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839发布日期:2018-10-12 22:15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治疗设备,尤其涉及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中最新发现,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示,我们中国是脑中风的发病大国,现幸存的脑中风患者高达六百万人,而这其中的致残者就有四百五十万。这个惊人的数据让我们知道脑中风不仅仅是一个危害人类的重大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对此,临床医学上将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提到了首位。

近年来人体肌电生物反馈功能电刺激治疗方案广泛运用,它属于康复物理治疗医疗电子产品,用于脑中风等疾病导致的瘫痪病人的肢体肌肉运动功能的修复及康复训练治疗。

现有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主机和电极是分开的,电极需通过连接线与主机相连,操作繁琐,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包括主机、腕带;

腕带包括用于固定主机的固定平台以及用于穿戴的绑带,绑带固定于固定平台的一侧,固定平台与绑带相对的一侧设有与绑带对应的扣位;

固定平台设有与主机匹配的第一通槽;

主机底部设有第一电极,上部设有按键,内部设有PCBA,第一电极、按键均和PCBA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将电极直接和主机连成一体,穿戴于患者的手腕时电极直接对手腕部位进行刺激治疗,操作简便,同时便于携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电极、连接线,第二电极设于连接线的一端,主机的侧面设有供连接线不与第二电极连接的一端接入的端口。

如此,第二电极用连接线接入主机,可以对身体其他的部位进行刺激治疗,不需要将治疗仪从手腕摘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电极接入主机时,PCBA上的主控单元识别第二电极,此时第一电极自动关闭。

如此,接入第二电极时优先使用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自动切换,不需要人为设定,使用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包括主机上壳和主机下壳,PCBA固定于主机上壳,主机上壳和主机下壳扣合连接;

主机上壳设有供按键通过的第二通槽,按键与PCBA上的按键板配合并穿过第二通槽延伸至主机外部。

如此,便于PCBA、按键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机上壳与主机下壳相背的一面设有薄膜片,薄膜片设有供按键伸出的第三通槽。

如此,薄膜片可以保护主机显示屏,按键伸出薄膜片外部使薄膜片与主机上壳完整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平台包括固定上壳、固定下壳,固定上壳与固定下壳一体注塑成型;

固定上壳采用硬质胶类材料制成,固定下壳采用软质胶类材料制成。

如此,固定上壳采用硬质胶类制作,避免因绑带的拉伸而变形,保证了主机固定在固定平台能得到可靠的紧固而不会因绑带的拉力而出现装配间隙,固定下壳采用软质胶类,软胶的柔韧性可以使患者佩带更舒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绑带配套的扣子,绑带设有用于安装扣子的安装槽,安装槽设有第一通孔,扣子设有能卡入并紧固于第一通孔的卡针;

绑带上设有能让卡针卡入并紧固的第二通孔,绑带能绕过手腕穿入扣位后返折回来将扣子的卡针卡入第二通孔固定。

如此,采用一根绑带环形扣紧,患者自行也可单手穿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与皮肤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凸起,凸起由软质胶体制成。

如此,软质胶体支撑的凸起与皮肤接触产生柔性摩擦,避免主机移位,导致第一电极工作的部位错位,影响治疗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PCBA包括MCU主控电路、电源电路、按键电路、电刺激电路、肌电检测电路和OLED显示电路。

如此,能够实现整个主机的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穿戴于手腕上对第一电极定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主机与第二电极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仅使用第一电极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使用第二电极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3,可穿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包括主机1、腕带2,其中,腕带2包括用于固定主机1的固定平台21以及用于穿戴的绑带22。绑带22固定于固定平台21的一侧,固定平台21与绑带22相对的一侧设有与绑带22对应的扣位23,固定平台21设有与主机1匹配的第一通槽211,主机1底部设有第一电极3,上部设有按键4,内部设有PCBA 5,第一电极3、按键4均和PCBA 5电连接。

使用时,将主机1距离手踝关节88一指宽后用腕带2穿过扣位23将治疗仪固定在手腕中,实现对第一电极3的定位,此位置能实现手腕的抬升康复治疗。

具体的,主机1包括主机上壳11和主机下壳12,PCBA 5固定于主机上壳11,主机上壳11和主机下壳12扣合连接;主机上壳11设有供按键4通过的第二通槽111,按键4与PCBA 5上的按键板配合并穿过第二通槽111延伸至主机1外部。这样将主机1外壳分为两部分,便于内部PCBA 5和按键4的组装。

其中,主机上壳11与主机下壳12相背的一面设有薄膜片8,薄膜片8设有供按键4伸出的第三通槽81。这样可以使得薄膜片8避开按键4与主机上壳11紧密贴合,保护主机上壳11。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在薄膜片8上丝印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使主机上壳11的颜色丰富多彩.

