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806发布日期:2019-05-03 19:3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主要症状为:

1.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其它: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都会用到呼吸机来进行氧疗,而传统的呼吸机由于功能不齐全,对于治疗过程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达不到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慢阻肺患者在进行氧疗时由于呼吸设备功能不齐全导致治疗过程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达不到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效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该呼吸装置通过在管道上设置多种传感器,实现对治疗过程的有效控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呼吸器壳体,所述呼吸器壳体中设置有混合罐,混合罐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远离混合罐的一端连通有湿化器,湿化器连通有吸气管,吸气管远离湿化器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三通阀分别连通有呼气管和综合管,在呼气管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三和疏水器,在出气管上设置有送气阀和流量传感器一,在呼气管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二,呼吸器壳体中设置有控制器,且三通阀、流量传感器一、流量传感器二、流量传感器三和送气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而对于慢阻肺患者,不管是在家庭或者医院中,每天都需要不低于10小时的氧疗,这类氧疗一般都是通过呼吸设备来进行,而传统的呼吸设备功能单一,对于氧疗过程不能进行准确的控制,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浪费了资源和时间,甚至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耽误,而本方案设计的呼吸装置,则是在管道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控制,便于根据运行情况来进行自动调节,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

人体呼吸时,吸入的空气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求,所以设置了湿化器来达到这个效果,而湿化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密封壳,在密封壳中设置有加热器,出气管和吸气管均与密封壳内部连通,加热器设置在出气管与密封壳的连通处和吸气管与密封壳的连通处之间,加热器连接有恒温器,恒温器固定在密封壳上,且恒温器与控制器连接。利用恒温器来保证加热器处于恒定的人体呼吸适宜温度,在密封壳中注有蒸馏水,在加热器作用下雾化,使得出气管的气体被润湿和升温后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后通过吸气管进入人体鼻腔。

实际使用时,吸气管要尽量短些,以减少蒸汽的凝聚。蒸馏水在密封壳中形成雾化,其形成的微小颗粒,悬浮于气流之中,输入呼吸道进行湿化。雾滴不同于蒸汽,前者为水滴,后者为水分子。水蒸汽受温度限制,而雾滴与温度无关。颗粒越多,密度越大,空气的含水量越高。雾滴大小不同,它们在呼吸道中的沉降深度也不同,雾粒直径大于60μm,在口腔、咽喉即行沉降,小于0.5μm者,虽可进入肺泡但不会沉降,仍随呼气排出,所以雾滴过大、过小不能起到湿化作用。当雾滴直径为3~6μm时,可沉降于呼吸道及肺泡中,能起到良好的湿化作用。雾化液中可加入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作为慢阻肺治疗使用。

根据使用时功能的需求,将流量传感器一设置在湿化器和送气阀之间;送气阀设置在流量传感器一和混合罐之间;流量传感器三设置在疏水器和三通阀之间;送气阀和流量传感器一均设置在呼吸器壳体中。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部件都是现有部件,能够在市面上直接购买到,将其组合起来后,能够在使用时对管道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参数监测,并将其信号反馈,控制器根据预先设定的模式来进行调整,使得进入人体鼻腔的气体达到最佳要求,从而治疗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管道上设置多种传感器来对参数进行监控并进行反馈,根据设定的模式实现对治疗过程的有效控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混合罐,2-送气阀,3-流量传感器一,4-出气管,5-恒温器,6-加热器,7-密封壳,8- 吸气管,9-流量传感器二,10-三通阀,11-呼气管,12-流量传感器三,13-疏水器,14-控制器, 15-呼吸器壳体,16-综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呼吸器壳体15,所述呼吸器壳体15中设置有混合罐1,混合罐1上设置有氧气源进口和空气进口,氧气源中的氧气和空气源的空气进入混合罐1中混合,得到符合患者呼吸浓度要求的气体,而混合罐1连通有出气管4,出气管4远离混合罐1的一端连通有湿化器,湿化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密封壳7,在密封壳7中设置有加热器6,密封壳7连通有吸气管8,出气管4和吸气管8均与密封壳7 内部连通,加热器6设置在出气管4与密封壳7的连通处和吸气管8与密封壳7的连通处之间,加热器6连接有恒温器5,恒温器5固定在密封壳7上,且恒温器5与控制器14连接。吸气管8远离密封壳7的一端连通有三通阀10,三通阀10是电磁阀,能够快速实现管路的开闭,三通阀10分别连通有呼气管11和综合管16,在呼气管11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三12 和疏水器13,流量传感器三12设置在疏水器13和三通阀10之间,在出气管4上设置有送气阀2和流量传感器一3,送气阀2和流量传感器一3均设置在呼吸器壳体15中,流量传感器一3设置在湿化器和送气阀2之间,送气阀2设置在流量传感器一3和混合罐1之间,在吸气管8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二9,呼吸器壳体15中设置有控制器14,且三通阀10、流量传感器一3、流量传感器二9、流量传感器三12和送气阀2均与控制器14连接。

在使用时,先将氧气源中的氧气和空气源的空气进入混合罐1中混合,得到符合患者呼吸浓度要求的气体,在人体进行吸气时,控制器14将送气阀2打开,使得出气管4内通入混合罐1中的气体,并且流量传感器一3对出气管4中气体流量进行监测并反馈到控制器14中,气体进入密封壳7,密封壳7中事先装有蒸馏水,且淹没部分加热器6,通过控制器14控制恒温器5来实现加热器6的加热过程,蒸馏水在加热器6作用下雾化,使得进入密封壳7的气体被润湿和升温后处于设定的人体呼吸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范围内,再进入吸气管8内,流量传感器二9将监测到的流量数据反馈到控制器14,此时三通阀10是封闭与呼气管11的连通,吸气管8内的气体就能够通过综合管16进入人体鼻腔完成吸气过程,而人体呼出气体时,由于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其不能进入吸气管路,此时三通阀10封闭综合管16与吸气管8的连通,打开综合管16与呼气管11的连通,呼出的气体从综合管16进入呼气管11,流量传感器三12对呼气管11的流量进行监测,并将信息反馈到控制器14,待流量传感器三 12检测到流量小于设定值时,说明呼气过程完成,又需要开始吸气,此时三通阀10又封闭综合管16与呼气管11的连通,打开综合管16与吸气管8的连通,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实现了呼吸过程的完成,通过预先设定的呼吸频率,与人体呼吸频率相一致,使得人们在进行氧疗时更加舒适,而且恒温器5、流量传感器一3、流量传感器二9、流量传感器三12能够及时将监测到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器14,通过预先设定的模式来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慢阻肺患者治疗处于最佳效果。

由于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其容易在呼气管11凝结,造成呼气管路堵塞,所以设置了疏水器13将冷凝形成的水排出,保证了呼气管路的通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