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储物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238发布日期:2018-08-24 17:5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灭菌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储物筐。



背景技术:

高压灭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生产、卫生防疫、科研机构、检验检疫等领域,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物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患者的人身安全。在高压灭菌时,物品和器具不能直接放入灭菌锅内灭菌,尤其是玻璃器具容易发生碰撞而破碎,所以高压灭菌锅内的储物装置非常重要。

现有的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的储物筐结构不太合理,现有的储物筐多为单层结构,不能够有效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内部空间,从而导致灭菌不彻底、灭菌效果差,带来安全隐患。液体和固体物品不能分层灭菌,各类物品不能分层或分筐灭菌,这都影响灭菌效果,并且不利于灭菌后物品的拿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灭菌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提供了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储物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储物筐,包括框体,框体包括上下放置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均为圆柱形框体,第二框体的上端安装有与第一框体接触并承重第一框体的连接件,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内壁底部均安装有内螺纹管,还包括放置需灭菌物品的内框,内框的下方安装有与内螺纹管配合的螺钉,第一框体或/和第二框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导轨,导轨内安装有齿轮导圈,导轨上安装有与齿轮导圈配合并控制齿轮导圈转动的主动齿轮,齿轮导圈上固定有可拆卸的旋转拨杆,旋转拨杆的自由端朝向内框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旋转拨杆上设有用于拨动内框内物品的梳齿,旋转拨杆通过主动齿轮和齿轮导圈的带动沿着导轨做圆周运动并拨动内框的物品。通过可拆卸的内框和旋转拨杆的设置,使位于储物筐内的物品能在高温杀菌的过程中不断被翻动,使杀菌效果更加均匀,杀菌效率更高;此外,上垫片、下垫片和弹簧的设计防止旋转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划伤物品,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齿轮导圈的上下表面均安装有上垫片和下垫片,上垫片的上表面和下垫片的下表面上均安装有弹簧,上垫片和下垫片通过弹簧分别与导轨的上下表面接触。

作为优选,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均铰接有提手。

作为优选,连接件为向上延伸的凸块,连接件有三个且均匀分别在第二框体上。-

作为优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内框的壁面上均设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可拆卸的内框和旋转拨杆的设置,使位于储物筐内的物品能在高温杀菌的过程中不断被翻动,使杀菌效果更加均匀,杀菌效率更高;此外,上垫片、下垫片和弹簧的设计防止旋转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划伤物品,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框体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第一框体、2—第二框体、3—连接件、4—导轨、5—旋转拨杆、6—齿轮导圈、7—上垫片、8—下垫片、9—弹簧、10—提手、11—小孔、12—内螺纹管、13—内框、41—主动齿轮、51—梳齿、13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储物筐,如图所示,包括框体,框体包括上下放置的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均为圆柱形框体,第二框体2的上端安装有与第一框体1接触并承重第一框体1的连接件3,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的内壁底部均安装有内螺纹管12,还包括放置需灭菌物品的内框13,内框13的下方安装有与内螺纹管12配合的螺钉131,第一框体1或/和第二框体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导轨4,导轨4内安装有齿轮导圈6,导轨4上安装有与齿轮导圈6配合并控制齿轮导圈6转动的主动齿轮41,齿轮导圈6上固定有可拆卸的旋转拨杆5,旋转拨杆5的自由端朝向内框13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旋转拨杆5上设有用于拨动内框13内物品的梳齿51,旋转拨杆5通过主动齿轮41和齿轮导圈6的带动沿着导轨4做圆周运动并拨动内框13的物品。

齿轮导圈6的上下表面均安装有上垫片7和下垫片8,上垫片7的上表面和下垫片8的下表面上均安装有弹簧9,上垫片7和下垫片8通过弹簧9分别与导轨4的上下表面接触。

通过内螺纹管12和螺钉131的配合,可以控制内框13的高度,由此可控制旋转拨杆5对内框13内物品的梳拨深度,在进行高温杀菌的同时,可针对不同的梳拨要求进行控制,而上垫片7、下垫片8和弹簧9的设置使旋转拨杆5的转动更加顺畅,避免在碰到硬物后强行拨动,避免了内框13内的物品损伤。

此外,通过旋转内框13也可使螺钉131脱离第一框体1或第二框体2,此时即可将物品直接放置在第一框体1或第二框体2中,通过拆卸旋转拨杆5后,对第一框体1和/或第二框体2内的物品进行简单的高温杀菌。

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上均铰接有提手10。

连接件3为向上延伸的凸块,连接件3有三个且均匀分别在第二框体2上。

第一框体1、第二框体2和内框13的壁面上均设有小孔1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