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453发布日期:2019-04-24 00:0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



背景技术:

食道癌腔镜手术中术者右手操作能量器械(如电钩、超声刀等)时应做到精准,避免损伤肿瘤周围组织器官,而食道癌往往与重要腔器组织(如主气管及左右支气管膜部、主动脉、下肺静脉等)关系密切,需要助手通过辅助孔伸入器械对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以保护肿瘤周围组织,并显露出游离间隙为手术提供合适的术野。

现有技术中,助手一般采用金属制吸引器或抓钳去对肿瘤周围组织实施压、推、沟等动作,金属制的吸引器材质较硬,容易对肿瘤周围的腔器造成副损伤,而且与腔器接触的部位长期反复使用,虽然可以进行消毒,但是仍存在安全隐患。抓钳与纱条块配合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操作过程中,纱条块易从抓钳上脱落,需要反复抓取纱条块,而且纱条块容易被血液及渗出液等浸透,需要反复更换,影响术野的显露及手术的流畅,且抓钳也不具备吸引和冲洗的功能,不能将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和渗出液吸出,也不能对肿瘤附近进行冲洗以保证术野的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以改善上述金属制吸引器或抓钳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包括压杆主体以及第一端设置有乳胶套的端体;压杆主体和端体均为中空结构;压杆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负压接口,第二端与端体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压杆主体上靠近负压接口的位置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上设置有指压孔和凸起的冲洗接口;压杆主体内设置有与压杆主体同圆心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与冲洗接口连通,第二端为开放端;端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第一端上朝向第二端的一面上设置有冲洗口和吸引口;端体内设置有与端体同圆心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冲洗口连通,第二端为开放端;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乳胶套上设置有与冲洗口和吸引口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压杆主体和端体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和/或

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端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0-160°。

进一步地,乳胶套上设置有磨砂面;磨砂面设置在通孔的周围及与通孔相对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端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压杆主体与第一连接管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端体与第二连接管均由医用塑料制成;乳胶套由医用乳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端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呈钝角,有利于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与金属制吸引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杆的端体上设置有乳胶套,乳胶套触感柔软,在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时,不会对肿瘤周围的腔器造成副损伤,安全性更高,且压杆主体和端体之间为分体式设计,在端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更换端体,保持端体的清洁,进一步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抓钳相比,不必与纱条块配合使用,省去了更换纱条块的麻烦;负压接口、指压孔和吸引口配合,及时吸收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和术野中的渗出液,保持术野的清晰度,在手术中局部出血过多使术野变暗时,通过冲洗接口连入冲洗液,对术野中的血液进行冲洗,也可以达到保持术野清晰度的目的,有利于手术的精确进行;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速度快,且能保证压杆主体和端体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顺利进行吸收和冲洗。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杆,能有效改善金属制吸引器或抓钳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且具有吸引、冲洗和能够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中端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端体的俯视图。

标号:1-压杆主体;2-乳胶套;3-端体;4-负压接口;5-指压孔;6-冲洗接口;7-第一连接管;8-冲洗口;9-吸引口;10-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压杆主体1以及第一端设置有乳胶套2的端体3;压杆主体1和端体3均为中空结构;压杆主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负压接口4,第二端与端体3的第二端螺纹连接;压杆主体1上靠近负压接口4的位置设置有握持部;握持部上设置有指压孔5和凸起的冲洗接口6;压杆主体1内设置有与压杆主体1同圆心的第一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7的第一端与冲洗接口6连通,第二端为开放端;端体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第一端上朝向第二端的一面上设置有冲洗口8和吸引口9;端体3内设置有与端体3同圆心的第二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0的第一端与冲洗口8连通,第二端为开放端;第一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11通过螺纹连接,形成冲洗液通道;乳胶套2上设置有与冲洗口8和吸引口9对应的通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道癌腔镜微创手术分体式多功能压杆,端体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呈钝角,有利于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与金属制吸引器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杆的端体3上设置有乳胶套2,乳胶套2触感柔软,在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时,不会对肿瘤周围的腔器造成副损伤,安全性更高,且压杆主体1和端体3之间为分体式设计,在端体3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更换端体3,保持端体2的清洁,进一步提高了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抓钳相比,不必与纱条块配合使用,省去了更换纱条块的麻烦;负压接口4、指压孔6和吸引口9配合,及时吸收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和术野中的渗出液,保持术野的清晰度,在手术中局部出血过多使术野变暗时,通过冲洗接口6连入冲洗液,对术野中的血液进行冲洗,也可以达到保持术野清晰度的目的,有利于手术的精确进行;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速度快,且能保证压杆主体1和端体3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0之间的密封性,顺利进行吸收和冲洗。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杆,能有效改善金属制吸引器或抓钳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且具有吸引、冲洗和能够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多种功能。

压杆主体1和端体3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0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如图1所示,压杆主体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管7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端延伸至压杆主体1之外,外螺纹从第二端延伸至压杆主体1内,且延伸至压杆主体1内的外螺纹与压杆主体1的第二端上的外螺纹长度相等;端体3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压杆主体1的第二端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二连接管10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7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又如,如图2所示,端体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管10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端延伸至端体3之外,外螺纹从第二端延伸至端体3内,且延伸至端体3内的外螺纹与端体3的第二端上的外螺纹长度相等;压杆主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与端体3的第二端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连接管7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10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先连接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0,随着二者相向运动,压杆主体1和端体3之间接触并连接,可以减少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0在连接过程中发生错位问题,连接更为方便迅速。

进一步地,压杆主体1和端体3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和/或第一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10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端体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0-160°。夹角过大,整个压杆几乎呈直线,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时,压杆主体1在患者体外移动的距离比较大,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夹角过小,整个压杆几乎呈直角,对肿瘤周围组织进行压、推、沟等动作时,端体3容易占据显露出的游离间隙,影响术野、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乳胶套2上设置有磨砂面;磨砂面设置在通孔的周围及与通孔相对的一面上,以增大乳胶套2与肿瘤周围组织之间的摩擦力。磨砂面的花纹可以是点状的、螺纹状的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端体3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倒角,使端体3的第一端圆滑,不易损伤肿瘤周围组织。

进一步地,压杆主体1与第一连接管7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端体3与第二连接管11均由医用塑料制成;乳胶套2由医用乳胶制成。既保证压杆的强度,又保证与肿瘤周围组织接触的部分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不易产生副损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