸绳伸缩的精确控制。

与传统的砝码配重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线控制器控制涡轮减速机调整牵伸力度,能够实现对牵伸力的更精确的调节。

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摆臂301上靠近甲段一端的升降控制结构,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第二蜗轮减速机308和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蜗轮减速机308输出端连接的升降调节杆309,所述升降调节杆309上半部设有外螺纹并向上穿过摆臂301以及设置在所述摆臂301内侧靠近甲段一端的摆臂转轴310,所述摆臂转轴310中央设有带内螺纹的孔且与升降调节杆309螺纹连接,所述摆臂转轴310两端通过转轴螺栓311和垫片312可移动地安装在摆臂301甲段两侧面沿摆臂301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313上。

升降控制结构也采用数字伺服系统带动蜗轮减速机来控制摆臂甲段一端的升降,进而实现对摆臂乃至伸缩臂末端的高度的有效调整。

所述第一牵伸结构还包括一个长管状的伸缩臂314,所述摆臂301套在伸缩臂314外侧,所述伸缩臂314能够从所述摆臂301乙段一端伸出或缩回;所述伸缩臂314上设有与所述通孔304大小对应的若干安装孔315,所述第二滑轮305在安装时安装孔315与所述通孔304对齐,使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同时与通孔304和安装孔315固定;所述伸缩臂314伸出摆臂301方向的末端设有第三滑轮316。

当设置了伸缩臂之后,所述牵伸绳从卷轮引出后依次经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由于伸缩臂可以进一步延长摆臂的长度,所述第三滚轮的设置可以使本装置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加大牵伸高度和牵伸的范围,从而提升了整个装置的适用性。

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包括放置在摆臂301乙段上表面的连接板317以及与所述连接板317通过螺栓连接的呈U形的连接槽板318,所述连接板317上设有与所述通孔304大小相对应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滑轮安装结构固定在摆臂301上的安装螺栓319,所述第二滑轮305设在所述连接槽板318底部。

所述支撑柱2在所述第一牵伸结构的下方设有第二牵伸结构,所述第二牵伸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上的摆杆固定座401以及与所述摆杆固定座401螺纹连接的紧固轴402,所述紧固轴402上设有管夹403以及被所述管夹403夹持的用于引导牵伸绳的导管404;所述紧固轴402一端朝向支撑柱2,另一端设有手柄405。所述手柄用于调整紧固轴与支撑柱之间松紧程度,通过手柄可以调整第二牵伸结构在支撑柱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牵伸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牵伸绳伸缩的第三蜗轮减速机406以及连接在第三蜗轮减速机406输出端的用于卷动牵伸绳的第二卷轮407。

所述导管404内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导向孔。所述牵伸绳从第二卷轮引出后穿过导管内的导向孔,再通过牵伸绳末端的挂钩来实现对手臂的辅助牵伸功能。在对第二牵伸结构进行操作时,通过无线控制器来控制蜗轮减速机的运行,从而实现对牵伸绳伸缩的精确控制。

所述紧固轴402上还设有罩在所述摆杆固定座401一侧的圆盖408,所述圆盖408侧壁设有两个用于固定导管404的固定孔409。这样可以通过旋转圆盖来调整导管的角度,与直接对管夹进行调节相比会更方便。

所述支撑柱2在第二牵伸结构下方还设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上夹紧板501和下夹紧板502,所述上夹紧板501和下夹紧板502通过锁紧结构锁紧。夹紧结构用于将肩关节牵伸悬吊装置与手术床相固定,锁紧结构可以采用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方式。

所述底座1下表面上还设有四个万向轮6。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本装置进行移动,可以避免对本装置进行搬运。

所述摆臂301和伸缩臂314都是中空的方管。方管形状可以防止伸缩臂在摆臂内侧发生旋转,滑移滚轮在安装的时候更方便。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涡轮减速机通过调节固定板7安装在所述支撑柱2上。所述调节固定板7、上夹紧板501、下夹紧板502等通过螺栓夹紧固定在支撑柱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