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889发布日期:2019-03-02 04:2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治疗椅。



背景技术:

眼科技术操作是眼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手术室进行眼病治疗的患者很多,而在手术室中常用的治疗操作有结膜囊冲洗、泪道冲洗、眼部换药等。治疗过程中,一般是让患者坐在治疗椅上,通过头部托架固定头部进行医治,上述方法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当为患者进行眼部冲洗时,需患者或者家属配合扶持受水器,现有的治疗椅仅设置了头部托架,对患者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不够,当需患者头部侧偏进行眼部冲洗时,由于水或药物对眼部的刺激,使患者本能退缩,配合度不够,耗时长;二是现有的治疗椅不能给患者提供舒适体位,一方面患者腰部不能紧贴靠背,处于悬空状态;另一方面治疗椅没有踏脚板,使患者腿部悬空,尤其是治疗时间较长时腰部和腿部往往感到酸痛或者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科治疗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眼科治疗椅,包括椅面、椅腿、扶手和靠背,所述的椅腿包括两个倒U形架分别形成的左侧椅腿和右侧椅腿,所述的两个倒U形架的两端分别形成前腿和后腿,所述两侧椅腿之间通过多条横梁进行连接,所述椅面安装在两侧椅腿之间的横梁上;

所述靠背两侧设有扶手;所述靠背铰接在两侧的后腿上,所述靠背包括背垫、用于支撑背垫的支撑架、铰接在支撑架上用于调节靠背倾斜度的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托住头部的头托;

所述头托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末段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所述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上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设有腮垫。通过腮垫和头托的配合,能够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提供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腮垫的可拆卸设置方式,方便腮垫拆卸下来清洗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和直线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套筒同轴套接在第一套筒的直线段内;所述第一套筒的直线段和第二套筒之间设有限制第二套筒伸出长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为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套接处,直径小的第二套筒的端部设有弹性凸扣,直径大的第一套筒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弹性凸扣相互卡合的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一套筒的弧形段设置在所述头托侧面,所述第二套筒远离直线段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可伸缩结构以及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的铰接连接,使得腮垫能够适应不同患者所需腮垫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头托包括第一定位套筒、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Y型连接杆、弧形头托架以及头托垫;所述第一定位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定位套筒的中部设有凸起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旋紧手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套筒内且沿其上下滑动,通过旋紧手轮锁紧固定第一连接杆在第一定位套筒内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紧锁杆铰接在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紧锁杆铰接在Y型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弧形头托架的两端分别为T型结构,所述弧形头托架两端T型结构的一端分别与Y型连接杆的另两端竖直套接,T型结构的另两端分别与用于支撑头托垫的头托盘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对称竖直套接在所述T型结构上;头托包括两个用于支撑头托垫的头托盘,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者后脑两侧的位置,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多条横梁为四条横梁,所述四条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两侧前腿之间通过第一横梁进行连接,所述两侧后腿之间通过第二横梁进行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左侧椅腿和右侧椅腿的中间拱起部分之间通过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连接,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有竖直的第二定位套筒,第二定位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椅面包括坐垫和用于支撑坐垫的支撑板,所述坐垫支撑板下部垂直向下设置有带外螺纹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的外螺纹与第二定位套筒的内螺纹配合,用于安装椅面以及调节椅面的高度,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部铰接在支撑架上的上调节杆、下部铰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下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下部插入下调节杆的上部并沿其上下滑行;所述上调节杆上竖直分布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下调节杆上部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用于插入或抽出定位孔的定位栓;所述上调节杆沿下调节杆上下滑行,可对靠背的倾斜度进行调整,获得合适角度;定位栓插入不同的定位孔,可调节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整体高度,从而改变靠背的倾斜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中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杆的第三定位套筒、中部铰接在第三支撑杆上的杠杆、推进杆、脚踏板;所述第三定位套筒同轴套装在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插接处,所述第三定位套筒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下调节杆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固定在下调节杆上,所述上调节杆的下部自由插入第三定位套筒和下调节杆的上部;所述第三定位套筒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使所述定位栓通过所述通孔插入或抽出所述上调节杆上的定位孔;所述杠杆的上端设置有所述的定位栓,杠杆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三定位套筒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套筒的上部铰接有向下扣紧杠杆上段或向上松开杠杆上段的限位扣件;所述脚踏板铰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推进杆上端铰接在所述杠杆中部形成的凸起块上,推进杆的下端铰接在脚踏板上。第三支撑杆、杠杆、定位栓、弹簧形成杠杆结构,当脚踏板向下踩动时,牵引推进杆往下拉,带动杠杆下拉,从而使定位栓从定位孔中抽出,从而将上调节杆下滑或上滑,再松开脚踏板,即可将定位栓插入下一个定位孔中,从而实现靠背倾斜度的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包括活动扶手杆以及设置在活动扶手杆上的扶手垫,所述活动扶手杆与所述靠背铰接,所述活动扶手杆的底部设有扶手支撑杆,所述扶手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靠背上,另一端与活动扶手杆的底部铰接;所述扶手支撑杆为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包括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可伸缩子杆,且所述可伸缩子杆根据尺寸大小通过卡扣逐个套设。通过活动扶手杆以及可伸缩杆可以调节扶手位置,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扶手角度要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背垫的下部形成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与人体背部与腰部之间的弧形一致,弧形凸起的设置,可使患者腰部有支撑点,获得舒适感。

