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袋以及透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709发布日期:2019-01-13 16:5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析袋以及透析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析袋以及透析机。



背景技术:

透析治疗不仅挽救了许多肾衰病人的生命,也为各类中毒人以及许多危重病人带来了福音。

目前最常用的透析治疗设备包括透析机和与透析机连接设置的血液透析用干粉筒,透析液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盐粉设置在干粉筒内部。

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透析机使用频繁,无论是透析用浓缩液还是透析用浓缩粉都可能堵塞透析机,使得血液不能均匀和快速流经透析袋。此外,也由于上述原因,会出现流经透析袋后的血液出现浓度不均匀的现象,降低透析效率和透析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袋,通过在盖体设置进液口和多个盖体出液口,使得进入盖体内的血液通过多个盖体出液口均匀进入袋体内,得到浓度均匀的血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机,通过使用上述透析袋,能够快速实现对患者的血液透析,以达到对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和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析袋,包括:

盖体,盖体设置有进液口,盖体的与进液口相对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盖体出液口,盖体内具有与进液口和多个盖体出液口均连通的盖体储腔;

袋体,盖体可拆卸安装于袋体并使得盖体出液口与袋体的内腔连通,袋体的远离盖体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盖体储液腔内的导液环,进入盖体储液的血液驱动导液环转动使得血液均匀通过盖体出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液环的靠近进液口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凸棱,每个凸棱沿导液环的中心至导液环的外周缘呈圆弧状分布,相邻的两个凸棱之间形成供血液通过的导液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凸棱沿导液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个导液槽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盖体出液口连通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袋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流板具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个导流板的外周缘与袋体的内周壁连接,导流板的板体沿朝向出液口的方向延伸并在外周缘与内周壁连接的连接处形成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导流板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中的一个导流板的通孔与另一个导流板的板体相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析机,包括上述的透析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透析袋通过在盖体设置进液口和多个盖体出液口,使得进入盖体内的血液通过多个盖体出液口均匀进入袋体内,得到浓度均匀的血液。

本实用新型的透析机,通过使用上述透析袋,能够快速实现对患者的血液透析,以达到对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和护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析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析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Ⅲ-Ⅲ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Ⅳ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液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透析袋;110-盖体;111-进液口;112-盖体储腔;113-盖体出液口;120-袋体;121-出液口;122-内腔;1231-第一滤网;1232-第三滤网;1233-第四滤网;1234-第五滤网;1235-第二滤网;1241-第一干粉层;1242-第二干粉层;1243-第三干粉层;1251-第一空隙;1252-第二空隙;1253-第三空隙;1254-第四空隙;1255-第五空隙;1261-第一导流板;1262-第二导流板;1263-通孔;130-导液环;131-凸棱;132-导液槽;133-导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靠近”、“远离”“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机(图中未绘示),透析机包括透析袋100。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析袋100,包括盖体110和与盖体110可拆卸连接的袋体120。

请参照图2和图3,盖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图中未标注)和底壁(图中未标注),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其中,顶壁和底壁均为圆形结构。盖体110的顶壁、底壁和侧壁围成盖体储腔112。可以理解,盖体110为空心的圆柱状结构。

盖体110的顶壁设置有进液口111。具体地,进液口111位于顶壁的中心并朝向远离盖体110的方向凸出。进液口111用于与透析机连通并向透析袋100内供入血液。

盖体110的底壁设置有盖体出液口113。具体地,盖体出液口113在底壁设置沿底壁的中心至底壁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过这样的设置,进入盖体储腔112的血液能够均匀的通过盖体出液口113进入袋体120内,实现血液与干粉的均匀和充分接触。

请参照图4和图5,盖体储腔112内设置有导液环130。通过设置导液环130能够使得进入到盖体储腔112内部的血液平均地通过多个盖体出液口113。

具体地,导液环130为盖体储腔112相配合的圆柱体结构。导液环130的靠近进液口111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凸棱131。每个凸棱131沿导液环130的中心至导液环130的外周呈圆弧状分布。并且,相邻的两个凸棱131之间形成供血液通过的导液槽132。

作为优选,导液环130的靠近进液口111的端面,导液环130的中心的厚度高于导液环130的边缘的厚度。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于血液沿导液槽132流动并驱动导液环130转动。

进一步地,每个导液槽132内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盖体出液口113连通的导液孔133。并且,每个导液槽132内的多个导液孔133沿导液环130的中心至导液环130的边缘的方向设置。

承上述,血液通过进液口111进入到盖体储腔112后,流经多个导液槽132并驱动导液环130在盖体储腔112内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导液环130将血液平均分配至每个盖体出液口113,使得血液均匀的进入袋体120内。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袋体120桶状结构,袋体120具有内腔122。盖体110开拆卸的安装于桶状结构的开口一侧。

袋体120的远离盖体110的方向设置出液口121。可以理解,血液通过进液口111进入盖体110,再流经盖体110进入袋体120,最后通过出液口121流出袋体120。

