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951发布日期:2018-08-24 17:5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鼻科临床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鼻部手术后,比如鼻梁骨矫正,鼻息肉割除后,鼻部区域不能随意触碰,此时该处区域极为脆弱,病人常常在睡梦中由于无意识的手部,头部运动以及翻身造成该片区域的二次伤害,目前没有用于该处区域保护的保护装置,使病人在休养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该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对手术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到二次伤害,解决了目前鼻部手术后相关区域容易受到二次伤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呈匚形的主限制板,所述主限制板的左右两端为开口且内部沿所述主限制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匚形的副限制板,所述副限制板的右端位于所述主限制板内且所述副限制板能够在所述主限制板内滑动,所述主限制板的右端端部两侧和副限制板的左端端部两侧均连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的底面能够粘帖在病人脸部皮肤上。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和副限制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和副限制板均由呈长方形的基部以及位于基部一侧面两侧的呈长方形的凸部构成,所述基部和凸部为一体式结构,两凸部平行设置,所述吸附件位于所述两凸部底部上,所述主限制板上基部的右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嘴口。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吸附件包括呈长方形的厚度为0.5mm至1mm的呈长方形条状的软磁条,所述软磁条的上端固连在所述主限制板的右端端部两侧底面或副限制板的左端端部两侧底面,所述软磁条的下端固连有呈长方形块状的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底面粘帖有双面胶。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软磁条的长度为1cm至1.5cm,所述吸附块的厚度为3mm至5mm。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主限制板上的两凸部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条,所述副限制板的两凸部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条位于所述滑接槽内。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副限制板的左端两侧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缺口,所述缺口使所述副限制板左端形成工形。

上述的一种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副限制板的长度小于主限制板的长度,所述主限制板的长度为8cm至10cm,所述副限制板的长度为4cm至5cm。

现有技术相比,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对手术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受到二次伤害。

2、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设计考虑周全,充分考虑了人体面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中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限制板;1a、通气孔;1b、嘴口;1c、滑接条;2、副限制板;2a、基部;2b、凸部;2c、滑接槽;2d、缺口;3、吸附件;3a、软磁条;3b、吸附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鼻科临床贴附式保护装置包括呈匚形的主限制板1,主限制板1的左右两端为开口且内部沿主限制板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呈匚形的副限制板2,副限制板2的右端位于主限制板1内且副限制板2能够在主限制板1内滑动,主限制板1的右端端部两侧和副限制板2的左端端部两侧均连有吸附件3,吸附件3的底面能够粘帖在病人脸部皮肤上。本保护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进行鼻部手术后,根据病人面部长度调节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的距离,使主限制板1右端的吸附件3粘帖在病人嘴部和下巴之间两侧的皮肤上,使副限制板2左端的吸附件3粘帖在病人额头处。呈匚形的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使病人的鼻部能够完全被罩住,病人在睡梦中以及翻身过程中不会因为其手部运动以及翻身运动导致鼻部受到二次伤害。本装置通过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滑接结构实现长度的变换,符合不同病人的脸部尺寸。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a。通气孔1a起到透气的作用。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均由呈长方形的基部2a以及位于基部2a一侧面两侧的呈长方形的凸部2b构成,基部2a和凸部2b为一体式结构,两凸部2b平行设置,吸附件3位于两凸部2b底部上,主限制板1上基部2a的右端开设有呈长方形的嘴口1b。本装置固定后嘴部位于嘴口1b处,由于鼻部手术后,应劲量避免嘴部张合运动,由此为了避免病人大口咀嚼,通过嘴口1b限制病人的进食动作幅度,通过嘴口1b实现人工慢速喂食。

吸附件3包括呈长方形的厚度为0.5mm至1mm的呈长方形条状的软磁条3a,软磁条3a的上端固连在主限制板1的右端端部两侧底面或副限制板2的左端端部两侧底面,软磁条3a的下端固连有呈长方形块状的吸附块3b,吸附块3b底面粘帖有双面胶。软磁条3a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在面部高度部位转换时通过变形实现更好的固定。软磁条3a的长度为1cm至1.5cm,吸附块3b的厚度为3mm至5mm。病人额头和下巴处两者虽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是相差不到,无需设置不同长度的软磁条3a。主限制板1上的两凸部2b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条1c,副限制板2的两凸部2b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呈长方形条形的滑接槽2c,滑接条1c位于滑接槽2c内。通过滑接条1c和滑接槽2c实现主限制板1和副限制板2的滑动连接。副限制板2的左端两侧均开设有呈长方形的缺口2d,缺口2d使副限制板2左端形成工形。缺口2d处对应病人的眼部,由于鼻部上端细窄,通过缺口2d防止眼部视线被遮挡。副限制板2的长度小于主限制板1的长度,主限制板1的长度为8cm至10cm,副限制板2的长度为4cm至5cm。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