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防护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185发布日期:2019-01-08 21:2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铅防护隔离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存在射线辐射的环境下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使用的防护隔离衣。



背景技术:

在核医学科,主要的职业危害是电离辐射,特别是X射线,r射线(核医学科锝99、碘131药物的配制及使用);但X线、r射线检查又是临床上诊断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方法,X射线、r射线对人体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为了减少X射线、r射线对人们胸部、腹部、背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在射线辐射环境下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常采用穿戴铅防护隔离衣来防护射线的伤害。然而现有的铅防护隔离衣通常较重一般一件连体长袖隔离衣重量可高达8千克,短袖隔离衣的重量也有6.5千克;这类铅防护隔离衣出厂时只是具有单一密闭的防护层,没有其它配套设施,因而穿在身上不但重且不透气,导致非常容易出汗,特别是在背部和腋下部位,出汗后又无法及时擦汗或吸汗,使使用者身体感到不舒适;另外,脏后不但不易清洗,而且易发霉;特别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因穿着时间较长,出汗后造成的不舒适会影响到操作者的情绪,影响操作准确性从而降低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防护隔离衣,它可以解决穿戴铅防护隔离衣出汗后不能及时擦汗或吸汗,使使用者身体感到不舒适影响情绪和工作质量及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铅防护隔离衣包括衣领和由具有铅隔离防护层的前片和后片组成的衣体,所述后片的最里层的背部部位采用连接件连接有背部吸汗巾;所述衣体的最里层的腋下部位采用所述连接件连接有腋下吸汗巾。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连接件是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分别设置在所述衣领周边下面的最里层的背部处、所述衣体的最里层的腋下部位处和所述背部吸汗巾以及所述腋下吸汗巾上。

进一步:所述背部吸汗巾和所述腋下吸汗巾均采用40支纱织的6层纯棉纱布制成;所述背部吸汗巾宽46-47厘米、长76-77厘米;所述腋下吸汗巾宽26-27厘米、长24.5-25.5厘米。

进一步:所述背部吸汗巾靠近所述衣领周边的一侧为圆弧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铅防护隔离衣的最里层的背部和腋下处加设用多层纯棉纱布毛巾做成的吸汗巾,可以及时吸汗、隔汗,方便更换,拆装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清洗,绿色环保,可以反复使用及高压灭菌消毒;不影响铅防护隔离衣的正常使用,保证医务工作者或患者的身体健康,穿着感到舒适,情绪平和,医务工作者在进行操作中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增加工作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让在使用中的铅隔离衣不易发霉,提高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体无袖铅隔离衣的后片最里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里层的后片背部和腋下部位设置吸汗巾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背部吸汗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背部吸汗巾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腋下吸汗巾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后片; 2、腋下部位;3、衣领; 4、连接件;5、背部吸汗巾;6、腋下吸汗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的铅防护隔离衣,包括有衣领3和由具有铅隔离防护层的前片和后片1组成的衣体;后片1的最里层的背部部位采用连接件4连接有背部吸汗巾5;衣体的最里层的腋下部位2采用连接件4连接有腋下吸汗巾6。

在本实施例连接件4采用魔术贴;把长为7.9厘米的三个魔术贴刺毛面均布固定在衣领3周边的最里层的背部处,如图1所示;对应地在背部吸汗巾5上端设置用于与上述三个魔术贴粘合的长为7.9厘米的三个魔术贴,如图3所示;在衣体的最里层的两个腋下部位2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长为7.9厘米的三个魔术贴,对应地在两条腋下吸汗巾6的一个角上设置有一个同样的魔术贴,如图5所示;采用魔术贴贴粘合使腋下吸汗巾6不容易走位,使用更加方便。背部吸汗巾5和腋下吸汗巾6均采用40支纱织的6层纯棉纱布制成;背部吸汗巾5宽46-47厘米、长76-77厘米;腋下吸汗巾6宽26-27厘米、长24.5-25.5厘米。背部吸汗巾5靠近衣领3周边的一侧还可以设置为圆弧形,另设置魔术贴的数量和位置也可根据衣体的情况和需要设置,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铅防护隔离衣的最里层的背部和腋下处加设可拆的吸汗巾,可以及时吸汗、隔汗;当工作或使用完毕后可将这些吸汗巾及时拆出清洗后高压灭菌消毒,可以反复使用,绿色环保;在不影响铅防护隔离衣的正常使用下,保证医务工作者或患者的良好情绪和身体健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