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172发布日期:2019-01-08 21:2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艾灸方法主要有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等,艾灸的主要功效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和美容等等。

目前主要的艾灸设备有艾灸床、艾灸凳、艾灸理疗仪和手持式艾灸装置等等,目前市面上的手持式艾灸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及时、便捷的清理艾灸时产生的灰烬,既影响艾灸效果,又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能够解决传统手持式艾灸装置使用时无法及时、辩解的清理艾灸产生的灰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手柄,壳体的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防灰盖,壳体内设置有放料部与若干个积灰部。

所述积灰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挡板固定在壳体的底部,第一挡板靠近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与壳体的内侧壁围成积灰腔,第一挡板远离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与第二挡板靠近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围成积灰通道,积灰通道连接积灰腔与放料部。

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排烟孔,排烟孔均位于放料部。

所述放料部包括若干个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均固定在壳体的内壁的底部。

所述手柄的外壁设有防滑层。

所述防灰盖包括框架、散热网,所述框架安装在壳体上端,散热网固定在框架上。

所述散热网采用钢丝制作。

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层。

所述限位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弹簧、滑动块,弹簧的顶部与滑动块的底部相贴合,滑动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套筒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钉固定艾灸柱,能够有效提高艾灸柱的利用率,限位器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止烫伤客户,也方便治疗师确定艾灸柱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保证治疗效果,防灰盖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烬掉落烫伤客户,积灰部的设计能够防止灰烬阻隔在艾灸柱与客户之间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灰盖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位器的局部详图。

图中:1-壳体,2-手柄,3-防灰盖,31-框架,32-散热网,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定位钉,7-排烟孔,8-限位器,81-套筒,82-弹簧,83-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包括壳体1、手柄2、防灰盖3、两个第一挡板4、两个第二挡板5、若干个定位钉6、多个排烟孔7和多个限位器8,所述手柄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壳体1的侧壁相连接,防灰盖3安装在壳体1上部,防灰盖3与壳体1之间采用卡扣连接,两个第一挡板4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 1的侧壁上,两个第二挡板5均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若干个定位钉6均安装在壳体1的底部,壳体1的底部开有多个排烟孔7,壳体1的上部安装有多个限位器8。

手柄2外部包裹一层布料,使用时能够有效防止滑动。

壳体1内壁涂抹一层耐火泥,能够有效防止工作时人员触摸到壳体1的外壁被烫伤。

防灰盖3包括框架31和散热网32,防灰盖3所述框架31安装在壳体1上端,散热网32固定在框架31上,散热网32采用钢丝制作,散热网32的孔径大小应该在能够保证艾灸柱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不能从其中掉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大,确保艾灸效果。

两个第一挡板4与两个第二挡板5均对称布置在壳体1的左右两部,每一部的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以及壳体1的底部和壳体1的侧壁围成一个积灰部,两个第二挡板5、壳体1的底部和壳体1的侧壁围成放料部,第二挡板5与壳体1的底部垂直,第一挡板4位于第二挡板5及壳体1的侧壁之间,第一挡板4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呈锐角,第一挡板4靠近壳体1的内侧壁的侧面与壳体1的内侧壁围成积灰腔,第一挡板4远离壳体1的内侧壁的侧面与第二挡板5靠近壳体1的内侧壁的侧面围成积灰通道,积灰通道连接积灰腔和放料部。

定位钉6用于固定艾灸柱,将艾灸柱的底部插在定位钉6上,在固定艾灸柱的同时,也不影响艾灸柱的燃烧,能够充分利用艾灸柱,有效避免了浪费。

限位器8包括套筒81,所述套筒81内安装有弹簧82和滑动块83,弹簧82的顶部与滑动块83的底部相贴合,滑动块83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套筒81竖向移动。限位器8既能够有效防止防灰盖3与人体皮肤产生接触烫伤客户,也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或者保持艾灸柱与人体的距离,确保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客户躺在床上,治疗师将艾灸柱插在定位钉6上,点燃艾灸柱,盖上防灰盖3,对客户进行艾灸,艾灸时滑动块83与客户的皮肤保持接触,艾灸柱燃烧产生的烟从排烟孔7中排出,根据需要压下或者松开弹簧82,根据需要进行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一段时间后,随着艾灸柱的燃烧,防灰盖3内堆积了一些灰烬,影响艾灸效果,将艾灸设备向左或者向右缓慢旋转180°,再向相反的方向缓慢旋转180°,灰烬沿着积灰通道进入积灰腔中,再接着进行艾灸,艾灸完毕后,依次取下防灰盖3和第一挡板4,将壳体1内的灰烬倾倒干净,清理干净后将手柄2拧下,以减小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摒弃了夹持式的固定方式,采用定位钉6固定艾灸柱,能够有效提高艾灸柱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浪费,限位器8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止烫伤客户,也方便治疗师确定艾灸柱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保证治疗效果,防灰盖3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烬掉落烫伤客户,积灰部的设计能够防止灰烬阻隔在艾灸柱与客户之间影响治疗效果。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