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金针艾灸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039发布日期:2018-10-12 22:1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保健、艾灸保健领域,具体是一种镀金针艾灸贴。



背景技术:

艾草,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以往的艾灸贴仅仅是在上面插了一条艾条,再通过燃烧艾草,让其物理性进入到人体内,其效果一般,没把艾草的功效发挥到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金针艾灸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金针艾灸贴,包括艾灸贴本体,所述艾灸贴本体设置艾草条,所述艾草条的底部设置上艾草壳和下艾草壳,所述艾草条插接在上艾草壳和下艾草壳的内部,所述艾灸贴本体的底部设置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粘贴在下艾草壳的底部,所述下艾草壳的中部设置镀金针弹簧,所述镀金针弹簧分为弹簧和镀金针两个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艾草壳和下艾草壳是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部分设置在艾草壳和下艾草壳的内部,艾草条插接在弹簧中间位置,所述镀金针设置在弹簧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镀金针与弹簧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镀金针部分露出在双面胶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根据针灸的原理,在里面增加了针的原理,让针刺激皮肤,穴位,再通过燃烧艾草条,让艾草的物理性真正进入人体内,起到保健的作用,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镀金针艾灸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镀金针艾灸贴的爆炸图。

图3为镀金针艾灸贴的俯视图。

图4为镀金针艾灸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镀金针艾灸贴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中:1-艾草条、2-上艾草壳、3-下艾草壳、4-双面胶、5-镀金针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镀金针艾灸贴,包括艾灸贴本体,所述艾灸贴本体设置艾草条1,所述艾草条1的底部设置上艾草壳2和下艾草壳3,所述上艾草壳2和下艾草壳3是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艾草条1插接在上艾草壳2和下艾草壳3的内部,所述艾灸贴本体的底部设置双面胶4,所述双面胶4粘贴在下艾草壳3的底部,所述下艾草壳3的中部设置镀金针弹簧5,所述镀金针弹簧5分为弹簧和镀金针两个部分,所述弹簧部分设置在艾草壳2和下艾草壳3的内部,艾草条1插接在弹簧中间位置,所述镀金针设置在弹簧的底部,所述镀金针和弹簧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镀金针部分露出在双面胶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产品是靠双面胶4这固定在皮肤上,镀金针弹簧5是固定在产品上的,镀金针弹簧5的针长度是露出双面胶4表面,当双面胶4粘在皮肤时镀金针弹簧5的针部就扎进皮肤,刺激皮肤表面,艾灸贴本体是根据针灸的原理,在里面增加了针的原理,让针刺激皮肤,穴位,再通过燃烧艾草条1,让艾草的物理性真正进入人体内,起到保健的作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