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用回血管路及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0628发布日期:2019-07-24 10:56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透析用回血管路及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及透析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

目前临床依据标准操作规程(SOP)要求下,透析机采用全程密闭式回血,回泵前血时,要求停泵,依据自然重力的作用回输动脉管路血液,也就是通过输液将透析管路中的血压回至人体内。但在临床操作中发现,部分病人因动脉端压力较大,回输血液时间较长,回输液量也较多,有时不得不采用断开式回血方式。并且此过程也增加了凝血的风险;也有研究报道可采用不停泵技术进行下机回血,但该方法对病人的内瘘压力,输液架的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临床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该管路结构简单,缩短回血时间,降低血凝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系统,该系统回血时间短,降低血凝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回血管道、与回血管道连通的第一输液管路及用于启闭回血管道的第一夹具,第一输液管路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一端口处,第一夹具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一输液管路处,且相对于第一输液管路远离第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路设有用于启闭第一输液管路的第二夹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夹具与回血管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透析用回血管路还包括第二输液管路,第二输液管路与回血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输液管路与第一端的距离大于第一输液管路与第一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回血管道设有补液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补液口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二输液管路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补液口为注射剂补液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透析用回血管路还包括用于控制由第一端输送至第二端的液体的第三夹具,第三夹具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二端处。

一种透析系统,包括上述透析用回血管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及透析系统,包括第一输液管路及用于启闭回血管道的第一夹具,第一输液管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一端,第一夹具设置于回血管道靠近第一输液管路出,且相对于第一输液管路远离第一端。第一输液端距第一端的距离短,血液量少,回血时间大大缩短,有效降低了凝血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结构简单,满足全程密闭要求,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透析用回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透析用回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透析用回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透析用回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透析用回血管路;110-第一端;120-第二端;130-回血管道;140-第一输液管路;141-第一夹具;143-第二夹具;150-泵管;160-第二输液管路;200-透析用回血管路;300-透析用回血管路;310-补液口;400-透析用回血管路;410-第三夹具;420-第三输液管路;430-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100,包括第一端110、第二端120、回血管道130、第一输液管路140及第一夹具141。回血管道130分别与第一端110与第二端120连接,第一输液管路140与回血管道130连通,第一夹具141设置于回血管道1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10与穿刺针(图未示)连接,穿刺针进入体内与人体的血管相通。第二端120与透析器(图未示)相连,将从第一端110输出的血液输送至透析器中。透析用回血管路100还设有泵管150,用于抽血。泵管150的两端分别与回血管道130连通。本实施例中,泵管150为本技术领域通用设备,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回血管道130设有第二输液管路160,第二输液管路160设置在泵管150靠近第一端110的一侧。第二输液管路160主要输送生理盐水,在透析前,需用生理盐水预冲透析用回血管路100;在透析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回水;在透析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用回血管路100。上述过程均需要泵管150作为动力源,将生理盐水吸入回血管道130,故第二输液管路160设置于泵管150附近。

在传统的操作中,回泵前血时,要求停泵,依据自然重力的作用回输动脉管路血液。为了有助于回血,通过从第二输液管路160向回血管道130中输入生理盐水,加速回血管道130中血液的回流。但是,第二输液管路160与第一端110间距离较长,血液回流的路径较长,导致在回血的过程中出现凝血的现象。

为了更有效快捷的避免回血凝血,透析用回血管路100包括第一输液管路140及用于启闭回血管道130的第一夹具141。第一输液管路140设置于回血管道130靠近第一端110处,与回血管道130连通。第一夹具141设置于回血管道130靠近第一输液管路140处,且相对于第一输液管路140远离第一端110。第二输液管路160与第一端110的距离大于第一输液管路140与第一端110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道用于向透析用回血管路100通入生理盐水,结构与第二输液管路160结构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路140可以与第二输液管路160结构不同,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改变,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当开始回血时,关闭第一夹具141,开始从第一输液管路140向回血管道130中通入生理盐水,借助重力的作用,使第一输液端至第一端110的血液流回患者体内。由于第一输液端距第一端110的距离短,血液量少,因此回血时间大大缩短,有效降低了凝血的风险。该结构简单,同时满足全程密闭要求,操作简便。第一夹具141至泵管150的血液可通过泵管150吸至透析器中。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200。

透析用回血管路200与透析用回血管路10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141与回血管道130可拆卸连接,可以选择性的移动第一夹具141,使其作用于回血管道130的不同位置。较优的,第一夹具141套设于回血管道130,可沿回血管道130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具141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回血管道130连接,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第一输液管路140设有用于启闭第一输液管路140的第二夹具143,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和闭合第一输液管路140,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40。该结构使得第一输液管路140可以多次利用,可调控,更加方便实际操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141、第二夹具143为本领域通用设备,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不做限定。

为简化表示,本实施例中未提及处,请参阅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实施例3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300。

透析用回血管路300与透析用回血管路20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液管路160与第一端110间的回血管道130设有补液口310,用于向由第二输液管路160输送至第一端110的液体添加药剂。较优的,补液口310设置于回血管道130靠近第二输液管路160处。一般添加的为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较优的,补液口310为注射器补液口310。注射器补液口310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入药剂,该方法保证透析用回血管路300的密闭性,防止在操作过程中,透析用回血管路300进入空气影响治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补液口310可以为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为简化表示,本实施例中未提及处,请参阅实施例2中相应内容。

实施例4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用回血管路400。

透析用回血管路400与透析用回血管路300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本实施例中,透析用回血管路400还包括用于控制由第一端110输送至第二端120的液体的第三夹具410,第三夹具410设置于回血管道130靠近第二端120处。第三夹具410用于关闭回血管道130,阻止血液向第二端120处流动。

透析用回血管路400还包括第三输液管路420,设置于泵管150靠近第二端120处,用于向由泵管150流至第二端120的血液中添加药剂,如抗凝剂。血液从人体中抽出,经过一段距离流至第二端120,防止在该过程中血液凝血,利用第三输液管向回血管道130中添加药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输液管路420与第一输液管路140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限定。

透析用回血管路400还包括排气管路430,排气管路430与回血管道130连通,用于排出回血管道130中的气体,同时保持透析用回血管路400的密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透析用回血管路400的透析系统(图未示),包括透析用回血管路400和透析机(图未示)。该系统回血时间短,降低血凝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

为简化表示,本实施例中未提及处,请参阅实施例3中相应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