袋体120的内腔122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干粉层(图中未标注)。多个干粉层沿进液口111至出液口121的方向依次设置。这样,进入袋体120内的血液依次流经多个干粉层实现与干粉的充分混合。

以设置三个干粉层为例,分别即为第一干粉层1241、第二干粉层1242和第三干粉层1243。第一干粉层1241位于袋体120内的靠近盖体110的一端;第三干粉层1243位于袋体120内的靠近出液口121的一端;第二干粉层1242位于第一干粉层1241和第三干粉层1243之间。

每层干粉层通过滤网(图中未标注)设置于袋体120内。其中,第一干粉层1241通过第三滤网1232设置于袋体120内;第二干粉层1242通过第四滤网1233设置与袋体120内;第三干粉层1243通过第五滤网1234设置于袋体120内。

第一干粉层1241、第二干粉层1242和第三干粉层1243依次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第二干粉层1242的靠近盖体110的端部与第三滤网1232之间具有空隙,即为第二空隙1252。第三干粉层1243的靠近盖体110的端部与第四滤网1233之间具有空隙,即为第三空隙1253。通过设置第二空隙1252和第三空隙1253,既能够保证滤网实现对干粉的过滤防止其进入透析机内,又能够实现进入袋体120的血液与干粉充分接触并快速的通过多个干粉层。

进一步地,袋体120内的靠近盖体1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滤网1231。可以理解,第一滤网1231位于第一干粉层1241和盖体110之间。第一滤网1231与第一干粉层1241之间具有空隙,即为第一空隙1251。通过设置第一空隙1251,通过盖体出液口113进入的袋体120内部的血液首先在第一滤网1231进行分散,分散后平均的进入第一干粉层1241,保证了血液平均流经每个干粉层。

更进一步地,袋体120内的靠近出液口12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滤网1235。可以理解,第二滤网1235位于第五滤网1234和底壁之间。第二滤网1235与第五滤网1234之间具有空隙,即为第四空隙1254。通过设置第四空隙1254,能够加快血液流经第三干粉层1243。第二滤网1235与底壁之间具有空隙,即为第五空隙1255。通过设置第五空隙1255,能够方便经第二滤网1235过滤的血液在第五空隙1255内聚集并通过出液口121流出袋体120,有助于提高透析效率。

承上述,干粉层的个数不限制于三个,还可以是二个、四个或五个等,只要能够实现血液能够均匀流经每个干粉层,并且相邻的两个干粉层之间具体空隙以加快血液的流经速度的即可。

请参照图3和图6,第四空隙1254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图中未标注)。可以理解,多个导流板位于第五滤网1234和第二滤网1235之间。

以设置两个导流板为例,分别即为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均类似于漏斗状结构。

第一导流板1261的外周壁与袋体120的内周壁连接,第一导流板1261的板体沿朝向出液口121的方向延伸,并在第一导流板1261的板体的外周缘与袋体120的内周壁连接的连接处形成通孔1263。

同理,第二导流板1262的外周缘与袋体120的内周壁连接,第二导流板1262的板体沿朝向出液口121的方向延伸并在第二导流板1262的板体的外周缘与袋体120的内周壁连接的连接处形成通孔1263。

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交错设置。具体地,第一导流板1261的通孔1263与第二导流板1262的板体相对,第二导流板1262的通孔1263与第一导流板1261的板体相对。

可以理解,第一导流板1261的通孔1263和第二导流板1262的通孔1263彼此远离。亦即,第一导流板1261的通孔1263的中心与第二导流板1262的通孔1263的中心彼此不重叠,一种优选的情况是,第一导流板1261的通孔1263的中心与第二导流板1262的通孔1263的中心位于袋体120的同一条直径。同过这样设置实现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中的一个导流板的通孔1263与另一个导流板的板体相对。

承上述,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流经多个干粉层和多个滤网的血液首先掉落于第一导流板1261,并在第一导流板1261的板体滑动至第一导流板1261的通孔1263后流经该通孔1263,掉落于第二导流板1262,并在第二导流板1262的板体滑动至第二导流板1262的通孔1263后流经该通孔1263,最后掉落于第二滤网1235。这样,既能够保证通过第五滤网1234的干粉与血液在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充分溶解,又能够将不溶解的干粉附着于第一导流板1261和第二导流板1262,进一步防止干粉进入透析机,使得到的血液浓度均匀,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

进一步地,导流板的个数不限制于二个,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五个等,只要根据袋体120的大小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实现进一步防止干粉进入透析机的效果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透析袋100通过在盖体110设置进液口111和多个盖体出液口113,使得进入盖体110内的血液通过多个盖体出液口113均匀进入袋体120内,得到浓度均匀的血液。

本实用新型的透析机,通过使用上述透析袋100,能够快速实现对患者的血液透析,以达到对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和护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