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935发布日期:2018-08-10 19:4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心包、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三腔二囊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引流是为了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胃肠道、胆道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是医学临床常见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必须进行穿刺检查及引流。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心包胸腔引流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实施心包、胸腔积液引流时,现有的心包胸腔引流管存在下述问题:(1)、当引流一定量后,引流管远端会贴壁,可能无法继续引流,导致引流不彻底。(2)、放置引流管需要进行体表固定,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而且患者还要承受皮肤缝针的疼痛,更可能导致皮肤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引流彻底、无需体表固定的三腔二囊引流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三腔二囊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后端设有用于连接注射器或引流袋的主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后端还设有两个分支导管,每个分支导管的内部均设有使水只能自外向内单向流通的单向阀;所述引流管本体前端设有可充水扩张的远端球囊,在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平行于引流管本体轴线的第一充水管路,所述第一充水管路后端与其中一个分支导管连通,第一充水管路前端与远端球囊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本体中部设有可充水扩张的近端球囊,在引流管本体上设有平行于引流管本体轴线的第二充水管路,所述第二充水管路后端与另一个分支导管连通,第二充水管路前端与近端球囊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分支导管的末端均连接有外部球囊,所述外部球囊内充有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球囊内部的充水量为2~3ml。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导管的末端均设有注射器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远端球囊和近端球囊充盈后的剖面形状均为桃心形且心尖端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本体前部周壁上设有若干个侧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位于引流管本体的近端球囊前方的部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的孔径为1~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采用单向瓣膜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引流管上加设远端球囊和近端球囊,远端球囊充水后可以有效克服引流管远端贴壁问题,且增加液体向引流管附近积聚,做到彻底引流;近端球囊充水则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滑脱,避免缝针,使操作更简单。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远端球囊和近端球囊形状特别设计为桃心形且心尖端相对,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贴壁和实施固定,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有远端球囊与近端球囊之间具有更大的引流空间,使引流更干净彻底。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管前部侧壁上设置侧孔,可以做到全程引流,无死角,避免引流不彻底需要调整引流管而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

4)、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形式,带有外部球囊的引流管可以通过单纯挤压外部球囊来充盈置入体内的远端球囊和近端球囊,操作简单迅速;外接注射器的引流管可以通过注射器来注入液体,可以反复操作,自由控制,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心包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实施例1中公开了一种三腔二囊引流管,其主要由引流管本体1、主接头2、分支导管3、外部球囊4、单向阀5、远端球囊6、第一充水管路7、侧孔8、近端球囊9和第二充水管路10等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引流管本体1后端设有主接头2和两个分支导管3,所述主接头2用于连接引流袋或注射器,每个分支导管3的末端均连接有外部球囊4,所述外部球囊4内充有水,每个分支导管3的内部均设有使水只能自外向内单向流通的单向阀5。

如图2所示,所述引流管本体1前端设有可充水扩张的远端球囊6,在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平行于引流管本体1轴线的第一充水管路7,所述第一充水管路7后端与其中一个分支导管3连通,第一充水管路7前端与远端球囊6内部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引流管本体1中部设有可充水扩张的近端球囊9,在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平行于引流管本体1轴线的第二充水管路10,所述第二充水管路10后端与另一个分支导管3连通,第二充水管路10前端与近端球囊9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1中,所述引流管本体1前部周壁上设有若干个侧孔8,所述侧孔8位于引流管本体1的近端球囊9前方的部分上。所述的侧孔8可以做到全程引流,无死角,避免引流不彻底需要调整引流管而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所述侧孔8的孔径一般设置为1~1.5mm。

本实施例1中,所述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充盈后的剖面形状均为桃心形且心尖端相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形状特别设计为桃心形且心尖端相对,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贴壁和实施固定,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有远端球囊6与近端球囊9之间具有更大的引流空间,使引流更干净彻底。

本实施例1中,本实施例1中,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长度为20cm,所述近端球囊9位于引流管本体1的正中间部位,所述外部球囊4内的充水量为2ml。所述单向阀5优选采用单向瓣膜阀。

具体应用时,引流管的主接头2外接引流袋或注射器,和常规使用的引流管无差异。当引流管穿刺到位时,用手挤压两个外部球囊4,使两个外部球囊4内的水分别进入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内,单向阀5可以阻止水返回,此时即可进行引流操作。由于远端球囊6充水后鼓起,可以有效克服引流管远端贴壁问题,且增加液体向引流管附近积聚,做到彻底引流。而近端球囊9充水鼓起则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滑脱,避免缝针,操作更简单。

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先使用带针尖的注射器刺破外部球囊4,使针尖进入分支导管3并跨过单向阀5,回吸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内的水,同事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也会在自身弹性回缩力作用下挤出囊内液体,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紧贴贴引流管壁,可以方便地拔出抛弃。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三腔二囊引流管,其主要由引流管本体1、主接头2、分支导管3、单向阀5、远端球囊6、第一充水管路7、侧孔8、近端球囊9、第二充水管路10和注射器接头11等组成。

如图3所示,所述引流管本体1后端设有主接头2和两个分支导管3,所述主接头2用于连接引流袋或注射器,每个分支导管3的末端均设有注射器接头11,每个分支导管3的内部均设有使水只能自外向内单向流通的单向阀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分支导管3的末端没有外部球囊4,而是增加设置了注射器接头11,这样在使用中可以外接注射器向远端球囊6和近端球囊9内充水,可以反复操作,自由控制,使用更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