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670发布日期:2018-07-07 07:2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煎制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煎药锅。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煎药锅大都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其易清洗、无污染、煎药方便,应用较为广泛。在这种煎药锅中,使用手柄螺栓来实现锅盖与锅体的锁紧,达到密封的目的。另外,目前还有一种煎药锅,在其锅体上焊接有法兰,在法兰处设置有滑动圈,当关闭锅盖后,转动滑动圈,使其与锅盖闭锁而实现锅盖密封。

这两种煎药锅的锅体都是分体式结构,锅筒体采用平板卷成圆筒焊接而成,而锅筒体与锅底也通过焊接固定,同时在锅筒体的上边缘还需焊接法兰。这样的工艺结构加工负载,耗时较大,效率低,同时采用大量的焊接,易产生漏焊、砂眼、加渣等问题,结果易造成漏气、漏水等问题。

同时,焊接成型锅体的底部配装挤压部件,工作时煎药锅内在100℃下进行煎药而开始作上下循环挤压动作,锅内高压与挤压构成的双重压力易导致锅体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煎药锅,采用一体拉伸成型的锅体,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密封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煎药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的上边缘被成型为外卷边,在所述锅盖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均为环形的承压部和从所述承压部向下延伸的压抵部,在所述承压部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槽,所述槽的下表面从槽底斜向下地朝向所述内表面延伸,所述压抵部在所述锅盖关闭之后位于所述锅体内侧并且贴合在所述外卷边上。

优选地,所述锅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槽的上表面为水平面,在所述槽内还设置有支撑所述密封圈的支撑环。

优选地,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定位件,以固定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锅盖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与所述外卷边的内表面匹配。

优选地,所述槽的下表面的倾斜角度为20至40度。

优选地,在所述锅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锁圈,并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二锁圈,所述第一锁圈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圈转动并能够与所述第二锁圈锁定,从而将所述锅盖锁定在所述锅体上。

优选地,在所述锅体的外侧上固定有底圈,所述第一锁圈置于所述底圈上,且所述第一锁圈和所述底圈之间的径向相对位置不变。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锁圈和所述锅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环,以固定所述第一锁圈和所述锅体之间的径向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圈从所述锅盖的边缘向内延伸,在锁定时,所述第二锁圈处于所述第一锁圈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煎药锅,在进行煎药时,密封圈的承压部会承受锅内的高压作用,从而将压抵部紧密地贴合到锅体内侧,锅内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实现密封,也不会因为锅内压力过大而产生密封不严问题。

另外,通过一体拉伸成型的锅体,避免了采用焊接工艺,从而显著提高了锅体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煎药时的安全性并延长煎药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煎药锅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煎药锅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煎药锅的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煎药锅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煎药锅,用于煎制中药汤剂。该煎药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体可以为一体拉伸成型的锅体结构,具体可以由不锈钢材料采用冷拉伸工艺。锅底可大体上为半径为500mm的球形底面,从而与加热盘球形底面无缝接触,加温速度快且在加热或保温时节省电能。锅体1的锅筒体与锅底采用圆弧过渡,从而在锅体1内部不存在尖角,便于清洗。

锅体1和锅盖2可以在外部通过铰接机构11相铰接,从而可方便地掀开或合上锅盖2。

在锅体1的上边缘处形成向外延伸的外卷边101,在锅盖2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3,该密封圈置于锅盖2下方,通过密封圈3与外卷边101之间的配合实现煎药锅的密封。

密封圈3用于在关闭锅盖2并锁定锅盖2与锅体1之后密封煎药锅,从而在煎药锅内建立高压高温环境。密封圈3的上表面可紧密贴合锅盖2的下表面,确保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泄露。

密封圈3可包括均为环形的承压部301和压抵部302,压抵部302从承压部301向下延伸。在承压部30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槽306,槽306的上表面可以为水平面,而下表面303为倾斜面。具体地说,下表面303从槽底斜向下地延伸到承压部301的内表面。压抵部302大体上处于槽306下方。当将锅盖2盖在锅体1上并锁定时,承压部301大体上被置于锅体1的外卷边 101上,而压抵部302大体上位于锅体1内侧,如图2所示。压抵部302的外表面304紧密地贴合外卷边101的内表面102,并且承压部301的一部分下表面也与外卷边101贴合。也就是说,密封圈3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的形状是与外卷边101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匹配的,从而贴合在一起执行密封。

槽306的下表面30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根据煎药锅的具体结构和尺寸设置。例如,可以将其设置为20至40度的范围。当然,该倾斜角度也可设为小于20度或者大于40,例如,10度、45度、50度、60度等,只要能够通过锅内的高压对压抵部302施加足够的贴合力即可。

当利用煎药锅进行煎药时,锅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在槽306的下表面303 施加压力,这进而对压抵部302产生朝向外卷边101挤压的力,从而使压抵部302压紧锅体1,实现锅内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密封。由于煎药锅的密封利用了锅内的高压条件,所以煎药锅内的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不会产生泄露等问题。

在锅盖2上还可设置有定位件5,该定位件5可固定在锅盖2的下表面上且从密封圈3下方定位密封圈3,以固定密封圈3与锅盖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密封圈3不会相对于锅盖2运动。

另外,在槽306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环4,以撑起密封圈3。

为了实现煎药锅的锁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煎药锅还包括相配合的第一锁圈7和第二锁圈6。第一锁圈7可形成在锅盖2上,具体地,可以由锅盖2的外边缘形成,该外边缘从锅盖2的主体部分沿径向向内延伸。第二锁圈6可设置在锅体1上,具体地,可在锅体1的外侧固定底圈8,例如可将底圈8焊接到锅体1,第二锁圈6直接置于底圈8上。第二锁圈6的顶端处于外卷边101下方,两者不接触。

还可在第二锁圈6与锅体1之间设置固定环10,固定环10固定到锅体1,以防止第二锁圈6径向窜动,从而固定第二锁圈6与锅体1和底圈8之间的相对径向位置。在锅体1上还设置有与第二锁圈6相连的转动手柄(未示出),人工操作转动手柄时,第二锁圈6可以转动。

在盖上锅盖2之后,可人工操作转动手柄,使第二锁圈6相对于第一锁圈7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锁圈7与第二锁圈6重叠并且此时第二锁圈6 是处于第一锁圈7下方的,这时便可锁定锅盖2而不能再掀开锅盖2。

此外,在底圈8与其下的水平的底板之间还可设置有胶圈9,该胶圈9 具有适当的弹性,从而便于底圈8找平,并且在锁定煎药锅之后,胶圈9也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界水等进入到锁圈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密封圈3和胶圈9可由相同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以执行密封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煎药锅,其锅体1通过一体拉伸成型工艺形成,而不再采用焊接工艺,简化了制造和装配工艺,提高了制造效率,并且各部分圆滑过渡而不留死角,从而易于清洗。

另外,在利用上述煎药锅煎药时,密封圈3的承压部301会承受锅内的高压作用,进而将力传递到压抵部302,从而使压抵部302紧密地贴合到锅体内侧,实现可靠地密封。同时,煎药锅内的压力越大,密封效果越好,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实现密封,也不会因为锅内压力过大而产生密封不严问题。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