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269发布日期:2019-04-05 20:1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术麻醉、危重患者抢救或其它辅助呼吸的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通道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



背景技术:

喉罩气管导管是Brain在1983年首先提倡使用的一种采用声门外方式通气的通气道。

在使用喉罩进行麻醉手术过程中,均需要对喉罩进行抽气塑形已方便插入,同时拔管时需要进行放气以方便拔出,另手术完成需要另外插入吸痰管进行吸引口腔咽喉部分泌物等;对于医生操作较复杂,操作时间较长,对于急救的病人,缩短医生操作时间、降低操作复杂度是必要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对于需要咽喉部有分泌物或其他异物需要吸引的病人,不需要再次插入吸痰管或吸引管进行吸引,方便快捷,并能大大降低的医生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包括气道导管,气道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罩囊,气道导管的另一端通过双腔多功能导管连接有多功能接头,所述多功能接头为包括充气接口、放气接口、吸引接口的一体结构,所述多功能接头内部形成有充放气腔和引流腔,充放气腔和引流腔分别与双腔多功能导管的双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放气接口位于充放气腔的壁上。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吸引接口塞有吸引接口盖。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放气接口塞有放气接口盖子。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中,还包括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固定设置在气道导管上,所述固定接头为三角圆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接头的中间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其中,所述气道导管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充气接口、吸引接口和放气接口一体型结构的多功能接头,配合双腔多功能导管将同一个接头内部结构分开为充放气腔和吸引腔,互不影响,插拔管过程十分的便利,同时若需要吸引时,直接打开盖子连接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即可进行快速的吸引,在不影响喉罩通气的情况下进行吸引,也可以在术后拔管前进行吸引;方便医生的操作,也为急救病人节省不少的时间,并能大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的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的充气、放气及吸引路径的示意图,也是其中多功能接头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气道导管2,气道导管2的一端设置有罩囊3,气道导管2的另一端通过双腔多功能导管4连接有多功能接头5,多功能接头5为包括充气接口51、放气接口52、吸引接口53的一体结构,多功能接头5内部形成有充放气腔57和引流腔58,充放气腔57和引流腔58分别与双腔多功能导管4的双腔连通,放气接口52位于充放气腔57的壁上,吸引接口53塞有吸引接口盖531,放气接口52塞有放气接口盖子521。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中,还包括固定接头1,固定接头1用于喉罩气道导管到位后的固定,固定接头1固定设置在气道导管2上,固定接头1为三角圆弧形板状结构,固定接头1的中间为中空结构,气道导管2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包括充气接口51、吸引接口53和放气接口52一体型结构的多功能接头5,配合双腔多功能导管4将同一个接头内部结构分开为充放气腔57和吸引腔58,互不影响,插拔管过程十分的便利,同时若需要吸引时,直接打开盖子连接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即可进行快速的吸引,在不影响喉罩通气的情况下进行吸引,也可以在术后拔管前进行吸引;方便医生的操作,也为急救病人节省不少的时间,并能大大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图2中示出了充气路径54、吸引路径55、放气路径5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多功能接头的喉罩气道导管将以前的单纯的充气接口改为带充气、吸引和放气为一体的多功能接头,同时配合双腔导管分割腔道用,简化了医生插管和拔管过程抽气和放气的动作步骤,可直接插拔喉罩气道导管,节省时间,操作便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