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抽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076发布日期:2019-01-04 23:4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抽液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胸腔抽液针。



背景技术:

现在医疗上抽吸胸腔积液的做法为:用输血器、通气管,接空针穿刺进入患者胸膜腔抽吸胸腔积液。由于穿刺针的针头坚硬锐利,抽吸胸腔积液后肺回缩,回缩的肺遇到针尖会被刺破,刺破肺会造成人工气胸。另外,穿刺针进入人体的长度需要控制,若穿刺针刺入人体的长度过长,会增加损伤其他器官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腔抽液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抽液针,包括套管座、套管、抽液管和针组件,所述针组件包括针芯和针座,所述针座设置在套管座的一端,所述套管座的另一端逐渐收窄形成连接端,套管座的连接端设有供针芯穿出的开口,所述套管座内设有橡胶塞,橡胶塞中间设有供针芯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的第一端与连接端插拔连接,针芯的针头伸出套管的第二端外,针头上设有第一斜面,套管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斜度一致;所述抽液管的一端与套管座连通,另一端设有抽吸器接头;所述套管的表面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原理:抽吸积液时,针芯连通套管一起刺入人体,金属的针芯坚硬不容易弯曲,针芯作为套管的导向,引导套管到达指定位置;穿刺后,通过针座拔除针芯,留下钝性塑料套管,即使抽积液后肺回缩时碰到套管也不会损伤。套管刺入端的斜面与针头的斜面斜度一致,使套管更容易跟随针芯刺入体内。套管上设有刻度,方便医护人员精准的把控套管刺入人体的长度。

作为改进,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四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针芯的表面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凸起呈三角形。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端的表面设有四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针座拔除针芯,留下钝性塑料套管,即使抽积液后肺回缩时碰到套管也不会损伤;套管刺入端的斜面与针头的斜面斜度一致,使套管更容易跟随针芯刺入体内;套管上设有刻度,方便医护人员精准的把控套管刺入人体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套管与针芯配合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胸腔抽液针,包括套管座1、套管3、抽液管5和针组件,所述针组件包括针芯2和针座6。所述针座6设置在套管座1的一端,针座6设置在套管座1内的部分与针芯2的尾端连接,针座6设置在套管座1外的部分形成手持部,医护人员通过手持部操作针芯2。所述套管座1的另一端逐渐收窄形成连接端11,套管座1的连接端11设有供针芯2穿出的开口,所述套管座1内设有橡胶塞4,橡胶塞4中间设有供针芯2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3的第一端与连接端11插拔连接,针芯2的针头伸出套管3的第二端外,针头上设有第一斜面,套管3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斜度一致,套管3刺入端的斜面与针头的斜面斜度一致,使套管3更容易跟随针芯2刺入体内。所述抽液管5的一端与套管座1连通,另一端设有抽吸器接头,抽吸积液时,抽吸器与抽液管5连接抽取积液。如图2所示,所述套管3的表面设有刻度7,该刻度7可以显示套管3的长度,方便医护人员精准的把控套管3刺入人体的长度。如图3所示,所述套管3内壁设有四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凸起8,所述凸起8呈三角形,所述凸起8与针芯2的表面接触,由于拔除针芯2时,针芯2与套管3发生相对移动,凸起8可以起到导向针芯2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针芯2与套管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针芯2更容易被拔除;另外,针芯2拔除后,套管3留置在人体内,要求套管3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压扁性能以防止套管3闭塞,凸起8可以用于加强套管3的强度。所述连接端11的表面设有四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8配合;由于套管3与套管座1为独立部件,组装时间套管3插在套管座1上,凹槽与凸起8的配合不但可以使套管3与套管座1的结合更牢靠,而且可以确定套管3的方向,使其刺入端的斜面与针头的斜面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原理:抽吸积液时,针芯2连通套管3一起刺入人体,金属的针芯2坚硬不容易弯曲,针芯2作为套管3的导向,引导套管3到达指定位置;穿刺后,通过针座6拔除针芯2,留下钝性塑料套管3,即使抽积液后肺回缩时碰到套管3也不会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