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162发布日期:2019-03-02 04:3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血透穿刺针的防滑脱固定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血透穿刺针1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针体10、针翼11及针头12,其穿刺操作时,是将针头12穿刺入血管,再通过针翼11贴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为了固定牢固,常会在针体10、血路管等处贴多层胶布。该方法由于胶布为柔软材料,常会发生穿刺针的拔出,位移、出血、刺伤等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安全隐患,必须重新穿刺。也常发生病人对胶布的胶性材料过敏,局部发生皮肤过敏炎症反应。过多胶布贴在皮肤上,在揭掉胶布时,使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所述固定器包括可将血透穿刺针1卡住的针翼固定件2及可将针翼固定件2固定在人体上的固定件3;针翼固定件2包括呈半弧形的,可将针翼11处针体10包敷住的针体卡腔段20及分别设置在针体卡腔段20两侧的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卡档23及后卡档24;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固定环25及右固定环26;在左固定环25及右固定环26上分别设有固定件3的左段30及右段31,左段30及右段31可以互相连接。

所述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前卡档23及后卡档24的高度低于针翼11的厚度。

所述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固定件3的左段30及右段31的连接是通过粘接带实现。

所述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固定件3的左段30及右段31的连接是通过扣带实现。

所述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固定件3的人体接触面设有防滑层。

所述的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其固定件3人体接触面所设有防滑层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效果好、对人体皮肤损伤小。

附图说明

图1为血透穿刺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翼固定件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血透穿刺针与本实用新型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血透穿刺针防滑脱固定器,包括可将血透穿刺针1卡住的针翼固定件2及可将针翼固定件2固定在人体上的固定件3。针翼固定件2包括呈半弧形的,可将针翼11处针体10包敷住的针体卡腔段20及分别设置在针体卡腔段20两侧的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前卡档23及后卡档24;前卡档23与后卡档24之间的距离为针翼11的宽度,以可卡入针翼11为准。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固定环25及右固定环26;在左固定环25及右固定环26上分别连接有固定件3的左段30及右段31,左段30及右段31可以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在扎好穿刺针后,将针翼固定件2的针体卡腔段20、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对准血透穿刺针1,使针翼11分别卡入左针翼卡腔段21及右针翼卡腔段22的前卡档23及后卡档24之间,再将固定件3的左段30及右段31互相连接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