进一步的,在所述两侧的前腿上设置有踏脚板,患者的脚放置在踏脚板上,脚获得支撑,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科治疗椅,包括椅面、椅腿、扶手和靠背,通过在靠背支撑架上设置头托,头托包括两个头托盘支撑的头托垫,可以对患者的后脑两侧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使患者头部不易偏转,更好的配合眼部治疗;在头托的两侧设置腮垫,当需要患者侧偏进行眼部治疗时,腮垫能够对患者的脸部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根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可伸缩结构调整腮垫的位置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腮垫位置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椅面、靠背和扶手均可以调节,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更好配合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治疗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治疗椅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头托和腮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T型结构和腮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限位扣件松开杠杆的示意图;

其中:1-椅面、2-椅腿、3-扶手、4-靠背,5-调节机构,6-头托,7-踏脚板,8-腮垫,11-坐垫,12-第二定位套筒,13-支撑柱,21-后腿,22-前腿,23-中间连接杆,24-第二横梁,31-活动扶手杆,32-扶手垫,33-扶手支撑杆,41-背垫,42-支撑架,411-弧形凸起,51-上调节杆,52-下调节杆,53-推进杆,54-脚踏板,521-定位栓,522-第三定位套筒,5221-第三支撑杆,523-杠杆,524-弹簧,525-限位扣件,61-第一定位套筒,62-第一连接杆,63-第二连接杆,64-Y型连接杆,65-弧形头托架,66-头托盘,611-旋紧手轮,631-第二旋紧锁杆,651-T型结构,81-第一支撑杆,82-第二支撑杆,811-第一套筒,812-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眼科治疗椅,包括椅面1、椅腿2、扶手3和靠背4,椅腿2包括两个倒U形架分别形成的左侧椅腿和右侧椅腿,两个倒U形架的两端分别形成前腿22和后腿21,两侧椅腿之间通过多条横梁进行连接,椅面1安装在两侧椅腿2之间的横梁上;

靠背4两侧设有扶手3;靠背4铰接在两侧的后腿21上,靠背4包括背垫41、用于支撑背垫41的支撑架42、铰接在支撑架42上用于调节靠背4倾斜度的调节机构5以及设置在支撑架42上用于托住头部的头托6;

如图3和图4所示,头托6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的末段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上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设有腮垫8,这种可拆卸的方式可以为在腮垫8的开口处设有弹性圈,通过弹性圈将腮垫8分别套装在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上,既能固定,又方便设置和拆卸;通过腮垫8和头托6的配合,能够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提供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均82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套筒811和第二套筒812,第一套筒811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弧形段和直线段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套筒812同轴套接在第一套筒811的直线段内;第一套筒811的直线段和第二套筒812之间设有限制第二套筒812伸出长度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为第一套筒811和第二套筒812套接处,直径小的第二套筒812的端部设有弹性凸扣,直径大的第一套筒811的端部设有与弹性凸扣相互卡合的多个限位孔;第一套筒811的弧形段设置在头托6侧面,第二套筒812远离直线段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的可伸缩结构以及第一支撑托板和第二支撑托板的铰接连接,使得腮垫8能够适应不同患者所需腮垫8的位置。

