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钉棒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278发布日期:2018-10-19 21:23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固态支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钉棒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当因骨折、病变等原因造成人体脊柱变形后,常用的质量方法是通过手术在脊柱变形部位安装脊柱内固定器用于对脊柱进行矫形及职称,帮助脊柱恢复功能或延缓病情恶化。脊柱是支撑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脊柱由多根串联的脊椎关节构成,若相邻两个脊椎关节断裂或错位时则会导致人体无法行走,因此需要将多个脊椎关节连接为一体。

采用脊柱固态系统将脊椎关节连接为一体,该系统包括棒体和多个螺纹连接于棒体上的螺钉组成,使用时,在待固定的脊椎关节内均拧入一颗螺钉,棒体起到了支撑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脊柱的稳固,患者经一段时间调养后,脊椎关节断裂处即可复合。由于脊椎关节原有结构被击打过,应力集中处增多,骨骼强度势必下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恢复,存在恢复期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恢复期短、固定牢固、提高骨骼强度的脊柱钉棒固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脊柱钉棒固定系统,它包括弧形棒体和脊椎关节固定装置,所述的脊椎关节固定装置包括柱体和主螺钉,所述柱体内开设有腔体和螺纹孔,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主螺钉经锁紧螺钉固连于柱体底部,主螺钉内开设有流道,所述的弧形棒体上设置有多个脊椎关节固定装置,弧形棒体贯穿腔体设置且抵压于柱体底部与螺纹堵头底部之间,弧形棒体的上下端部均密封,弧形棒体的内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进液通道,进液通道与流道连通。

所述的主螺钉的头部与弧形棒体相切。

所述的弧形棒体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的弧形棒体的上端部连接有支管,支管与进液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恢复期短、提高骨骼强度。(2)弧形棒体穿过柱体的腔体和脊椎关节的旁关节,从而使整个系统与脊柱连为一整体,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弧形棒体,2-脊椎关节固定装置,3-柱体,4-主螺钉,5-腔体,6-螺纹孔,7-螺纹堵头,8-锁紧螺钉,9-流道,10-进液通道,11-支管,12-脊椎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脊柱钉棒固定系统,它包括弧形棒体1和脊椎关节固定装置2,所述的脊椎关节固定装置2包括柱体3和主螺钉4,所述柱体3内开设有腔体5和螺纹孔6,螺纹孔6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7,主螺钉4经锁紧螺钉8固连于柱体3底部,本实施例中,主螺钉4的头部向两侧延伸,延伸部经锁紧螺钉8固定于柱体3上。主螺钉4内开设有流道9,所述的弧形棒体1上设置有多个脊椎关节固定装置2,弧形棒体1贯穿腔体5设置且抵压于柱体3底部与螺纹堵头7底部之间,弧形棒体1的上下端部均密封,弧形棒体1的内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进液通道10,进液通道10与流道9连通。

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主螺钉4的头部与弧形棒体1相切;所述的弧形棒体1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弧形棒体1的上端部连接有支管11,支管11与进液通道10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主螺钉4的螺纹部分拧入脊椎关节12内,再利用锁紧螺钉8将主螺钉4的延伸部固定于柱体3上,然后将弧形棒体1穿过柱体3的腔体5和脊椎关节12的旁关节,从而使整个系统与脊柱连为一整体,连接更加牢固,随后拧紧螺纹堵头7,以使螺纹堵头7抵压于弧形棒体1上,并保证进液通道10与流道9连通,最终实现了脊椎关节的固定。手术后,经支管11向进液通道10内加入氟化钙溶液,溶液分流进入流道9内,再进入脊椎关节12内,氟化钙溶液能够增加骨骼的强度,补充骨骼钙元素,加快患者的恢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