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620发布日期:2019-04-29 12:3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药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口服药用的药瓶通常在对药瓶的密封性上考虑,例如改变药盖与瓶颈的接触面上做改进,由于药瓶结构上具有转折位置,导致药瓶内的药液在倾倒的时候容易残留,排放速度慢,残留的药液在药瓶瓶身与瓶颈的转折端位置出现,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药瓶,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药瓶,包括药瓶本体和瓶盖,所述药瓶本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上层为硬质瓶体,所述下层为软质瓶体,在上层瓶体内壁与瓶颈之间设置锥形态的汇流面;所述药瓶本体上设置瓶盖;所述瓶盖上在远离圆形位置设留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底面设置消毒层,所述凹陷区的底面中心位置与消毒层的顶面向切接触;所述消毒层的底面与瓶盖的内槽面齐平;所述汇流面的收敛端与消毒层的边沿相邻。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与上层的高度之比为1/5~1/3。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区的直径占瓶盖顶面直径的1/7~1/6。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面的收敛端与消毒层接触的边沿相邻处到瓶颈外周最短距离与瓶颈区域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层的厚度为瓶颈厚度的1/4。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底面设置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的外周设置防滑纹,所述防滑纹设置在瓶身圆周的相对曲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面的高度与下层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在药瓶和瓶颈内设置了汇流面有利用药瓶内的药液的倾倒,不会造成残留,同时药瓶结构上的创新,下层采用软质瓶体,可以用于人手捏,对瓶身加压,加快药液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瓶盖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2下层、21防滑纹、3瓶颈、4汇流面、5瓶盖、6消毒层、7凹陷区、8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密封药瓶,包括药瓶本体和瓶盖5,所述药瓶本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上层1为硬质瓶体,所述下层2为软质瓶体,软质瓶体主要用于人手捏压,给瓶身内的加压,下层的厚度应该较少,具体的所述下层2与上层1的高度之比为1/5~1/3。在上层1瓶体内壁与瓶颈3之间设置锥形态的汇流面4;所述汇流面4的高度与下层2的高度相同。所述药瓶本体上设置瓶盖5;所述瓶盖5上在远离圆形位置设留凹陷区7,如图2所示,所述凹陷区7的直径占瓶盖5顶面直径的1/7~1/6。所述凹陷区7的底面设置消毒层6,所述消毒层6的厚度为瓶颈3厚度的1/4。所述凹陷区7 的底面中心位置与消毒层6的顶面向切接触;所述消毒层6的底面与瓶盖5 的内槽面齐平;所述汇流面4的收敛端与消毒层6的边沿相邻。所述汇流面4的收敛端与消毒层6接触的边沿相邻处到瓶颈3外周最短距离与瓶颈3 区域的厚度相同。

为了加强药瓶的稳定性,在述瓶体底面设置吸盘8。

为了方便对药瓶的捏压,在下层2的外周设置防滑纹21,所述防滑纹 21设置在瓶身圆周的相对曲面上。

所述的消毒层可以选用铝质层或者橡胶层;所述上层选用玻璃瓶体或者硬质塑料,下层选用软质塑料,在人手用力按压会产生变形的塑料,例如TPU,TPE,TPR等。

在使用的时候,打开瓶盖,瓶口向下,可以用手按压下层,给瓶身内加压,加快药液的倾倒,同时药液的倾倒要沿汇流面倾斜,由于存在汇流面,药液不会造成残留;或者不打开瓶盖,用针头插向凹陷区,穿过消毒层,向瓶身内吸取药液。

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在药瓶和瓶颈内设置了汇流面有利用药瓶内的药液的倾倒,不会造成残留,同时药瓶结构上的创新,下层采用软质瓶体,可以用于人手捏,对瓶身加压,加快药液的排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