头托6包括第一定位套筒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3、Y型连接杆64、弧形头托架65以及头托垫;第一定位套筒6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42上,第一定位套筒61的中部设有凸起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旋紧手轮611;第一连接杆62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套筒61内且沿其上下滑动,通过旋紧手轮611锁紧固定第一连接杆62在第一定位套筒61内的位置;第一连接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紧锁杆铰接在第二连接杆63的一端,第二连接杆6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紧锁杆631铰接在Y型连接杆64的一端;弧形头托架65的两端分别为T型结构651,弧形头托架65两端T型结构651的一端分别与Y型连接杆64的另两端竖直套接,T型结构651的另两端分别与用于支撑头托垫的头托盘66铰接;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分别对称竖直套接在T型结构651上;Y型连接杆64的另两端、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与T型结构651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垂直于T型结构651且套接在T型结构651上,T型结构651的一端类似于定位销,限制Y型连接杆64的另两端、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自由运动度,防止Y型连接杆64的另两端、第一支撑杆81和第二支撑杆82从T型结构651上脱落;头托6包括两个用于支撑头托垫的头托盘66,用于支撑和固定患者后脑两侧的位置,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

多条横梁为四条横梁,四条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24、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两侧前腿22之间通过第一横梁进行连接,两侧后腿21之间通过第二横梁24进行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24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杆23进行连接;左侧椅腿和右侧椅腿的中间拱起部分之间通过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连接,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有竖直的第二定位套筒12,第二定位套筒12内设有内螺纹;椅面1包括坐垫11和用于支撑坐垫11的支撑板,坐垫支撑板下部垂直向下设置有带外螺纹的支撑柱13,支撑柱13上的外螺纹与第二定位套筒12的内螺纹配合,用于安装椅面1以及调节椅面1的高度,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要求。

如图5和图6所示,调节机构5包括上部铰接在支撑架42上的上调节杆51、下部铰接在第二横梁24上的下调节杆52;上调节杆51的下部插入下调节杆52的上部并沿其上下滑行;上调节杆51上竖直分布有多个定位孔,下调节杆52上部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有用于插入或抽出定位孔的定位栓521;上调节杆51沿下调节杆52上下滑行,可对靠背4的倾斜度进行调整,获得合适角度;定位栓521插入不同的定位孔,可调节上调节杆51和下调节杆52的整体高度,从而改变靠背4的倾斜度。

定位装置包括中部固定有第三支撑杆5221的第三定位套筒522、中部铰接在第三支撑杆5221上的杠杆523、推进杆53、脚踏板54;第三定位套筒522同轴套装在上调节杆51和下调节杆52的插接处,第三定位套筒522的下部通过内螺纹与下调节杆52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固定在下调节杆52上,上调节杆51的下部自由插入第三定位套筒522和下调节杆52的上部;第三定位套筒522的上部开设有通孔,使定位栓521通过通孔插入或抽出上调节杆51上的定位孔;杠杆523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栓521,杠杆523的下端通过弹簧524与第三定位套筒522的下部连接;第三定位套筒522的上部铰接有向下扣紧杠杆上段或向上松开杠杆523上段的限位扣件525;脚踏板54铰接在第二横梁24上,推进杆53上端铰接在杠杆523中部形成的凸起块上,推进杆53的下端铰接在脚踏板54上。第三支撑杆5221、杠杆523、定位栓521、弹簧524形成杠杆结构,当脚踏板54向下踩动时,牵引推进杆53往下拉,带动杠杆523下拉,从而使定位栓521从定位孔中抽出,从而将上调节杆51下滑或上滑,再松开脚踏板54,即可将定位栓521插入下一个定位孔中,从而实现靠背4倾斜度的改变。

扶手3包括活动扶手杆31以及设置在活动扶手杆上的扶手垫32,活动扶手杆31与靠背4铰接,活动扶手杆31的底部设有扶手支撑杆33,扶手支撑杆33的一端固定在靠背4上,另一端与活动扶手杆31的底部铰接;扶手支撑杆33为可伸缩杆,可伸缩杆包括多个尺寸逐渐减小的可伸缩子杆,且可伸缩子杆根据尺寸大小通过卡扣逐个套设。通过活动扶手杆31以及可伸缩杆可以调节扶手3位置,以便适应患者的不同扶手角度要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背垫41的下部形成弧形凸起411,弧形凸起411与人体背部与腰部之间的弧形一致,弧形凸起411的设置,可使患者腰部有支撑点,获得舒适感。

在两侧的前腿22上设置有踏脚板7,患者的脚放置在踏脚板7上,脚获得支撑,提高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