具体的,固定平台21包括固定上壳212、固定下壳213,固定上壳212与固定下壳213一体注塑成型,固定上壳212采用硬质胶类材料制成,固定下壳213采用软质胶类材料制成。

这样,固定上壳212采用硬质胶类制作,避免因绑带22的拉伸而变形,保证了主机1固定在固定平台21能得到可靠的紧固而不会因绑带22的拉力而出现装配间隙;固定下壳213采用软质胶类制作,软胶的柔韧性可以使患者佩带更舒适。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绑带22配套的扣子9,绑带22设有用于安装扣子9的安装槽221,安装槽221设有第一通孔2211,扣子9设有能卡入并紧固于第一通孔2211的卡针9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21可以为多个,根据手腕的大小将扣子9对应安装在安装槽221上,对绑带22进行调节。

绑带22上设有能让卡针91卡入并紧固的第二通孔222,绑带22能绕过手腕穿入扣位23后返折回来将扣子9的卡针91卡入第二通孔222固定。通过一条绑带22返折扣紧的方式,使得单手也可以自行穿戴,操作简便。

其中,绑带22与皮肤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凸起223,凸起223由软质胶体制成。软质的凸起223可以和皮肤产生柔性摩擦,既不会使皮肤产生不舒适感,同时可以防止主机1在手腕上转动,导致第一电极3和治疗部位错位,影响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PCBA 5包括MCU主控电路、电源电路、按键电路、电刺激电路、肌电检测电路和OLED显示电路。

当需要对身体其他的部位进行刺激治疗时,设于主机1底部的第一电极3有着位置的局限,因此,需要使主机1穿戴于手腕上时也可以灵活运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治疗。

参见图4,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极6、连接线7,第二电极6设于连接线7的一端,主机1的侧面设有供连接线7不与第二电极6连接的一端接入的端口13。这样第二电极6可以对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治疗,连接线7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当第二电极6接入主机1时,PCBA 5上的主控单元识别第二电极6,此时第一电极3自动关闭。这样接入第二电极6时,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6共同使用一套电路,此时优先使用第二电极6。

参见图5-6,实现原理是:与第二电极6相连的连接线7插头内部有两个插针短路,将第二电极6接入主机1的端口13后,其中一个插针与单片机的检测引脚(J500B的第6脚)接通,另一个插针与“地”(J500B的第5脚)接通,由于两个插针是短路的这样单片机就识别到了外部电极插入。

其中,J500A为内部电极端子,J500B为外部电极端子,J500B的第6脚CHANNEL为外部电极接入识别检测,外部电极未接上时J500B的第6脚CHANNEL为高电平,单片机I/O控制口ENS_P_A,TENS_N_A,EMG_EN_A,RLD_EN_A输出高电平(同时TENS_P_B,TENS_N_B,EMG_EN_B,RLD_EN_B输出低电平),U500A,U501A,U502A,U503A,U504A,U505A,U507A 7个光电耦合器都导通,(同时U500B,U501B,U502B,U503B,U504B,U505B,U507B 7个光电耦合器都断开)STIM_OUT+,STIM_OUT-,EMG_IN_P,EMG_I_N,RLD 5路信号输出到内部电极端子J500A;

外部电极接上后J500B的第6脚CHANNEL为低电平,单片机I/O控制口TENS_P_B,TENS_N_B,EMG_EN_B,RLD_EN_B输出高电平(同时TENS_P_A,TENS_N_A,EMG_EN_A,RLD_EN_A输出低电平),U500B,U501B,U502B,U503B,U504B,U505B,U507B 7个光电耦合器都导通,(同时U500A,U501A,U502A,U503A,U504A,U505A,U507A 7个光电耦合器都断开)STIM_OUT+,STIM_OUT-,EMG_IN_P,EMG_IN_N,RLD 5路信号输出到外部电极端子J500B。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